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欢乐土匪闹民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三九七章 反张战争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今天更了一万多字,没功劳有苦劳,没苦劳也有疲劳,求各种票,谢谢大家了。)

    阳历1931年元旦,北京中南海居仁堂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新年酒会。

    国人本来只过春节,不重元旦,但是这几年西风东渐,风俗习惯上也在不断融合,在元旦的时候举行一场辞旧迎新的典礼,是民国中最近兴起的风尚。

    南京方面自有蒋中正主持,北京这场新年酒会的主人公当然非张学良莫属。

    刚从南京参加国民党三届四中全会归来,少帅身上又增加了好几个头衔,比如哦国民政府委员、中央政治会议委员等等,但其中分量最重,也最为张学良看重的,还是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一职。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是张学良此刻的写照。一场中原大战,少帅坐收渔利成了大赢家,无论实力还是声望都达到了人生的顶点。

    1930年9月18日, 张学良发出拥护中央、呼吁和平的“巧电”, 不失时机地出兵华北,10多天时间即完成了对平津地区的占领。东北军入关是压垮反蒋联军的最后一根稻草,几乎没打什么硬仗,当然也没有什么损失,反倒名利双收,实惠多多。

    在中原大战中贩卖军火就不说了,东北军刚一入关,蒋中正就发给开拔费500万元,还占领了平津青岛和河北地盘。阎锡山和冯玉祥下野之后,收编了不少晋军和西北军残部。东北军的实力大涨,山西在名义上也划进了东北军地盘。

    形势大好,不是小好,过去的一年东北军顺风顺水,政治、军事、经济全面丰收,值此辞旧迎新之际,东北军高官显贵再入北京。重游中南海居仁堂。

    杯筹交错,灯红酒绿,华宴风光。不必细表,却不知与此同时,一海之隔的日本人正在蠢蠢跃动。企图通过战争摆脱经济危机带来的困境……

    大会开完开小会,接下来的两天中,北京城中的东北军显要各按圈子聚在一起,趁这个机会联络感情。东北军这么大地盘,有些驻地离得远的,见一次面也不容易。

    肖林自然是众人争相宴请的目标,除了齐恩铭、张延枢这种本来关系就近乎的,许多原本泛泛之交的外派人物也贴了上来。如同旧时空的官场人物一样,肖林这两天匆忙地赶场,每顿饭都要分成几个部分。在不同的饭店酒桌上完成。

    直到三号晚间,肖林才算腾出身来,和自己人聚了一场。

    参加这场聚会的除了肖林和邵得彪几个,就只有李天宏、魏益三和李虎臣,他们三人都算是绿脚兵集团的外围奥援。和肖林荣辱与共,戚戚相关。

    因为都是自己人,酒桌上的气氛很轻松,大家信口吹吹牛,聊聊天,其乐融融。酒意微酣。李天宏将酒杯往桌子上一放,一脸神秘地向众人问道。

    “诸位,你们还不知道吧,猜猜看十三路军的军饷是多少。”

    “十三路军?是阿个的部队?”李虎臣有点糊涂,这么多军阀打来打去,番号一天三变,对不上了。

    “石友三的,石友三的十三路军。”苏民毅对这些记得最清楚。石友三投靠东北军之后,张学良给他了一个十三路军的番号,麾下六个师的部队,六万多人。

    “还能多少,顶天50万元一个月。”魏益三略带醋意,一个师一个月10万军饷,这是东北军主力部队的待遇,魏益三相对混得较惨,三个师一个月只有24万。

    “猜不到吧?一个月70万元!”李天宏爆料之余,也不以为然地大发感慨:“真不知张总司令怎么想的,一个杂牌军的叛将,对他何必这么好。”

    “70万?!”

    李虎臣和魏益三一起瞪大了眼睛,虽然跟着肖林搞了不少活钱,但还真没这么富过。

    “南杰兄,你的部队现在军饷多少?”李虎臣弯弯绕绕少,他和曲南杰的关系好,想问直接就开问。绿脚兵是东北军中最能打的主力部队,他们的待遇就是一个标杆。

    “和大家一样,一个月10万。”曲南杰微微一笑。一个月10万不假,但是绿脚兵现在已有6个师的正规编制,比石友三只少了10万。

    “石友三是降将,为了稳定军心,照顾些可以理解。”肖林笑着说道:“各位,当兵吃粮不假,但也不能只盯着那份军饷,想要日子过得松快点,还得另寻路子。”

    众人都是眼睛一亮,这几年只要跟着肖林,无论经商还是投资实业,几乎没有失手的时候。

    “肖林兄,你是不是又有什么好路子了?各位,咱们以前可说好的,我们陕军日子苦巴,再有好事得先紧着我。”李虎臣第一个抢了出来,西北军打回陕西之后,他手下的部队被迫退到陕北一带,在穷山沟里熬了一年多,早就饿得两眼发绿。

    魏益三有白云鄂博铁矿的分润,日子过得最舒坦,自然毫无意见,李天宏却笑嘻嘻地开起了玩笑:“李大哥,你也姓李我也姓李,咱们都是一家人,有什么事带着小弟一起,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这件事你还真干不了。”肖林打断了他。

    “为什么?说不出个道道来我可不答应。”李天宏半真半假。

    “因为你够不着。”肖林转过脸对李虎臣说道:“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虎臣大哥坐拥数万精兵,不能总惦记改行做买卖,还得从部队身上想办法。”

    “你的意思是?”

    “从陕北打出去,天大地大。什么地方去不得,陕军窝在山沟里练了一年兵,该拉出去遛遛了。”肖林顿了一下,开出自己的条件:“步枪八千支,轻重机枪二百挺,迫击炮火炮四十门,子弹一百万发……”

    “肖林兄。你发大财啦!”李天宏在旁边惊讶万分。这批军火数量不少,足够装备一个师,肖林却随随便便就送人。简直是财大气粗......不,败家子一个。

    “前些日子代表张总司令到太原走了一趟,有点小收获。都是太原兵工厂 的旧货。”肖林笑道:“除了支援虎臣大哥的,天宏大哥和魏大哥也都有份,等会让民毅拉个单子,你们看什么需要就挑走……”

    “还挑什么挑?统统都要,包圆了,我和魏大哥一人一半。”李天宏大手一挥,斩钉截铁,魏益三乐得落个现成便宜,也笑着拊掌支持。

    “随你,看得上都拿走。先说明白。里面有不少晋军用过的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