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最好不宅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投奔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鬓角插一朵家常绢制的绢花。发间无珠翠,身上也没有着银鼠或狐皮的皮袄,虽是唐家长媳却并没有多么体面跟倨傲的表情,低眉顺眼甚至没有菊金有气势。

    时近冬月,黑油车也是四面漏风,母亲竟然一夜未穿冬衣?唐云暖叹了口气,不经意就见到了娘亲的兰花马面裙上沾了些泥水,一双脚站得也不是很稳当。走了那一夜,定是鞋袜皆湿了。

    太太周夫人眉眼端庄,年轻时本就是美人坯子,即便儿孙满堂仍旧维持着大家主母的风度。

    今日也是悉心打扮了的,外罩一件石青色丝绒银鼠皮袄。头上梳的是端正的朝阳五凤发髻,故意只插了一支烧青的斜凤簪,越发显得额前跟褙子同色抹额上的翡翠的色泽好。

    跟太太低调却质感华贵的装扮相比,许蕙娘穿着就越发显得寒酸,冷风抽来,背影还有些瑟瑟。想是注意到唐云暖的注视,许蕙娘回头朝女儿微微摇头,眼角的憔悴很是明显,显然是夜不能安睡。

    唐云暖只道祖母是要给下人重新立威,却没想到手段竟使得这样厉害,眼见母亲这样受气,便觉心中长了刺一般疼。

    此刻乔家的仆人早就跪了一地,唐云暖瞥了一眼,吃穿倒也算齐整。数十人中唯有一位妇人端正站着。太太周氏一下车,那女人便迎了上去。

    唐云暖一眼就看出那是自己的姑母无疑,也怨不得太太这样疼这位姑母,的确跟祖母是一个形容,一样端正的发髻,一盘缠丝赤金坠红珊瑚流苏的五翅风簪别在上面,很有些气派,人虽有三十出头,却保养得甚为年轻,只是眉目里的威严丝毫不让周夫人。

    “母亲,让您受苦了。”唐有琴半是想给府上下人一些警醒,半是对亲母及娘家连日来的担心一次性爆发,也不顾天冷地凉,含着泪实心实意地跪倒在周夫人膝下。身后一众下人便伏地磕头,连当家主母都要亲迎跪拜他们自然也得殷勤伺候,

    周氏一见女儿眼泪就止不住地掉了下来,唐有琴扑在太太怀里,太太的手抚在女儿背上,这场景连两人身后的丫鬟妈妈们都跟着掉眼泪。唐云暖一面拭泪,一面疑心怎么那人还不上前来劝。

    唐云暖的心思刚一动,就听身后有人疾步上前,夸张地搀着太太:“哎呀太太怎么哭了,这母女相见是好事啊。这石头地多寒凉,姑奶奶仔细膝盖疼。”

    唐云暖不用想也知道这是祖父的妾室柳姨娘,柳姨娘本是祖父没娶亲前的通房丫鬟,祖父年少风流时据说也是有几个通房的,只是不知道太太用了什么办法让那些通房十几年来全无生育,后来也就都打发了,唯有这个柳姨娘因为老爷生了个儿子,也就是唐云暖的二叔而留了下来,数十年来对太太就像个丫鬟一般赶着讨好,此情此景她不出来搀扶姑母,那就算唐云暖走了眼了。

    太太本来也没想让唐有琴多跪,唐有琴就顺着柳姨娘这句话起了身,只是眼圈红红。唐云暖心里就感叹,柳姨娘是惯会做人的,怨不得太太手段多多,她连儿子也能生出来还在唐家坐稳了位置,心计可见一斑了。

    尽管柳姨娘伶俐,唐有琴却并不领柳姨娘的情,论理姨娘不过是奴才,见面也要柳姨娘先来行礼。柳姨娘亲身来扶就算行过了礼,唐有琴起身就不再看她,只是扫了娘家人一眼,问:

    “母亲,怎不见风和啊?”

    娘家早来信说父亲跟三个兄弟都在京中善后,今日来的唯有女眷。只是唐有琴扫了一圈竟不见唐家嫡孙。老太太看了许蕙娘一眼,蕙娘就先给唐有琴施个半礼。

    唐有琴比唐家长子唐有棋大四岁,成年后也教导过弟弟读书,按理受得弟媳妇的这一个半礼,可唐有琴还是扶住蕙娘同施了半礼,以显示女眷和睦:“弟媳有礼。”

    许蕙娘深知这个姑奶奶一向懂礼,微笑道:“劳大姐惦记,风和还在京中的六艺书院读书。因咱们家搬离京中,大爷就留在京中打点了一下让风和先留在书院寄宿。”

    六艺书院乃是本朝最享有盛名的书院,能入院读书,等同于有了半只脚踏进了殿试,唐家长房里出了聪颖的苗子,自然不能让其被家道中落所连累,荒废了学业。

    唐有琴一向看重这个侄子,只因自己的儿子有些木讷不善读书,偏偏这个唐家嫡孙唐风和年纪不大,很是聪颖,才不过十岁就考过了县试,而后四月又过了府试,殿试又考取了成绩最好的禀生。这就算是有了功名,不仅免除差徭即便见知县也可不跪,还可每月得些粮食。多少人考到四五十岁也得不来一个秀才的功名,偏偏他十岁就在府试中独占鳌头。

    唐有琴是行事大方之人,既然儿子不是读书的材料,侄子出息也是给她脸上添了光,更显得娘家显赫,因此就格外关注唐风和,中禀生的那一日还特地将唐风和接来家中小住了数日。

    提起唐风和,太太也是一脸欣慰,感叹那孩子不仅学问好,长得也得人意。所谓才子,若是带着一张丑皮囊吟诗作画,恐怕也只是煞风景。尤其本朝皇上,不仅看重才学也要为官的有些风姿才好。所以本朝连续三个钦点的状元都是一等一的美男子,在朝为官者大多都是风流倜傥之辈。

    许蕙娘能以一个管事之女嫁入唐家,这一身姿容当年也是名动一时。唐风和虽然才十岁,却颇似其母般面容精致。

    太太遂拉过来许蕙娘:“我这个大儿媳啊,很会教儿子。”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