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95最新更新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都叫我小富婆,咱不差钱。”芽儿说的那叫一个豪气,表情动作明晃晃的就是一个暴发户!

    “行了!让你收着就收着!你爷爷我还没有年老昏花,算数也不差,这帐还是能算过来的。不说那几进院子,只这一座大院,就能把你的小金库花的差不多了吧。”李清源有点不高兴了,认为孙女是在跟他们外道。

    芽儿见老爷子面露不郁,最后趴到老两口耳朵边,嘀嘀咕咕了一阵子。

    随着芽儿的话,老两口脸上的表情时而惊讶,时而嘘唏,最后忍不住再确认一次,“芽儿,你说的是真的?”

    “爷爷、奶奶,我还能骗您们不成!不过,这事需要保密,我没有告诉您们罢了。您们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我钱包鼓着呢。”

    老两口也知道孙女从来不说大话,这下终于把心彻底放到肚子里去了,“我们家芽儿真是越来越厉害了,足不出户就能日进斗金。这小财神当的,都快点石成金了。”

    李清源说完,看看笑颜如花、毫不谦虚的芽儿,提醒道:“这事还有谁知道?”

    “除了国外的翟家大姑跟大姑家的表哥外,也就翟爷爷和翟奶奶,还有跟您们知道了!我怕给翟爷爷他们带来麻烦,没有告诉他们详细情况!”

    “那就好!你翟爷爷他位高权重,家大势大,盯着的人多,这事确实不应该让他知道太多。不过,他那个大老粗就会带兵训兵,你给他讲他也不一定能明白。”李清源一边感慨孙女心细,一边还不忘再贬一下子翟明山。

    王奶奶到底心细,听到这,有点好奇的问道:“芽儿,你怎么对美国的经济形势那么了解?你这丫头,不是整天的捧着一本本泛黄的医书看吗?什么时候研究起国外的经济形势来了?”

    “呃!”被奶奶这么一问,芽儿才突然意识到自己还没有合理的借口呢。最后只能含糊道:“我们学校的董教授讲过几次,当时我觉得有趣,就让翟家大姑帮我留意了一下。”

    王奶奶本来只是随口一问,见孙女说的含糊,也不在意。罢了,这孩子的小秘密多着呢。

    不过,李清源老两口虽然都是喝过洋墨水的人,思想也很开通,但对股票仍保留怀疑态度,“你对这个感兴趣可以,但不能沉迷到其中去。凡事还是要脚踏实地,股票向来是瞬息万变的,炒股就好比赌博,千万千万不要被它束缚住。不过,挣外国人的钱,值得表扬!”

    芽儿对老两口最后那一句不伦不类的表扬,报以哭笑不得的表情。不过,老两口不准根究底倒是让芽儿偷偷长呼一口气。

    按理来说,这个时候,上一辈的杜萱瑾还没有出生,芽儿再好学也不可能对美国现在的经济形势了如指掌。不过,事有凑巧,芽儿偶然在空间的角落里发现早被忘到脑后的上辈子的电脑。试了试,电脑依旧好用的很。

    不过,存在电脑里面的各种各类的资料虽然庞杂繁琐,但是,现在那些资料用处都不太大。里面唯一有价值的就是,上一世的杜萱瑾去世之前最后翻译的那些资料。关于这一点,芽儿记得很清楚,恰好是七八十年代美国的经济形势。为了翻译的更加精确,芽儿没少翻找资料。

    翟家大姑一直跟外交官的丈夫住在美国,儿子也在美国读经济专业,芽儿就把主意打到这位从未谋面的哥哥身上。虽然这个年代是遍地黄金的年代,但是,要论起挣钱的效率来,当然还是炒股来的更快。更何况,就像老两口刚才说的,从外国人那里拿钱,自己能拿的毫不手软。

    既然有了重生的机遇,又有了随身空间这样的作弊器,芽儿想尽自己的努力,为更多的人们做一些事情。这第一桶金,芽儿还在努力的挖掘着。

    芽儿这边忙的热火朝天,清河湾,杜爷爷又收到每周一封的来信,这嘴巴笑的合都合不拢。前两天,杜妈也把闺女跟店里的衣服,一起从京城托运过来的大包小包都送回清河湾。老人们的都是又暖又轻的羽绒服,杜爹他们都是半长的呢料大衣。人人都有,爷爷奶奶的,外公外婆的,二婶家的爷爷奶奶的,连翟耀辉他们曾搭伙的王老头夫妻俩也没有落下。

    这天,刚吃过早饭,杜爷爷也不嫌热,换上又轻又软的羽绒服,一只手提溜了两只老母鸡,一手夹着两件羽绒服,往王老头家里走。这两年,王老头老两口的年纪更大了,虽然照顾自己还不成问题,但是想给自己从地里再刨几口粮食吃,实在是刨不动了。也幸亏乡亲们都厚道朴实,都没少帮衬这老两口。杜家帮的最多,杜爷爷隔三差五的就送几斤鸡蛋,两斤油什么的。

    翟耀辉跟冯凯两个,跟这老两口搭了几年伙,所以前几年都会给这老两口邮寄一些钱过来。不过,都让老两口退回去了。他们有乡亲们帮衬,不缺吃不缺穿的,不能拿孩子们的钱。

    两个人无奈,只能拜托杜家多多照顾一些。

    杜家跟王老头家,一个村尾,一个村头,要穿过整个村子。

    杜爷爷这一路碰到不少猫冬,正在外面晒太阳的乡亲。有人看见日子越过越滋润的杜老头,这会满面红光,纷纷打趣:“杜大叔,您穿的什么衣服?看把您给热的,头顶都冒热气啦!”

    “啥衣服?这俺不懂!听俺家芽儿信上说,这衣服是用鸭子绒做成的,叫什么羽绒服的!”杜爷爷虽然被杜奶奶叮嘱再三,还是忍不住显摆显摆。

    说着,把拴着腿的两只老母鸡往地上一放,腾出手来把拉链一拉,露出里面身上唯一穿着的一件细棉布大褂,“我跟你们说,别看这衣服轻便,可是暖和的很。你们看见没,俺里面就穿了一件大褂,就热的满头汗!”

    “哎呦!杜大叔,您老可真有福气,你们家小芽儿真孝顺!大家伙想想,那些鸭子大冬天的还能下水呢,穿上用鸭子毛做的衣服,能不暖和!”有人嘴巴快,开始拍杜爷爷的马屁。

    谁知道杜爷爷一点都不谦虚,摸摸刺拉拉的脑门,笑的那个大声,“那是!别的我不敢夸,就孝顺这一点,谁都比不上俺家孙女。”

    乡亲们一想那个精灵古怪又爱笑的小丫头,觉得杜老头这话说的不差。不过,虽然是实话,但还是有人心里太酸,故意劝道:“杜大叔,可惜芽儿是个女孩子。等晚两年,您又乖又孝顺的孙女就要便宜外人喽。您啊,还是趁这几年,赶紧享受一下芽儿的孝顺吧。”

    虽然也是夸孙女的话,但是这句话杜爷爷可不爱听。这老头也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