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她们口中的好先生正在和黛玉介绍此行的情况,刚刚说到大长公主:“……我在襄阳候夫人房外碰见了以前在宫里认识的一位嬷嬷,姓安,现在在大长公主身边做事,看见她倒使我想起来,十一月初一是大长公主的寿诞。”
黛玉在船上曾听唐夫人和陈司赞谈起过京里各世家大族的情况,想想道:“先生说的可是常宁大长公主?”
陈司赞道:“当今只有这位才能称得起大长公主。”
黛玉蹙眉思索道:“大长公主可是有一个做西南总督的儿子?”
陈司赞点头道:“正是,西南总督刘大人是大长公主的嫡次子。”
黛玉因知道父亲目前处境艰难,时时想着怎样才能帮到父亲,她受陈司赞这些日子教导,已然明白内宅和前朝息息相关,听闻此事便想着应该帮父亲维持住已有的人情关系,至少父亲出事时多几个人帮着说话也是好的,因此沉吟片刻道:“不瞒先生,刘总督和父亲有同窗之谊,当年母亲仙逝,我和父亲扶灵回乡,曾经路遇刘夫人,刘夫人还特意拜祭过母亲。我们这次回京,恰好遇到大长公主寿诞,我因在孝期不方便去给大长公主拜寿,依先生之见,我们是不是应该送份寿礼?虽然大长公主身份贵重,不在意我们这点子礼物,可这总是我们林家的一点心意,也算还了刘夫人的人情,先生以为如何?”
陈司赞因为曾执掌司赞司,对宗室和勋贵家盘根错节的关系很清楚,对朝廷官员的关系就不太清楚了,没想到林如海和大长公主府还有这等渊源。她现在要靠着黛玉养老,自然希望林家越兴旺越好,略一思忖道:“我觉得可行。你不能去,我便替你去走一趟,我和大长公主身边的安嬷嬷很有些交情,总要叫大长公主或刘夫人知道我们的一番心意才好。”否则这礼可不就白送了。
这时红绡进来回话,荣国府的琏二奶奶到了。
黛玉和陈司赞对望一眼,道:“快请进来。”对陈司赞解释道:“是我大舅舅家琏二表哥家的嫂嫂。”
陈司赞道:“我估计这位二奶奶怕是奉了太夫人的命来接你的,你心里是个什么章程?”
黛玉轻轻叹口气道:“我上京的缘由先生是知道的,昨儿的事先生也是亲眼见的,若不是外祖母键在,我真的不想去舅舅府上打扰。”
陈司赞点头道:“只你是晚辈,登门拜访是必尽的礼数,不然反会被人说嘴,何况你表嫂亲自来接你,不去未免说不过去。这样,你既这样想,就去尽了该有的礼数就是,不必和那府里过于亲近,早去早回,不到万不得已不必留宿。”
黛玉点头,披上大氅,亲自迎到二门。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洒洒的地雷!
没想到这么快就有转文的朋友,不过本文已经入V,转文对花钱看文的朋友不公平,对辛苦码字的我也不公平,所以希望转文的朋友高抬贵手,停止转文并撤消已转章节,锦书多谢了.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