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欢乐土匪闹民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四一二章 何应钦的担心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以便于有效的使用兵力,调动物资,关东军南下与华北驻屯军会师,打通整个大陆交通线。”

    “所以呢?”何应钦听得渐渐入神。

    “所以我们唯一之计,就是利用广裘的国土面积与敌周旋,利用纵深换取防御空间。并努力打破日军的整体联系。”肖林具体解说道:“日军凶蛮,但是登陆作战补给困难,我们可以在南方实行坚壁清野,并效仿明末抵抗满清的策略,打造锦州——山海关防线,阻止日军进犯华北。”

    在真实的历史上,东三省沦陷对日后的全面侵华战争影响深远,日本扶植了一个满洲国傀儡政权,并通过几年时间,将东北经营成侵华战争的前沿基地,然后挑起“七七事变”,自北向南一举占领了大半个中国。

    以中国当前的国力,就算无力守住东北,却一定要守住锦州至山海关一线,为京津乃至整个北中国打造一道坚固的前沿屏障。

    “嗯——有理!”

    “正该如此!”

    何张二人不约而同一起点头,对肖林的提议表示赞同。

    何应钦虽然亲日,但本身也是军事将才,一眼就看出肖林的计划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战略意义非常重要。至于少帅张学良,则自知无力夺回东北,能守住锦州,起码还保留了关外一块地盘,保留了重回沈阳的一线希望,最少也能安心做个华北王。

    张学良笑着说道:“以腐朽羸弱的明末,尚能利用关宁锦防线与满清周旋数十年,要不是李闯内乱,八旗兵也进不了北京。咱们也打造一支今日的关宁铁骑,和关东军好好较量一番。”

    “是啊,锦州走廊地势狭窄,不利于大兵团展开作战,尤其是宁远、塔山至锦州一段,一面临海,一面是山,日军的装备优势无法发挥,只要运筹得当,最少可当十万雄兵。”

    何应钦的兴致也很高,这是国防大事,正是他这个军政部长职责所在,肖林的提议只需再完善润色一番,就具有实际操作价值,这次来东北果然不虚此行。

    不料肖林语出惊人:“何部长说到关键处了,塔山至松山一线正是锦州走廊的薄弱环节。”

    “噢?为什么?”何应钦和张学良一时都没反应上来。

    肖林却早有深思熟虑,说道:“塔山至松山一线,属于锦州走廊南段,如果被日军切断,锦州就变成一座孤城,在敌人前后夹击之下,很可能陷落。偏偏日本海军强大,可以在辽东湾任意选择登陆作战,从侧后切断宁远至锦州的联系。”

    张学良还没什么,何应钦的脸腾的一下就红了,枉自身居军中高位,却受到明末历史的影响,忽视了日军登陆作战的可能。二百多年前的八旗兵当然玩不出跨海包抄敌后的大手笔,日本海军却是现代化强军,轻轻松松就能把一个师团送上塔山,所谓可当十万雄兵的天险反而成了困住锦州的牢笼。

    张学良说道:“是啊,小鬼子的军舰可厉害,随便都能登陆,锦州既不是守不住?”

    “也不是没有对应策略,只要我们防患于未然。事先在锦州南部反向设置防线,并建立锦州与热河之间的补给通道,就不怕日军登陆包抄。”肖林说道:“当然,我们还可以将东北江防舰队调至葫芦岛驻防,以卫护塔山一线,然后在沿岸地区设置滩头防御阵地,毕竟大部队登陆会受到地形方面的很大限制。可选择的登陆点有限。”

    大海是天然的屏障,登陆作战难度高,风险大。不是随随便便开着军舰把士兵送上岸就行了,最危险的阶段在于登陆后的四十八小时,如果不能站稳脚跟就会被反扑的敌军赶入大海。一个不小心就会全军覆没,哪怕强大如美英联军,在发起诺曼底登陆之前也经过两年的精心准备。

    肖林没指望用东北江防舰队挡住日军的“大和号”战列舰,但层层设防可以消耗日军的进攻能量。除了菲律宾之战赶走了麦克阿瑟,日军在真实的历史上没打过什么残酷的登陆战,在锦州以南有针对性的设置防线,肖林准备给日军好好补上这一课。

    (菲律宾之战其实也不残酷,当时美军防御空虚,日军登陆后几乎摧枯拉朽,麦克阿瑟扔下部队。自己灰溜溜地坐飞机逃走了。)

    “嗯,也只能如此了。不管怎么说,总比在长城一线防御强多了。”何应钦点了点头,锦州至山海关防线本身没有问题,是自己忽视了日本海军。把临海当成了地利。

    “还有什么补充的没有,当年祖大寿是怎么回事,满清怎么攻克锦州的?”张学良有心以史为鉴,却对这段历史不清不楚。

    肖林点头道:“嗯,汉公又说到了第二个关键处。”

    何应钦和张学良对视一笑,原来少帅也没拉下。估计也是个黑典型。

    肖林老老实实地回答道:“当年锦州失守,还在于外围阵地不断被后金攻克,西平堡、大凌河、广宁等重要城池相继失守,锦州最后变成了一座孤城,祖大寿无奈只好投降。”

    “西平堡,在哪里?”张学良对古战场不熟悉。

    “就在盘山。”肖林答道:“对应当前战局而言,也就是锦州的东侧防御,我们以3个师顶在营口一线,堵住旅大日军西进侵袭锦州的来路,才保证了沈阳之战的胜利。”

    张学良点头道:“嗯,明白,明白,要不是肖林兄派出援兵,王树常几乎抵挡不住。”

    “对,营口到盘锦一线维护锦州以东,历史上满清就是从这个方向突破明军防御的,所以我们要利用这里的山势地形,再构筑一道侧翼防线。”

    锦州走廊易守难攻,但最怕被敌人拦腰掐断,好在这一带山峦起伏,河流众多,加以经营足可挡住日军。

    “当年明军败于八旗兵原因复杂,其战略思想还是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我们可以仿效。”肖林指着地图说道:“首先在营口一带依托辽河、太子河构筑第一道防线,其次在十三山一带构筑第二道防线,然后依托大凌河构筑第三道防线,最后在小凌河构筑第四道防线,层层设防之下,日军就算攻到锦州城下,也会变成强弩之末,最后无功而返。”

    虽然张何二人又是连连点头,肖林心里却清楚,锦州东侧的地形优势远远比不上锦州走廊,将来这里的战斗将最为激烈。

    但是不管怎么说,连续的河汊山峦,都限制了日军重武器的使用,如果能在这个方向上事先修筑大量的永久性防御工事,日军只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