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历史天空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八十二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少林议事堂,众人聚集在一起商议今天发生的事情,主要是商议如何解决跟镇嵩新军的后患。这一次除了少林寺职位较高的僧众和辈分较高的少林俗家弟子,就连几名在初祖庵和二祖庵眼瞎耳聋的长老也被请了出来,毕竟是事关少林安危的大事,长老们自该列席。这些长老以恒善年龄最长,自然也以他为尊,恒善大师仍旧坐了上首。

    主持会议的方丈礼节性地先向几位两耳不闻身外事的长老们禀报了土匪抢劫一事。几位长老都不说话,估计都没听见方丈说的是什么,自顾闭目拨动手里的念珠。

    恒善大师摆了摆手道:“不必问我们了,该怎么办你们商量吧。”说完,道了一声阿弥陀佛,也开始闭目数手里的念珠。

    方丈只好道:“翰青师弟,你把情况跟大家说一下吧。”

    赵翰青就把这股土匪的来历向大家说了一遍,至于是怎么知道的却隐而不说。

    众人一听抢劫少林的这股土匪是镇嵩新军,立刻群情激昂:

    “姓马的真是欺人太甚,连少林派的主意也敢打,非要跟他理论理论。”

    “镇嵩新军怎么了,我少林弟子万万千千还能怕他一帮土匪不成?”

    “对,不如召集人马杀上天王寨。”

    “只可智取,不可强攻。”

    ??????

    众人七嘴八舌发泄着心中的愤怒。

    等怒骂声渐渐熄了下去,方丈这才问道:“耿师兄、丁师兄和沈师兄,你们怎么说?”在座的俗家弟子唯有耿金庚三人比他年长,这三人的江湖经验也最丰富,所以,他才先向三人问计。

    耿金庚年长,于是沉吟了一下就先开口道:“少林毕竟是佛门,如果跟镇嵩新军大打出手肯定办不妥,传扬出去恐怕会影响少林的清誉。”

    丁开山也道:“耿师兄说的极是。翰青师弟刚刚想办法挽回了少林声誉,不可再莽撞行事,再说了镇嵩新军有枪有炮,我们少林弟子武功再好也挡不住子弹,镇嵩新军所在的天王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杀敌三千自损八百,即便是能够打败镇嵩新军只怕是也会造成不小的伤亡。所以,我的意见跟耿师兄一样不能大动干戈。”

    在座的少林俗家弟子中以耿金庚年纪最长,论声望却是以丁开山为尊,这二人这么一说,纵然是有不同的意见也不好意思开口了,而且刚刚只不过是激愤之下信口开河。这是冷静下来仔细一想大举进攻天王寨一点也不现实,一时间就没人开口了。

    方丈暗暗颔首,他是少林寺的方丈自然是不希望尸堆如山血流成河,又看了看其余的人问道:“那么,诸位师兄师弟

    沈惊龙突然道:“俗话说擒贼擒王,不如选出精锐高手潜入天王寨诛杀马王爷等首恶,只要除掉镇嵩新军当家的。群龙无首镇嵩新军也就成不了什么气候了。”

    陆冠道:“沈师兄这主意不错,天王寨即便是再易守难攻,只怕是也挡住不真正的高手来去自如,如此一来只需三五高手就可以了断此事。”

    其他人也纷纷出言支持,就连耿金庚和丁开山也没有反对行刺。

    方丈却发现最先弄清土匪身份的赵翰青反倒一言不发,如果是搁在以前,他可能不会注意到这位最年轻的小师弟,但是。赵翰青先是为少林重建捐款十万,紧接着又出手为少林寺挽回了一劫,这份能耐就会很容易让人忽视了他的年轻,于是将目光投向了赵翰青:“阿弥陀佛,翰青师弟是不是还有别的想法?”

    众人都将目光投到了赵翰青的身上。

    赵翰青犹豫了一下不知该怎么开口了。

    原来,自从知道这股土匪是马王爷派来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思索着怎么才能为少林寺永绝后患,可以说种种情况他都考虑到了。而且考虑得也绝对比别人细致。

    比如说如果攻打镇嵩新军除了少林弟子,可以动用的力量除了少林弟子,还有他的青字营、汉字营、照字营和心字营,另外当初跟邓铭文打赌时根据赌约成立的中原保安独立师应该也是可以调动的力量。说不定还可以利用楚烈鼓动伏牛山的一些山寨参加。这样一来双方的兵力应该差不多,而战斗力肯定都会比镇嵩新军强。只不过短时间内肯定无法歼灭镇嵩新军,一担旷日持久事情就麻烦了,首先消耗的枪支弹药和靡费的军需物资就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战火也肯定会波及到无辜的百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场绿林大火拼肯定会严重削弱中原的江湖势力而影响到结盟抗日的大局,这一点是赵翰青最不愿看到的。北方的日军已经突破黄河,江南的日军已经从安徽逼近了中原,这时候自然不能再内讧了。

    至于刺杀马王爷赵翰青自然也考虑过,也无需什么高手,只要马王爷一离开天王寨就凭他的教导队也能完成此事,但是,马王爷死了并不是说事情就解决了,恰恰相反,死了马王爷,镇嵩军实力无损,到时候说不定就会有什么牛王爷猪王爷跳出来打着为马王爷报仇的旗号跟少林死磕到底,到那时候,就换成少林寺弄巧成拙搬石头砸自己脚了。

    众人一见赵翰青的神色就知道他肯定有不一样的想法了,现在没人敢小觑他了。丁开山先道:“翰青师弟有什么高见?”

    “对,翰青师弟肯定有良策解决此事。”耿金庚也不轻不重拍了赵翰青一记马屁。

    “1936年12月12日发生在西安的那场军事政变大家都听说过吧!我想那个历史事件可以作为借鉴——”

    这时候的消息虽然闭塞,但是身为江湖中人还是要比普通人的消息灵通。再说当时的报纸上对那件事也有报道,所以,在座的除了一些和尚不问世事外都知道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那场军事政变,只不过大家知道的和真实的情况还是略有出入的。民国的官方报纸上把那场政变定性为谋逆,跟后世的评价截然不同。

    赵翰青接着道:“张学良和杨虎城二将军,为了逼迫蒋委员长抗日才发动了那场军事政变,大多数人都认为蒋委员长就是罪魁祸首只要杀掉他一切就会迎刃而解,但是,一些有远见的人却强烈阻止杀蒋,而且还建议不但不能杀他还应当放他回南京;而建议杀蒋的人却担心放他回南京等于是放虎归山,张杨二位将军考虑再三,最终还是在蒋委员长答应结束内战共同抗日之后释放了他。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

    江湖人都不太关心国家大事,自然没人会知道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