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叫声“妈妈”。
王氏忙道:“姑娘可是不舒服?”
黛玉定定神,松了手道:“只是有些饿了。”
王氏忙念了声佛,道:“我让雪雁做了燕窝,在汤婆子里沃着呢,姑娘好歹吃点。”
黛玉点头,如意忙让小丫头传雪雁。
不消一会儿,雪雁便送了燕窝来,黛玉看着此时才十来岁的雪雁,想到贾府的日子,恍然如梦,一时心思缭乱,勉强吃了。
王氏和如意都念佛,雪雁笑嘻嘻地道:“姑娘喜欢,我天天做给姑娘吃。”
正说着,门帘一挑,一个身穿重孝的小姑娘跑了进来,由于长途奔跑,脸色通红,气息急促,喘得厉害,看见黛玉才刹住脚步,扶着膝盖大口喘气,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却是红绡。
如意忙拿了帕子给她擦脸上的汗,“你这毛毛躁躁的性子什么时候能改?就这么冲进来,要是过了冷气给姑娘怎么好?”
红绡好不容易喘匀气,“姑娘醒了?谢天谢地!我在家里听说姑娘晕倒了,一急,就跑来了,忘了这茬儿,好姐姐,下次再也不敢了。”
如意道:“你从家里一路跑来的?”
红绡点头。
屋里众人都乍舌,这路可不近。
雪雁忙拉她坐下,“你快歇歇。”
王氏也道:“难为你这孩子心实。”
黛玉看到红绡已然愣住了。她本来已经忘记红绡这个人了,毕竟那时匆匆去了贾府,红绡因为母丧留了下来,从此再也没有见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幼时的玩伴慢慢退出了记忆。此时乍见故人,许多淡忘的往事都被一一唤醒,清晰地好像就发生在昨天——母亲指着那个小小年纪活泼好动的小丫头对自己笑道:“我看这个不错,很有精神,陪你玩耍,将来玉儿也这样健健康康的,母亲就放心了。”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母亲……
红绡正看着黛玉,见她愣愣地看着自己,突然就哭了,一下慌了,顾不得自己双腿酸软,忙冲到床前,“姑娘怎么了?是不是头疼?”
王氏忙道:“我去请黄大夫回来。”
黛玉伸手拉住她,拿过枕边的帕子拭泪,道:“妈妈不必慌,我没事,只是想起了母亲。”又问红绡,“你这样跑来,家里没事么?”红绡是因为家里娘病了,才请假出去的。
红绡挠挠头,“我娘请大夫看了,吃了药,娘说好多了。”
黛玉叹道:“你回去好好侍奉你娘吧,等她大好了再进来。如意姐姐,你将红绡娘能用到的药给她带些回去,总比外面买的强些。再给她二两银子,一时府里没有的,到外面挑好的买。”
红绡忙跪下了,“谢谢姑娘!”银子是小,只这药材是难得的恩典。贾敏这几年一直病着,各处送了许多药材来,都是外面买不到的好东西。
黛玉拭泪道:“不值什么,你只好好侍奉你娘痊愈就是,别像我,想侍奉娘亲也不能了。”说着忍不住又哭了起来。
屋里众人无不垂泪。
王氏忍了泪劝道:“姑娘想念太太是人之常情,可这天下父母心,都是希望子女过的好的,太太在天上看着姑娘,见姑娘这样不顾自己身子,不知得多伤心。便是为了老爷太太,姑娘也要先顾好自己的身子骨才是。”
黛玉狠狠哭了一场,心思渐渐透亮起来,在众人的劝说下慢慢止住悲声,先打发人去外书房探问黄大夫为父亲诊脉的结果,又让王氏代自己去灵堂看看可有什么疏漏之处,然后把众人都打发出去,只说自己要歇歇。
躺在床上,静静地回想当初的一点一滴,想到自己在贾府的处境从一开始的被人奉承到后来的怠慢直至最终的诋毁,想到宝玉的殷勤小意信誓旦旦,想到姐妹们的言笑不禁,想到外祖母的疼爱,想到舅母的疏离……想到最终的欺瞒。知道真相的那一刻,自己心如死灰,了无生趣,只求速死,自身的骄傲却不能允许自己的清白被人说嘴,就是这股傲气支撑着自己回到潇湘馆。是了,当时自己昏死了过去,而母亲去世后,自己哭昏在母亲灵前,想来就是这两次昏倒,让自己重新活过来一次。既然上天给了自己这样一个机会,就让自己试一试,能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吧。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