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冠军青训营教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战术变革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李响就用去了整整三天的时间。

    每天都是开始训练。热身之后,是传球练习、关联跑位练习、定位球练习……之后一定是那种分成主力和替补的训练赛。

    而李响则重复着同样的事,吹停比赛,告诉球员们更加果断,恢复比赛;再吹停比赛,提示球员增加中前场的反抢;再恢复比赛……

    这样的训练由于存在间断性,量并不是非常大。球员们需要这样一个缓冲的过程,储备体能,找回状态。

    而随着训练的深入,人员的日益齐整,更多的细节开始被修正。

    比如传球的方式。

    首先是边路的传球,法兰克福是典型的双边锋战术,边路传球的次数非常多。但现在,德罗巴已经走了。而克洛泽虽然擅长头球,却并非是靠身体吃饭。因此。那些送到中锋头顶的传球路线已经过时。

    就像当初李响要求D罗、笛卡尔给帕梅尔森喂球时要传前点半高球一样,李响同样因为新的前锋。而提出了新的传球思路。

    把“传球线”向后拉,同时注意传球的弧度和速度。

    所谓的“传球线”,就是可以进行传中的那条看不见摸不着的线。如果非要解释,那就是在传球地点上画出一条和球场底线平行的水平线。

    举个例子,如果是45度吊向禁区,那么“传球线”通常更靠近中场。这种传球的使用,多半是因为传球队员视野开阔,看到了中锋的灵活跑位,提前送出传球。当然,这里的45度传中是战术意义上的传中,而不是老式英格兰打法中的那种45度冲吊。

    再比如说,如果是一直下到底线再传,这时候的“传球线”就非常靠近底线了。传出来的球不管怎么控制,都不可能离禁区太远,这就减少了抢点球员冲刺加速跑位的可能性。

    如果是德罗巴在,他可能不需要跑位,仅凭借力量和体重就压制住对方的后卫。但现在是克洛泽,他没有那种绝对的力量。

    克洛泽抢点时,更多的是依靠自己对落点的判断和灵活的跑位。因此,如果还是送到离球门太近的地方,给对方后卫以准备时间,以克洛泽的绝对能力,是很难在和后卫的原地对抗中占到便宜的。

    现在,把“传球线”前移,比如在大禁区平行线上就传中,看上去离球门更远,但借助传球的力量,如果能完成头球攻门,依然无法阻挡。同时,提高传球的弧度和速度,增加后卫判断的难度,发挥克洛泽在落点判断和跑位上的优势。

    这就是李响在球队更换了主力前锋之后,对边路传中方式的细节修正。

    不仅是边路传中,球队的整体传球风格也需要调整。

    之前法兰克福的中场传球,以倒脚和大范围转移为主,那是因为法兰克福拥有米库、里克尔梅这样的球员。现在负责组织和梳理进攻的变成了罗西基、儒尼尼奥,他们虽然也拥有开阔的视野,但他们显然更加“现代”。相比于大范围的传球,他们本身的速度和突破,都是利器。

    这种时候如果还是一味的强调靠转移球来寻找对方防线的漏洞,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更快、更短、更直接。

    把传球和突破结合起来,这就是“新法兰克福”在组织进攻时的新传球风格。

    不要再刻意追求那种手术刀般、撕开对手防线的传球,更多的时候,应该利用突破逼迫对手增加危险地带的犯规,同时利用小范围的两名、三名球员之间的快速传递,找到对手的漏洞。

    这显然是更符合现代足球规律的传球模式,现在的中后卫,正面防守能力和选位意识越来越强。他们往那里一站,通过自己的观察,就能封锁住绝大部分直塞球的线路,试想一下,如果不是米库和里克尔梅这种级别的球员,法兰克福前两个赛季还能送出那么多直塞球吗?

    而在刚刚过去的这个赛季,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得分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事实证明,直塞球虽然赏心悦目,球迷喜欢,但很多时候,并不是最有效的破开对手防御的办法。当然,这也和法兰克福变成强队,大部分对手选择以防守为主有关。一支囤积在大禁区附近的球队,不管怎么松散,也很难会给你留出一条顺畅的传球路线。

    没有时间继续调整了,新赛季的德甲联赛一如既往开始的那么早,8月8日,第一轮的德甲联赛就要展开,李响只能是让球队边比赛边调整。

    而最糟糕的还不是这件事,以法兰克福的队员组成,即便是瞎踢一场,战胜德甲中下游球队也是理所当然的。

    问题是,现在,奥运会竟然还刚刚开始,夸雷斯马还在葡萄牙征战雅典奥运会的阵容之中。(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