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池坐在回太平关马车上,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何伯爵不会不知道政王爷是在帮朝廷买马,也应该会想到朝廷平叛成功会转手对付他,可是他为什么还是答应帮忙呢?何伯爵的武器再厉害,关外府的军队只有那么多,难道能挡得住十万乃至数十上百万大军?这应该是不可能的!朝廷大军压来,就是一人一口唾沫,也要淹没关外府。甚至朝廷只要派几万人,死守太平关,关外府就会因为缺乏物资而灭亡!要想真正不受朝廷威胁,就要进而占据天险太平关。当初刘智升出征,那是一个多么好的机会,何伯爵居然不要!何伯爵绝对不是傻子,绝对不会看不到这一点!难道他还有另外的计策?或是他肯定朝廷平叛一定失败?从种种迹象表明,何伯爵绝对没有投靠义王或是礼王,也不效忠朝廷,他到底要做什么?虽然自己想不出原因,一定要提醒政王爷!要政王爷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政王爷是始终忠于朝廷的。他应该好好考虑这个问题,采取什么对策。
政王爷得到杨建池的汇报,心里还是比较满意的。何伯爵至少答应了六千匹,甚至不低于一万匹。至于价钱,政王爷是准备的五十两一匹。因为大华普遍的价格在那个位置。杨建池真是立了大功。上次杨建池找何伯爵卖那些房产店铺,同样是超出自己的预期。难道杨建池真是何伯爵的克星?政王爷也一直对杨建池比较优待,杨建池的待遇相当于其他幕僚的三倍。其他幕僚是不常住政王府的,基本上只是政王爷用来装点门面的客卿。从这两件事看来,政王爷觉得杨建池很值那份待遇。
随后,杨建池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疑问。政王爷也愣了。何伯爵是什么人?智慧绝顶,目光长远,要说他看不到朝廷可能会对付他,母猪都会上树!但是何伯爵依然不在乎。这有多种可能。其中一种就是何伯爵有绝对的实力,不在乎任何人,不在乎任何势力!可能吗?杨建池的推理完全合乎情理。不要看何伯爵拥有什么挖掘机等大型机械,只要大军要封锁太平关,真的是很容易。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百胜省只配备了两个混成旅。太平关是天险,只要有所准备,十万人也攻不下。关外府有多少人?现在肯定是超过了二十万,但有多少是训练有素的军士?就是王勇的那个混成旅,也算不上完全是训练有素。很多士兵都是后来招收的。随着何伯爵发明的把火药用于战争,大家都学会了。太平关收缴了罗字号的二百斤九元宫火药,后来另外收集了一些,再加上普通火药,太平关已有的火药能让那些大型机械完全报废。何伯爵还有很多大型机械并没有回到关外府,而是分布各地,更是不成威胁。政王爷要想收购火药,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收购到几千斤。进攻关外府很难,防守太平关真的很容易。那么,何伯爵是凭什么那么不在乎朝廷?要说东土义王,这么多年来,控制了整个东土三省,总人口接近千万,常备兵力就是近十万,以骑兵居多;南岭礼王,控制了南岭三省,总人口也是千万左右,常备兵力超过十万,只是以步兵居多。他们要想扩大兵力,是很容易的事。特别是他们经营多年,准备充分,所以他们敢造反。而何伯爵在关外府,时间短,人口少,资源有限,做得了什么?确实,何伯爵的佛门山门护法的身份有一定的威胁,可是绝大多数僧人是不会参与到叛乱中去的。佛门有佛门的规矩,山门护法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号令天下佛徒,也必须遵守一定的道义。
政王爷想不通。想不通就不要想,该吃就吃,该睡就睡,天塌下来有高脖子顶着。
说得容易,做起来就难。晚上睡觉的时候,政王爷也老是睡不着,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王妃一直没有过问他,最后政王爷翻身的时候手一下子拍在王妃的肚子上,王妃终于忍不住了。容易吗,过了十多年,好不容易又享受到了床底之欢,又有了身孕!女人的生育年龄只有那么长的时间,再过几年无论怎样也不能再生育了。
王妃起床拉燃灯,穿衣服。政王爷坐起来:“怎么了?”“王爷,你睡吧!妾身另外找地方睡。”
政王爷因为身体原因,对王妃一直很愧疚。以前不同房,是不能,是不愿意看得着摸得着却无法用而伤心,这病好了,当然要睡在一起。政王爷按住王妃:“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快躺下,我去叫郎中!”说完自己赶紧起床。
“妾身没有哪里不舒服,妾身看你是心里不舒服,就在那里翻过来翻过去的。刚才你翻身一下子拍在妾身的小腹上。这有四个多月了,妾身怕——”
“好了好了,我不翻身了,快睡着,不要冻着了孩子!”
“王爷你说不翻身就不翻身啊!你心里有事,翻身了都不知道!妾身还是另外找地方睡好了。”
政王爷抱住王妃,按在床上,拉过被子,轻声说:“放心了,我就这样抱着你,就不会翻身了。这三更半夜的,受凉了可不好!”
“王爷,按规矩,妾身是不应该过问你们男人的事情的。可是你这样不行啊!你可不可以说给我听听,看我能不能帮得上忙?就是我帮不上忙,你说出来了心里也好受点。”
反正睡不着,王妃也被惊醒了,政王爷就把一切都告诉了王妃。“我完全想不通何伯爵是怎么想的,想做什么,更不知道如何防备。”
“关外府有多少兵马?”“不到一万。可是太平关的将士也有很多不会对何伯爵开战。”
“天下有多少武僧?”“以前最多的时候有好几万。现在大概有一万吧。可是天下不光是武僧,其他僧人更多,加起来至少有四五万。如果算上信仰佛教的居士,大华有上百万佛徒。”
“其实你更担心的是那上百万佛徒吧!佛门讲究清静,无欲无求,会参与叛乱的极少。明慧大师是佛门高人,绝对不愿使佛门落入深渊,不会看着天下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明慧大师证得果位,知过去未来,仍然把把山门护法的位子传给何伯爵,就相信何伯爵能够善待百姓,能够使佛门好好传承。从这两年看来,何伯爵确实具有慈悲心肠。不光是善待百姓,能让百姓富裕,三次完胜蒙匈,能够彻底消灭蒙匈,但是杀人都不多。特别是第三次,以不到百人,还多数是妇孺老弱,完胜蒙匈近万精锐兵马,杀敌不过数十人。所以蒙匈才会感激他,敬畏他。他不管做什么,都是秉承大义,为了更多人的幸福。所以太平关的将士才不愿对他开战。总起来说,不管他做什么,怎么做,都对百姓有好处。你何必顾虑他呢?”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