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武安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战国秦国军功爵二十等级第(1/1)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战国时建立起来的军功爵制,在秦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起的作用也最大,并延续到整个汉代。秦和其他各国一样,论功行赏,但突出的特点是计首赐爵,得一甲首,赐爵一级,所以诸侯称秦为“上首功之国”。秦的爵位,可以为官,可以得到田宅和役使庶子,可以用来赎罪或赎奴隶,总之,可以给有爵者带来许多利益,而利益的大小,又根据爵位的高低有所不同,功多则爵高赏多,功少则爵低赏少,而且有罚与赏相配合。这就激励了秦军的无畏斗志。秦的军功爵制,集中了各国军功爵的优点,在一定意义上说保证了秦对六国的统一。

    一级曰公士; 二,上造; 三,簪袅; 四,不更; 五,大夫;

    六,官大夫; 七,公大夫; 八,公乘; 九,五大夫; 十,左庶长;

    十一,右庶长; 十二,左更; 十三;中更; 十四,右更; 十五,少上造;

    十六,大上造; 十七,驷车庶长; 十八,大庶长; 十九,关内侯; 二十,彻侯。

    1。公士:秦、汉二十等爵的第一级。商鞅规定:秦士兵只要斩获敌人‘甲士’军官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公士”、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

    2。上造:二十等爵的第二级。《汉书 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造,成也,言有成命于上也。”此爵仅高于无爵,仍须服役。

    3。簪袅:第三级,高于上造,仍须服役。公元前186年汉代的《田律》和《户律》规定受田数额为簪袅3顷(300亩),簪袅3宅(宅地的标准是以30步见方的土地为一“宅”)。秦竹简表明:在军中,每顿吃的饭菜因爵位不同而不同。簪袅可以有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干草半石。

    4。不更:第四级,不更者,即可免充更卒(轮流服役的兵卒)之意,其他之役,仍须照服。

    5。大夫:古代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因此,为一般官员的通称。秦汉以后,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备顾问者有谏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至唐宋尚有御史大夫及谏议大夫之官,至明清废。隋唐以后以大夫为高级官阶之称号。清朝高级文职官阶称大夫,武职则称将军。宋徽宗政和年间重订官阶时,在医官中别置“大夫”以下官阶,故今仍沿称医生为大夫。

    6。官大夫:第六级。《汉书 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加官、公者(接第七级为公大夫),示稍尊也。”汉时,第八级公乘以下仍须服役。汉代《田律》和《户律》规定官大夫受田数额为7顷(700亩),宅地的标准是7宅(30步见方的土地为一“宅”)

    7。公大夫:第七级,又名七大夫。高于大夫、官大夫。秦时,民爵公大夫以上者,见县令、丞揖而不拜。汉高祖令七大夫以上均有食邑,文帝后,第九级五大夫始为高爵,仅得免役,公大夫仍须服役。

    8。公乘:第八级。以得乘公家之车,故称公乘。秦与汉初,从第七级的公大夫(七大夫)起,即为高爵,汉高祖规定:七大夫以上均有食邑,文帝后,第九级五大夫以上始为高爵,五大夫的侍遇不过免役,公乘以下仍须服役,东汉明帝规定:赐民爵不得超过公乘。

    9。五大夫:第九等。汉初以第七级公大夫以上为高爵,都有食邑。汉文帝以后,改五大夫以上为高爵,仅得免役。

    10。左庶长:商鞅变法之前,秦国有四种庶长:大庶长、右庶长、左庶长、驷车庶长。四种庶长都是职爵一体,既是爵位,又是官职。大庶长赞襄国君,大体相当于早期丞相;右庶长为王族大臣领政,左庶长为非王族大臣领政,驷车庶长则是专门执掌王族事务;四种庶长之中,除了左庶长可由非王族大臣担任,其余全部是王族专职。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官制仿效中原变革,行开府丞相总摄政务,各庶长便虚化为军功爵位,不再有实职权力。

    11。大庶长:第18级。仅次于列侯、关内侯。据《史记 秦本纪》,宁公(前716-704年在位)时已有此官。商鞅变法之前是职爵一体,既是爵位,又是官职。大庶长赞襄国君,大体相当于早期丞相。

    12。关内侯:第19级。位于彻(列)侯之次。有其号,无国邑。一般系对立有军功之将的奖励,封有食邑多少户,有按规定户数征收租税之权,可世袭。南北朝时沿用,仅成为爵位的一种品级。

    13彻侯:最高级。汉武帝时,以避帝名讳(武帝名彻),改名通侯,亦称列侯。汉初列侯封邑,大者万户,小者五六百户。封邑一般为县,东汉初有封四县者,小者为乡或亭。汉初户口稀少,历年既久,人口增加,萧何、曹参、周勃、灌婴等的封地,户数最多者达四万户。列侯得征收封地租税,地方行政由中央政府所派官吏治理,列侯不得预闻。后又有仅赐名号不给封邑者,加霍去病封冠军侯,另行指定地方为封邑。列侯多居京师,与所封之地关系淡薄,奉命“就国”(回到封邑居住)者,反似贬逐。

    俸禄发放的时间单位。秦国以年为单位发放俸禄,叫岁俸。俸禄,主要是粟米,计量单位是‘石’。秦1石=30。75公斤。爵位 岁俸(石):公士 50;上造 100 ;簪袅 150;不更 200 ;大夫 250 ;官大夫 300 ;公大夫 350 ;公乘 400 ;五大夫 450;左庶长 500;右庶长 550;左更 600 ;中更 650 ;右更 700;少上造 750 ;大上造 800;驷车 850 ;大庶长 900 ;关内侯 950 ;彻侯 1000 。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粉丝请加群  211593293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