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流才子亡国之君李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四章 宋齐丘回京议政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寿州城内

    刘仁瞻看着数百名将士的尸体,潸然泪下,言道:“你们都是英雄,没有白死,大挫了敌军的锐气,重振了我大唐的军威。把棺材抬过来,厚葬他们。”

    一行人把数百口棺材抬出来,停放好等候入殓。棺材虽不算好,但对无名小卒来说已经很奢侈了。

    “你们先行一步,才有这样的待遇。真正打起仗来,恐怕就只能黄沙盖脸了。来人,按照他们登记的籍贯,给他们的家属发放抚恤。”

    监军周廷构言道:“将军,现在正是打仗时期,钱粮吃紧。衙门所存库银不多,真的要发放给他们家属?”

    刘仁瞻义正言辞道:“为什么不发?他们为国家捐躯,难道人家的性命还不值几两银子吗?”

    “将军不要动怒,我不是那个意思。”

    “圣人曰,人无信,不可立于世。我答应过他们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如果言而无信,与畜生有什么区别呢。我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让他们的家属过得好一些。”

    周廷构称赞道:“刘公真乃仁义之君呐。”

    二天后,李谷的奏疏送到了开封。

    柴荣看罢,拿着奏疏晃了晃,向群臣言道:“这是从寿州前线,六百里加急送来的。李谷在前方吃了败仗,损失二千士兵,请求降罪。”

    文武大臣在下面窃窃私语,从来没想过天朝的军队会吃败仗。

    “你们怎么看?”

    群臣都不言语,只有王朴出列奏道:“启奏陛下。胜败乃兵家之常事,自古如此。三国名将赵子龙被称为常胜将军,然而跟随诸葛亮出岐山,也曾败给姜维。关公当年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然而也曾败走麦城。如今大战在即,不宜更换主帅,而使军心动摇。”

    “卿所言甚是。传旨,告诉李谷六个字:胜不骄,败不馁。”

    十二月初

    宋齐丘从洪州(江西南昌)回到金陵,冯氏兄弟、陈觉等到城外迎接。

    待马车停住,冯延巳上前拱手道:“国老,一路辛苦了。这次回京,可以大展鸿图了。”

    宋齐丘下车,望着一行人感慨言道:“十年一梦啊。我离开京城快十年了,期间发生了太多的变故。想起唐朝刘禹锡写的两句诗,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是啊。宋公乃开国元老,先帝旧臣。学识渊博、足智多谋,不逊于诸葛亮。国难思良臣,国家离不开你呀。这不,陛下传旨让你回京,说明陛下还是很器重你的。”

    宋齐丘冷冷一笑:“恐怕陛下不这么认为吧。自古是鸟尽良弓藏,兔死走狗烹。我宋某人早年和先帝同朝为官,后来又辅佐先帝成就霸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我对他们李氏父子可谓是尽心尽力,可陛下是怎么对我的?把我调到洪州,当个节度使,不管不问。有没有想过我这八年是怎么过的?”

    冯延鲁劝道:“宋公息怒,宋公息怒。你的功劳别人不知道,我们都看在眼里。国老犯不着生气,这次回来就好了,这朝廷的头把椅子还得国老你来坐呀。”

    “这次回来,完全是报先帝知遇之恩,并非为加官进爵。陛下让我做太师,进封楚国公,我都推辞了。我还是当我的太傅,免得让别人说三道四。”

    陈觉奉承道:“国老不愿加封,真是高风亮节呀。现在寒冬腊月天,冷得很,大街上不是说话的地。国老请上车,咱们回府为宋公设宴洗尘接风。”

    “对,对。国老上车,咱们回去边喝边说。”众人都附和道。

    下午宋齐丘进宫谢恩,来到保和堂,就是去年李璟寿诞的地方。

    “臣宋齐丘叩见陛下。”

    李璟上前急忙扶起:“子嵩啊,都七十岁的人了,就不要跪了。来来,坐。天真冷,朕都没出屋。陈忠,端碗参汤,给国老补补身子,驱驱寒。”陈忠奉命去了后堂。

    “国事繁重,陛下不要太操劳了,龙体要紧啊。”

    李璟叹了口气,无奈地言道:“朕不操劳不行啊,周军久攻寿州,前方告急。京城百姓闻听柴荣起兵,个个人心惶惶。家事国事天下事,朕不管谁管?”

    陈忠端着两碗参汤进来,放在几案上,宋齐丘欠身表示谢意。

    “柴荣是乱世英豪,周兵乃虎狼之师。凭心而论,我大唐军队恐怕不是对手。但是事在人为,古代以弱胜强的战例也不少。比如官渡之战,袁绍败给曹操。赤壁之战,曹操败给孙刘。东晋时期的淝水之战,前秦皇帝符坚败给谢安。只要我们大唐善于用兵,不是没有取胜的把握。”

    李璟听罢,欣喜言道:“好。听子嵩一席话,朕深受鼓舞啊。明日早朝,将你的谋略说一下。”

    “遵旨。”

    次日勤政殿 群臣围着一张地图,听宋齐丘讲解方案。

    “诸位请看,周军一部分兵力屯于淮河北岸,一部分驻扎在寿州城外,也就是淮河之南,河上架有浮桥。这样一来,他们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只要把浮桥烧毁,那么北岸之兵则不能渡河,南岸之兵必死无疑。”

    李璟问道:“可是浮桥现在由周兵控制,我军不能靠近呀。”

    “只能等待时机了。还有,寿州久攻不下,柴荣必定会增兵,那时就麻烦了。所以我们必须调集各州精兵,驻扎在淮河南岸,增强防御。周军不知我军虚实,肯定不敢冒然进攻。他们兵多,是耗不起的。等到来年,周军粮草不济、士气大丧,必然会无功而返,回到开封。”

    冯延巳赞叹道:“国老所言真是妙计。陛下,臣以为可行。”

    韩熙载反驳道:“陛下,臣以为不可。此计看起来虽好,然不可实施。按照宋太傅的建议,从各州调集精兵,驻扎在淮河一带。如果周军围寿州而不攻,再派其他军队迂回到寿州后方,攻打我其他州县,又该怎么办?”

    李璟想了想,觉得也对:“是啊国老。我们抽调各州精兵,岂不造成这些州县空虚吗?如果周军来犯,他们又如何抵挡,岂不坐以待毙?”

    “这个建议要行不通,老臣也没有其他良策。眼下只能靠刘彦贞的三万援军了。”

    李璟望着殿外,许久言道:“但愿首战告捷,只有这样,才能鼓舞三军将士。”

    李璟没有想到,正在战局迷茫的时候,天象却出现了异常。天竟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