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刘铢不让他进。这哥们都气疯了,但又无可奈何,想了想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但他没想到别处也不留爷,他算是彻底完蛋了。
刘承佑带着苏逢吉、聂文进和茶酒使郭允明等人向西北奔逃。小刘到了赵村,见远处尘土飞扬,以为是追兵,吓得赶紧藏起来。郭允明为求自保,一刀捅死了小刘,本想作为见面礼送给追兵。等军队到了眼前,老郭这才看明白不是追兵,是自己人赶来护驾的,弄巧成拙羞愧难当,只得自杀。苏逢吉看见皇帝让人给弄死了,心里难过。他曾经多次羞辱过郭威,害怕郭威找他算账,一咬牙一跺脚也自杀了。可叹21岁的刘承佑在21日稀里糊涂被部下误杀了,谥号隐皇帝,后汉就这样灭亡了。
后汉传二帝,历时四年(947—950),全盛时期约为今山东、河南两省,山西、陕西的大部及河北、宁夏、湖北、安徽、江苏的一部分,是五代史上最短命的王朝。
后周的建立者郭威,字文仲,生于904年,邢州尧山(今邢台市隆尧县西)人,汉族。原本姓常,随母亲改嫁郭家,以郭为姓。不久身为顺州(今北京顺义)刺史的继父郭简被刘仁恭所杀,母亲也病故,年幼得郭威只得来山西投奔姨母韩氏,十八岁入伍从军。由于郭威能征善战,为人豪爽,逐步得到重用。
承佑被杀之后,郭威带兵入京,觐见李太后,让太后临朝听政,并且假意拥立刘知远的侄子——武宁节度使刘赟为帝。十二月郭威突然闻报契丹南下,于是率军北上抵御,途径澶州(今河南濮阳市一带),部下兵变黄袍加身,返回汴梁监国。而李赟从徐州起程到开封准备即位,刚到宋州就被害死。
951年正月郭威登基称帝,定都开封,改国号为周,年号广顺。 同月刘赟生父、刘知远弟弟刘崇在太原称帝,国号为汉,史称北汉,与郭威对抗。
郭威不仅是位杰出的军事家,还是历史上公认的清廉勤政的好皇帝。他出身农户,知道民间百姓疾苦,即位以后减轻赋税、削减刑法、招纳人才、鼓励农耕、尊孔重儒使国家逐渐稳定,百姓得以安居。
954年正月郭威病重,嘱咐养子柴荣:陵墓尽快修好,不要惊动当地百姓,我平生习惯节约,丧事一切从简,不要陪葬金银,也不要在墓前立石人石兽。当月病故,终年51岁,四月葬于河南新郑郭店,陵曰嵩陵,庙号太祖。
因郭威的儿子全部被刘承佑所杀,所以立自己的内侄(柴皇后的侄子、柴守礼之子)柴荣为太子。柴荣等于是捡了一个大便宜,当了皇帝。他本是汉族,邢州尧山柴家庄(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是一位有雄心壮志,远大理想的君主。在位期间,抗击北汉,征讨南唐、西攻后蜀、北伐幽州,取得了重大胜利,扩大了后周的疆域。他对百姓广施恩惠,休养生息,国家人尽其才,政治清明。
959年六月,柴荣本欲乘胜夺取幽州,不料得病班师回京,升赵匡胤为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禁军最高统帅)。六月十九柴荣病故,终年三十九岁,十一月葬于新郑陵上村,陵曰庆陵,庙号世宗。百姓得知世宗驾崩,远近无不痛哭,焚纸悼念。
值得一提的是,《水浒传》中“小旋风”柴进柴大官人便是柴荣的嫡系子孙,后来赵匡胤夺了人家老柴家的皇位,心里有愧,所以在宫内立下一块石碑共三项内容,并要求大宋历代帝王遵守这些祖宗家法。第一条就是保全柴氏子孙,后二条是不杀士大夫;不加农田之赋。由此可见,老赵也称得上仁慈之君。
柴荣崩,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960年镇州、定州忽报辽国与北汉联兵南侵,赵匡胤率禁军诸将去抵御。赵家军到了陈桥驿(开封城北二十里),赵匡义与赵普等部将策划兵变,黄袍加身,拥戴赵匡胤为帝。960年正月初五,赵匡胤定都开封称帝,改国号为宋,年号建隆,将柴宗训降为郑王,优待安置,后周灭亡。 973年柴宗训病故,终年21岁,谥号恭皇帝,史称周恭帝。
后周历三帝,共十年(951—960)。全盛时期面积约为今山东、河南两省,陕西、安徽、江苏的大部,河北、山西南部、湖北北部及内蒙古、宁夏、甘肃、四川、甘肃的一部分。
纵观五朝历史,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短短的54年,共有14位皇帝,其中有7人死于非命:朱温、朱友圭、朱友贞、李存勖、李从厚、李从珂、刘承佑。原本是大将,后来通过政变称帝的有4人:朱温、李嗣源、石敬瑭、郭威。刘知远虽是大将,但不能算入其内,因为他是在后晋灭亡以后称帝的。从整个中国历史来看,这些非正常死亡率和大将称帝率都是很高的。
赵匡胤也是通过兵变,黄袍加身当的皇帝。老赵可以说是个极其聪明的人,比这五朝皇帝都计高一筹。他登基后也怕自己的部下造反,吸取了前朝的经验教训,解除了大将的兵权,由自己掌握,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这一举措确实高明,从宋朝到民国近一千年中没有一个大将当过皇帝,明朝的燕王朱棣虽然是通过政变当了皇帝,但不能算,他本身就是王爷,朱元璋的四子,朱允炆的皇叔,他起兵造反属于皇族内部叔侄斗争。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老赵同志是个杰出的政治家。
初写历史小说,难免有误,恳请指正。希望诸位以举手之劳,帮忙推荐一下。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