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先生喜予自吴闾过访原韵①]
分手柳花天,雪②向晴窗飘落。转眼葵肌初绣,又红欹栏角③。
别来世事一番新,只吾徒犹昨④。话到英雄失路,忽凉风索索⑤。
【注释】
①吴闾:即苏州。
②雪:指柳絮。
③葵肌初绣:谓初开的葵花,象绣成的花朵那样美。红欹栏角:谓栏角花事正盛。
④吾徒:吾辈。指作者与史蘧庵辈。犹昨:依然如故。
⑤失路:犹言不得进身之路,以致穷愁潦倒。 索索:指风声。
【评解】
此词重在抒怀。上片写景,窗外柳絮飘落,转眼葵花新开,栏角花事正盛。下片抒
发感慨。“只吾徒犹昨”,写出了怀才不遇者的无限感慨。结尾二句,尤为读者传诵之
名句,含蕴不尽之意,留给读者寻味。全词情景交融,委婉含蓄。
浣溪沙---红桥① (王士祯)
北郭清溪一带②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
西望雷塘③何处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烟芳草旧迷楼④。
【作者简介】
王士祯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人。顺治十五年
中进士,选为扬州推官,迁至刑部尚书。他是清初诗坛的领袖,以抒情写景的短篇见长。
以余力填词,善写小令。著有《衍波词》。
【注释】
①红桥:在江苏扬州,明末建成。桥上朱栏数丈,周围荷香柳色,为扬州一景。
②一带:形容水状似带。
③雷塘:在扬州城外,隋炀帝葬处。
④迷楼:隋炀帝在扬州所筑宫室,千门万户,曲折幽邃,人入之迷不能出,因名之
曰迷宫。
【评解】
作者任扬州推官时,曾与友人修禊红桥,经常泛舟载酒于桥下。此词除欣赏红桥美
景外,还寄托怀古伤今之情。词中怀古之情寓于景物之中,情景交融,妙笔感人。
蝶恋花---和漱玉词 (王士祯)
凉月沉沉花漏①冻,欹枕无眠,渐觉荒鸡动。
此际闲愁郎不共,月移窗罅②春寒重。
忆共锦衾无半缝,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
往事迢迢徒入梦,银筝断续连珠弄③。
【注释】
①漏:古代计时器。
②罅:缝隙。
③连珠弄;曲调名。河间杂弄有《连珠弄》。
【评解】
此词抒写闺中怀人之情。上片写别后相思,彻夜无眠况味。凉夜沉沉,漏声断续。
月移窗罅,料峭春寒。欹枕无眠,渐闻鸡声。此时情景,郎岂得知!下片从对往事的回
忆写到眼前的感伤。忆共锦衾,亲密无间,而往事迢迢,徒入梦境,梦醒之后,益增相
思与感喟。全词抒情委婉细腻,含蕴不尽。
而“郎花妾凤”,历来为人们传涌,乃词人之绝唱。
浣溪沙---红桥 (王士祯)
白鸟朱荷引画桡①,垂杨影里见红桥,欲寻往事已魂消。
遥指平山②山外路,断鸿③无数水迢迢,新愁分付广陵④潮。
【注释】
①桡:船桨,此指船。
②平山:指平山堂,扬州游览胜地。
③断鸿:失群的孤雁。
④广陵:即扬州。
【评解】
此词写舟中观看红桥景色,抒发怀古之幽思。上片写美景诱人。白鸟朱荷,碧波荡
漾,画舫悠游,光艳照人。面对绿柳红桥,不禁思绪万千。回顾往事,怎不令人黯然消
魂!下片借眼前景物,抒发感怀。放眼远望,平山山外路漫漫,江潮汹涌水迢迢。无数
失群孤雁,空中徘徊。这凄凉景色,勾起了无数新愁。无法排遣,只好付于广陵潮水。
通篇含蓄、有神韵。
桂殿秋 (朱彝尊)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①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②轻衾各自寒。
【作者简介】
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浙江嘉兴县)人。康熙十八年,以布衣应博学
鸿词考试,授官翰林院检讨。他博学多才,诗、词、文并工。是浙西词派领袖。曾与陈
维崧合刻一稿,名为《朱陈村词》,并称“朱陈”。他还纂辑唐宋金元词五百余家为
《词综》,为词学研究和创作提供了重要资料。著有《曝书亭集》。
【注释】
①青娥:双关词,可状女子之眉,亦可喻远山。
②簟:竹席。
【评解】
此词为忆旧而作,故起句点明“思往事”。“青蛾”、“越山”相映,人中有物,
物中有人,最为隽妙。共眠一舸而各据衾簟,事后追思,似有无限惋惜之情。这首小词
委婉含蓄,饶有余韵。
霜天晓角---晚次东阿① (朱彝尊)
鞭影匆匆。又铜城驿②东。过雨碧罗天净,才八月,响初鸿。
微风何寺钟?夕曛岚翠重。十里鱼山③断处,留一抹、枣林红。
【注释】
①东阿:今属山东。
②铜城驿:在东阿县北四十里。
③鱼山:又称鱼条山,在东阿县西八里。
【评解】
此词写途中马上耳目所接,天净、鸿鸣、钟响、夕曛,莫不匆匆一时过去。无意于
渲染,而彩色缤纷。下片“夕曛”句以下,均写落日,缴足“晚次”题意。“留一抹,
枣林红”,色彩绚丽,意境幽美。
高阳台 (朱彝尊)
[吴江叶元礼,少日过流虹桥,有女子在楼上,见而慕之,竟至病死。气方绝,适元
礼复过其门,女之母以女临终之言告叶,叶入哭,女目始瞑。友人为作传,余记以词。]
桥影流虹①,湖光映雪,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