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但是自从看到医院院长也吃着同样的早餐,安启诺夫就没有任何不满了。
将馒头撕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然后泡在稀饭里,安启诺夫的吃法别具一格,这根酱萝卜尤其美味,不知不觉就吃了个干净。
正在遗憾之中,身旁突然递过一个小碟子,里面俨然是两根圆圆胖胖的酱萝卜。
“安启诺夫将军,你的胃口很好,看来身体恢复得不错。”说话的是个中国人,操着生硬的俄语。
“你是谁?找我干什么?”安启诺夫下意识地绷紧了身子。和这个面貌普通的中国人在一起,好像面对一条毒蛇般令人紧张。
“我叫常空,二十三军的一名少校,具体部队番号不方便透露。”
常空说着话,自己也端着盘子坐了下来,抓起一个馒头送到嘴里大嚼:“嗯,请将军同志抓紧时间吃饭,然后咱们出去一趟。”
“去哪里?干什么?”安启诺夫没了胃口。
“曲南杰曲师长要见你。”常空端起稀饭,呼噜噜三口两口喝完,然后放下碗说道:“安启诺夫将军,恭喜你。如果你足够配合的话,很快就会获得自由。”
。。。。。。
一天后,大乌里,远东集团军司令部。
图哈切夫斯基和伏罗希洛夫并排坐在桌子后面,表情严肃地看着安启诺夫。
“安启诺夫同志,中国人就这么简单把你放回来了?”伏罗希洛夫的眼神很冷,声音更是直叩心弦,就像西伯利亚冬天户外的金属制品,在低温下产生了特殊的黏性,如果裸露的手掌挨上,立刻就会被沾在一起。
安启诺夫的心中一阵狂跳,伤口处不禁隐隐作痛:“是的,他们还让我带了一封肖林的亲笔信,转交图哈切夫斯基司令官。”
可恶的中国人,难道不知道我是图哈切夫斯基的上级吗?
伏罗希洛夫的脸色更加难看,伸手问道:“信呢?拿来。”
接过来展开细看,非常贴心,这封信用中俄两种文字写成,不用再找翻译。
信写的并不长,三两分钟就看完了,伏罗希洛夫楞了片刻,交给了图哈切夫斯基。
“司令员同志,中国人是不是又在用什么诡计?”
“不知道。”
图哈切夫斯基已经看完了这封信,想了想又说道:“不过中国人的动机很容易理解,以后就是漫长的严冬,他们孤军深入克城,后勤补给的压力太大。我觉得可以接受中国人的建议,即便有什么意外也损失不大。”(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