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武安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六章 祭天与薛文逃离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公元前298年正月十五,元宵节。

    彼时,元宵尚未通用,但是此时却为大年。王族诸侯祭天之日,众人须得正装,随王祭天。

    三天前,王召众人,颁布诏令。

    王令:“秦人白起,赐名公孙起,为王之门客,因狩猎魁首,除公乘;救王驾有功,擢左庶长。食邑600户,粟米500石。”

    王令:“秦人司马靳,白靖,白承,救王驾有功,除公大夫。食邑300户,粟米400石。”

    王令:“秦人赵廷祥,救王驾有功,除不更,粟米200石,田6亩,房产25亩。”

    王令一条条搬出,震动了天下九州,白氏三子闻名王都内。骑士奔出王都,一条条驿道开始喧嚣,王都久违的消息传遍大秦,有人在说,“又要打仗了么?”

    役使哈哈大笑,“没有打仗,是出了俊杰啦。”

    元宵,白氏三子穿好正服,汇集王都外,王郊。

    白起走在前边,和大哥二哥分开,等级分明。白起三人被王分了府邸,食邑也早已分出,郿县方圆1200户统统算给了白氏。

    身穿大裘,内着衮服(饰有日月星辰及山、龙等纹饰图案的礼服),头戴前后垂有十二旒的冕,腰间插大圭,手持镇圭,走在前边。众诸侯大臣分立两旁,或王孙或军人。秦国旧贵族被商君实行军功爵制,狠狠的削弱,故而有了平民王侯的地位。白起他们站在左边,前边没有几人,最前边站着一位老人,两鬓已经斑白,却挺拔如松。

    他站直了自己的身子,这位老人,就是大秦的兵王。

    自己出生的头一年,他领兵出征,灭掉了蜀国,巴国,苴国。四年前,四国伐楚,老人领兵败楚于重丘,杀楚大将唐昧。蜀侯赢辉进毒,王令大夫司马错杀之,司马错力斩王侯。

    祭天的正祭是在王都南郊圜丘举行。“圜丘祀天”与“方丘祭地”,都在郊外,所以也称为“郊祀”。圜丘是一座圆形的祭坛,因为天圆地方,圆形正是天的形象,圜同圆。

    三天前,王令百官与自己都要斋戒并省视献神的牺牲和祭器。

    踏着早上的清露,白起随着大家清早来到郊外。

    王带着大家站立,王站直身子,面向西方立于圜丘东南侧。这时后方鼓乐齐鸣,报知天帝降临享祭。

    两边有从人牵着献给天帝的牺牲,王亲自挥剑把它宰杀。从人把牺牲随同一些玉璧、玉圭、缯帛等祭品被放在柴垛上,退了下去。

    王点燃火把,将早已布置好的积柴点燃,让烟火高高地升腾于天,为了使天帝嗅到气味。这就是燔燎,也叫“禋(yīn)祀”。

    白起家只祭祀过先祖,对于最高级的祭天典礼,很是好奇,但是却一动也不敢动。不光是他,老将军司马错,穰侯魏冉,华阳君,高陵君。。。都一动也不敢动。

    乐声依旧敞亮,“天帝”登上了圜丘。天帝其实是由活人扮饰,作为天帝化身,代表天帝接受祭享。白起倒是听过父亲交代,薛文也有提过。天帝就坐在祭坛上,面前陈放着玉璧、鼎、簋等各种盛放祭品的礼器 。

    王上先向天帝献牺牲的鲜血,再依次进献五种不同质量的酒,称作五齐。前两次献酒后要进献全牲、大羹(肉汁)、铏羹(加盐的菜汁)等。第四次献酒后,进献黍稷饮食。荐献后,天帝用三种酒答谢祭献者,称为酢。

    王接过赐酒饮毕,舞队绕过众大臣王孙,王需要和舞队同舞《云门》之舞,相传那是黄帝时的乐舞。最后,祭祀者还要分享祭祀所用的酒醴,由天帝赐福于王和众人等,称为“嘏”,后世也叫“饮福”。

    当然,还有其他诸神。。。

    。。。。。。

    祭礼持续了大半天,等到天帝退下的时候,王把祭祀用的牲肉赠给大家,让大家分食,称“赐胙”。

    白起饿了几天,没有进食肉食,赶忙上去撕了两块大腿,啃了起来。

    其实最辛苦的还是祭祀官,他们还得忙着记录,送走众神。。。

    祭祀结束,王也累了,他让众臣散去。

    夜黑风高,有黑衣人潜入王宫,王坐在桌前,“出来吧。”

    “王,有人报相国薛文王祭之时曾露出蚩尤人偶;还有人曾看到,他府中有人形陶偶,形似蚩尤,恐怕是在诅咒王和大秦。”黑衣人的语气很平淡,王的手抓紧了竹简,竹简吱吱直响,古老的竹简上出现了裂纹。

    “传孤令,软禁薛文,伺机杀之。”

    “诺,尊王令。”

    大臣们都在疑惑,连日竟然不见相国上朝,这是怎么了?

    孟尝君薛文很急躁,他虽是翩翩君子,可是只有一条命。他门客遍布天下,宫内自然有自己的眼线,他自然知道了王要杀自己。

    一日上朝,臣僚中有的人劝说王道:“孟尝君的确贤能,可他又是齐王的同宗,现在任秦国相国,谋划事情必定是先替齐国打算,而后才考虑秦国,秦国可要危险了。”于是王借机就罢免了孟尝君的宰相职务。白起几人很是奇怪,对那个男子,他们觉得不是这样的人,可是王有为何如此?

    薛文知道情况危急就派人冒昧地去见昭王的宠妾请求解救。宠妾提出条件说:“我希望得到孟尝君的白色狐皮裘。”孟尝君来的时候,带有一件白色狐皮裘,价值千金,天下没有第二件,到秦国后献给了王,再也没有别的皮裘了。孟尝君为这件事发愁,问遍了宾客,谁也想不出办法。

    有一位能力差但会披狗皮盗东西的人,说:“我能拿到那件白色狐皮裘。”于是当夜化装成狗,钻入了秦宫中的仓库,取出献给王的那件狐白裘,拿回来献给了王的宠妾。宠妾得到后,替薛文向王说情,王便释放了他。

    薛文获释后,立即逃离王都,夜半时分到了函谷关。王后悔放出了他,再寻找他,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那便杀了他,派人追捕他。薛文一行到了函谷关,按照关法规定鸡叫时才能放来往客人出关,薛文恐怕追兵赶到万分着急,宾客中有人会学鸡叫,他一学鸡叫,附近的鸡随着一齐叫了起来,便立即出示了证件逃出函谷关。

    这就是后世“鸡鸣狗盗”之说。

    白起听闻,暗暗替薛文高兴,毕竟他对自己和大哥二哥很是不错。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