十八年,西夏两代国君在灵州苦心经营,从历史史实上理解,实乃真正意义上的西夏这个地方政权的都城。
赵柽到达灵州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离城五里下寨,加固营寨,对灵州围而不攻,随后遣兵占领周边村镇,征收粮草,做出了一副打持久战的模样。他的这番举动却让西夏君臣在夏州的攻守上产生了分歧...
一方认为宋军对灵州围而不攻,不是因为后继无力,而是要围城打援,以逸待劳,歼灭兴庆府最后的军队主力,不要只看到灵州危机,还要看到京师兴庆府,那才是他们终极的目标。而兴庆府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只有先消耗了兴庆府的有生兵力,才能顺利攻克京师。因为宋军知道若马上就攻下灵州,我们就会把兵力集中收缩在兴庆府内,恃城拒守。兴庆府有坚守之利,再有这大军,纵是宋军凶猛也是难以攻克的。
反之,灵州为中兴府屏障,他们若对灵州围而不攻,则我们终究不能冒著失去灵州的风险,而必然会出兵增援灵州。彼时兴庆府的援军远途奔波而来,宋军则已养精蓄锐完毕,正可以逸待劳,一举将其歼灭。而灵州城的守军若看到援军战败,心知已无援兵可以仗恃,只能开城门投降。那时宋军将我们最后的主力歼灭,灵州又失,兴庆府无力防守,只能束手待毙,岂不中了宋军一石二鸟之计。
另一方却认为,宋军围而不攻是因为他们长途远征,兵疲马乏,粮草不济,一是等待后方调运粮草,二是兵力不足,是待陕西军攻克灵州川合兵后再发起进攻。所以应该先以小股军队轮番骚扰宋军,断其粮道,大军主力坚守城池,同时调集兴庆府精锐出援灵州,趁宋军河东军兵力匮乏之机,先行歼灭或将其击溃,那么攻打灵州川的陕西军见无法合兵必然退却,灵州之围遂解,河南之地便可收复,灭国之危可解。
就在西夏君臣对增兵的利弊争论不休的时候,灵州又传来宋军河东军突然分兵控制通往灵州的黄河渡口,同时遣兵攻击灵州川上的耀德城...(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