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军的物资全部囤积在城中,而最关键的是四座边城处于一条水平面,一旦一座边城被攻破,整个战线也有突破,大秦部队完全可以长驱直入占领后方的郡城,联军被孤立在三座边城得不到物资的补充,最终自然也难逃崩溃的下场。
因此,那大楚大将军不敢轻易丢掉边城,全力率领部队要夺回郡城。然而,如今城墙工事变成了大秦部队的屏障,而且城西集中了二十多万大秦精锐,实力本就还在大楚部队之上,守城自然是不成问题。
而攻击城东的五万大秦精锐部队也随后拿下了东城门,大楚东线防御部队的数量最多,却也不过只有四万。虽然大秦五万精锐也难以立即肃清东线的守军,但迅速占领城门却还并不困难,终究大楚的四万部队是平均分配在整个东线城墙上。
大秦正规军已经出动,随后百万大军就铺天盖地般冲到,并从城门迅速进入,并赶往城中各处清剿大楚守军。当然,第一要任还是占领北城门。但大秦部队这次还是慢了半拍,大楚大将军分出的数万大军抢先赶到了南城门。
但大秦的正规军有百万之众,而那大将军分兵中虽然有三支精锐部队,但总人数却也不过只有六万,加上城北的守军,也只有八万人。没有了城墙防御工事的辅助,人数的绝对优势决定了战斗的结果,大楚三万精锐虽然实力强悍,但面对百万大军却也力有未逮。
大楚的精锐却也给大秦部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不过,大秦正规军也学习过排兵布阵,而大秦负责接应正规军的五万精锐军团也基本都保持着战斗力,由精锐军团在前顶住大楚精锐的冲击,正规军的弓箭部队则在后面配合攻击。
大楚精锐部队的铠甲防护力极强,普通弓箭很难穿透铠甲的防御,就算是遇到低级魔纹攻击也有一定的防御能力。然而,大秦现在的专业弓箭部队都是使用魔纹弓箭,当然都是低级的魔纹装备,但对铠甲也有了一定的威胁。
最关键的是大秦弓箭部队的数量庞大,弓箭兵在战斗中的中远程攻击对敌人的伤害极大,大秦正规军中有五分之一属于专业的弓箭兵。如今,十万弓箭兵配合精锐部队,漫天飞舞的弓箭让那些大楚精锐骑兵防不胜防。
大楚精锐的铠甲可以挡住低级魔纹弓箭也是指铠甲的最强部位,铠甲的连接位置防御力就要弱了很多,而且,坐骑的护具则无法完全保护战马,若是战马被射杀,这些大楚精锐虽然并非不能步战,但实力却要大幅下降。
和个人武者不同,部队的士兵主要都是练习的集体战技,尤其是骑兵精锐部队,基本上修炼的都是马上战技。而且,全身重甲,虽然那些士兵实力不低,但却也影响移动能力,手中的长武器步行使用时也有很多限制,战斗力下降超过一半。
在十万弓箭兵密集的弓箭覆盖下,大楚精锐部队的战马大量死伤,不但个人实力大降,而且阵型散乱。在这种群战型的大型战争中,除非有绝对的实力优势,更多的还是注重配合,大楚部队阵型散乱,根本谈不上有效的配合。
大秦的精锐部队修为本就不低于大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以原来万青国的精锐部队作为标准,装备也丝毫不差。兼并了包括超级大国万青国和诸多大国,大秦已经不是当初的弱势国家,武器装备也都在不断提高,这当然都是以强大的国力作为后盾。
大楚大将军得知大秦部队大举进入,知道无力再夺回郡城,当即停止了攻打西城,并命令城内部队和攻入城中的残余部队撤退。虽然这座边城的意义重大,但如今已经明显不可能夺回,再坚持下去必然落得大楚全军覆没,那大将军倒是懂得当机立断。
此时,第一批截杀大秦部队接应物资的二十万大楚部队已经和四十万大秦精锐展开了战斗,那大将军命令那支大楚部队不惜一切迅速回城,而那支部队本已按照夹击大秦部队的计划就位,大秦部队拦截在那支部队和郡城之间,只有冲杀开一条通道。
然而,大秦部队本就已经布置好了阵型,原本是计划在大楚部队的夹击下原地驻守,此时只剩下单独一批敌人,大秦精锐部队不但修为超过对手,人数更是敌人的两倍,目标自然也要修改,开战后,二十万大秦部队从两侧包抄,要将这支大楚部队彻底吃下。
徐三才在城中的西线指挥战斗,看到大楚停止了攻城,知道敌军打算撤退保存力量,当即传讯各部队全力围歼所有大楚部队,他也率领西城的二十多万精锐从西城门杀出。大将军率领的部队有十四万,攻城中又出现了不小的伤亡,如今有战斗力的也只有十万左右。
而第一批出击的十万大秦精锐部队此时也已经击溃了大楚物资押运部队,大楚押运物资的部队只有三万,还都是普通正规军,自然不是大秦精锐的对手。夺下物资,留下部分人打扫战场、押运物资,五万精锐部队则快速回援配合围剿第一批大楚部队。
第一批的二十万大楚部队全面冲锋要返回郡城回援,此时已经陷入了大秦部队的三面包围之中,五万精锐虽然数量不算很多,但却封堵了大楚逃遁方向,让这二十万楚军彻底陷入了大秦的包围之中。
那二十万大楚部队中只有一支精锐军团,整体实力本就不如大秦。而大秦已经完成了排兵布阵,在大楚部队的冲锋时,给了对手重创。而后,大秦部队完成了两侧迂回包抄,从三面展开了围攻,仅半个小时就让那支大楚部队崩溃。
徐三才带队冲出杀向大楚部队时,大楚大将军已经从通讯装备中知道了几处部队的遭遇,知道再耽误下去只能是全军覆没,当即也不和大秦部队缠斗,命令各处部队分别突围向其它联军城市集结,那大将军也率领部队迅速向北逃遁。
徐三才为了可以聚歼大楚部队,也防备其它联军援助,两座联军城外都有八十万大秦佯动部队。联军驻扎的郡城间有着数十里的距离,见到大楚部队一心向北逃遁,他一边率领部队在后面追杀,一边命令在北部联军边城佯动的大秦部队分出三十万大军拦截。
那些大秦部队都只是普通正规军,虽然难以围歼大楚部队,但排兵布阵后原地驻守拦截却还可以胜任。而只要迟滞了大楚部队的逃遁,他率领的追赶部队就能完成对大楚部队的包围,聚歼这支大楚部队自然也并不困难。
徐三才率领的二十多万精锐军团在大楚部队后面紧紧追赶,速度稍慢的大楚部队立即就被追上。此时大楚部队一心逃遁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