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 (许棐)
鸠雨细,燕风斜①,春悄谢娘②家。
一重帘外即天涯,何必暮云遮②。
钏金寒,钗玉冷④,薄醉欲成还醒。
一春梳洗不簪花,孤负几韶华⑤。
【作者简介】
许棐字忱父,海盐(今属浙江)人。宋理宗嘉熙中,居于秦溪,自号梅屋。多与江
湖派诗人交往,诗风亦相近。词共18首,都是小令。
著作有《梅屋诗稿》及《梅屋诗余》。
【注释】
①“鸠雨”两句:形容燕子和鸠鸟在斜风细雨中来回飞翔。
②谢娘:指思妇。
③暮云:黄昏时天上的云霞。以上两句是说咫尺天涯。两人相隔虽只一重帘子,就
无法相见,不必有断肠人在天涯之叹。
④“钏金”两句:即金钏寒,玉钗冷,形容春寒。
⑤孤负:即辜负。 韶华:美好的春光。
【评解】
这首闺怨词,上片先从景物写起,细雨斜风,鸠燕飞翔,春已悄然来临。然后写人,
幽居闺中,与心上人一帘相隔,咫尺天涯,不得相会。下片写“金钏寒,玉钗冷”,独
处闺中,辜负了大好春光。幽恨满怀,即使有酒也难消解。通篇清丽宛转,幽怨缠绵。
□花 (许棐)
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①,雨窗和泪摇湘管②,意长笺短。
知心惟有雕梁燕,自来相伴,东风不管琵琶怨③,落花吹遍。
【注释】
①“一春”两句:是说一春未曾出游,想来湖上已是叶密花谢,春意阑珊。
②湘管:用湘竹做管的毛笔。
③琵琶怨:琵琶奏出幽怨的歌曲。
【评解】
这首小词抒发了幽居孤凄、伤春念远之情。上片写春光虚度,独居深闺,西子湖上,
该已是“翠羞红倦,春意阑珊”了。西窗握管,不禁泪洒锦笺。下片写闺中缺少知音,
惟有梁燕相伴。东风不管琵琶传出的伤春相思之曲,仍然将枝头上的花儿吹落满地。通
篇缠绵哀怨,凄切感人。
南乡子 (孙惟信)
璧月①小红楼,听得吹箫忆旧游。
霜冷阑干天似水,扬州,薄倖声名②总是愁。
尘暗鷫鹴裘,裁剪曾劳玉指柔。
一梦觉来三十载,风流,空对梅花白了头。
【作者简介】
孙惟信字季蕃,号花翁,宋代开封(今属河南)人。曾游江南,留寓苏、杭较久。
其生平仅此尚可考证。著有《花翁词》,刊于《校辑宋金元人词》中,凡十一首。刘后
村曾为其写墓志。
【注释】
①璧月:月圆如璧。 璧:平圆形,中心有孔的玉器。
②薄倖声名:唐杜牧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薄倖:薄情。
【评解】
此词对景抒情,不胜今昔之感。上片从眼前景物,引起往事的回忆。小楼璧月,听
箫忆旧,天阔似水,阑干霜冷。扬州薄倖,总是哀愁。下片抒发感慨。一梦觉来,三十
余载,昔日风流,旧事成空。如今白头,空对梅花。全词风雅自然,婉媚多姿。哀怨缠
绵,饶有韵致。
南乡一剪梅 ---招熊少府 (虞集)
南阜①小亭台,薄②有山花取次②开。
寄语多情熊少府④,晴也须来,雨也须来。
随意且衔杯⑤,莫惜春衣坐绿苔。
若待明朝风雨过,人在天涯,春在天涯。
【作者简介】
虞集字伯生,号邵庵,又号道园,江西崇仁人。宋宰相虞允文五世孙。元成宗时任
国子助教。累官翰林直学士。是当时文坛大家,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学古续录》。
【注释】
①南阜:南边土山。
②薄:少。
③取次:任意,随便。
④熊少府:虞集好友,生平不详。
⑤衔环:此处指饮酒。
【评解】
此词为作者晚年回乡后所作。上片先写家乡南阜有小亭台,山花取次开放,婀娜多
姿,因此邀请好友前来游赏,不要辜负大好春光。“多情”一词,道出了彼此间深厚的
友谊。
“晴也须来,雨也须来”,表示了邀请之恳切。下片劝好友到来之后,可以开怀畅
饮,随意踏青。若待天晴之后再来,则“人在天涯,春在天涯”,已经时过境迁了。全
词通俗平易,流转自然。感情真挚,清新雅洁。
风入松---寄柯敬仲 (虞集)
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
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①。
书诏许传宫烛,轻罗初试朝衫。
御沟冰泮②水挼③蓝。飞燕语呢喃。
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银字泥缄。
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注释】
①骖:同驾一车的三匹马。这里泛指马。
②泮:溶解。《诗·邶风》:“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③挼:揉搓。
【评解】
陶宗仪《辍耕录》云:吾乡柯敬仲先生,际遇文宗,起家为奎章阁鉴书博士,以避
言路居吴下。时虞邵庵先生在馆阁,赋《风入松》词寄之。词翰兼美,一时争相传刻。
全词抒写了对柯敬仲的敬爱。“杏花春雨江南”乃词中名句,为历来词家所称赏。通篇
和婉清雅,辞语工丽。
渡江云---揭浩斋送春和韵 (吴澄)
名园花正好,娇红殢白①,百态竞春妆。
笑痕添酒晕,丰脸凝脂,谁为试铝霜。
诗朋酒伴,趁此日流转风光。
尽夜游不妨秉烛,未觉是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