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庐州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88最新更新第(1/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潇湘神---零陵作 (屈大均)

        潇水流。湘水流①。三间愁接二妃愁②。潇碧湘蓝虽两色,鸳鸯总作一天秋。

        【作者简介】

        屈大均,原名绍隆,字翁山,广东番禺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

        明亡时,年仅15岁。清兵南侵,坚决抗清。失败后,削发为僧。其诗富有民族意识,著

        作有《道授堂集》、《九歌草堂集》。

        【注释】

        ①潇湘:潇水出自湖南宁远九嶷山,流至零陵,与由广西兴安流来的湘水会合,称

        潇湘。

        ②“三闾”句:三闾指三闾大夫屈原。二妃指传说中舜帝的二妃娥皇、女英。舜南

        巡死于苍梧,二妃哭死于江湘之间。屈原流放江湘,其《九歌》咏及湘夫人,故云愁接

        愁。

        【评解】

        此词借咏潇湘抒发感怀。当是有所寄托。零陵为潇湘会流之地,两水乍合,颜色分

        明。词中以鸳鸯不辨水色,自亦不能发思古之幽情,烘出三闾、二妃史事,以抒感慨。

        生查子---旅思 (吴伟业)

        一尺①过江山,万点长淮②树。石上水潺潺,流入青溪③去。

        六月北风寒,落叶无朝暮。度樾④与穿云,林黑行人顾。

        【作者简介】

        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江南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崇祯四年进士及第。清世

        祖招为国子监祭酒。著有《梅村词》二卷。

        【注释】

        ①一尺:形容远山低矮。

        ②长淮:淮河。

        ③青溪:三国时吴国所凿东渠,经今南京入秦淮河。

        ④度樾:经过树萌遮蔽之处。樾:道旁成萌树木。

        【评解】

        此词通过写景抒发旅思。远山丛树,渐去渐远,身旁清冽的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

        汇入青溪。虽是六月盛夏,度樾穿云于阴森的山道,仍觉风寒林黑,晨昏难辨。未明写

        “旅思”,而“旅思”自见。

        忆秦娥 (宋徵舆)

        杨花黄金陌①,茫茫十里春云白②。

        春云白,迷离满眼,江南江北。

        来时无奈珠帘隔,去时着尽东风力。

        东风力。留他如梦,送他③如客。

        【作者简介】

        宋徵舆字辕文,号直方。松江华亭(上海松江)人。清顺治四年进士及第,官至都

        察院副都御史。著有《海闾香词》、《林屋诗文稿》。

        【注释】

        ①黄金陌:指江南开满金黄色菜花的田间小路。

        ②春云白:形容杨花飘白,如春云回荡。

        ③他:指杨花。

        【评解】

        此词题为杨花,作者哀杨花,亦是自哀。白絮随风东西,漫无依托,常使人想起飘

        忽不定的人生。作者从杨花联想到自己,字里行间,隐约流露出内心的感慨。委婉含蓄,

        耐人寻味。

        玉楼春 (宋徵舆)

        燕雕梁画栋原无数,不问主人随意住。

        红襟①惹尽百花香,翠尾②扫开三月雨。

        半年别我归何处?相见如将离恨诉。

        海棠枝上立多时,飞向小桥西畔去。

        【注释】

        ①红襟:指燕子前胸的红羽毛。

        ②翠尾:史达祖《双双燕》:“翠尾分开红影。”

        【评解】

        此词咏物抒情,委婉细腻。燕子秋去春来,喜寻旧巢,使人有春燕怀恋旧主人之想。

        故进而猜想,在三月的轻风细雨中,带着花香归来,立在海棠枝上,似乎要向旧主人诉

        说半年来的离愁别恨。作者以移情法写燕,神情入妙,颇见新巧。

        春光好---迎春 (吴绮)

        春来也,是何时?没人知。先到玉儿①头上,袅花枝。

        十二画楼帘卷,红妆②笑语参差。争向彩幡③成队去,看朱衣④。

        【作者简介】

        吴绮字半兰,号听翁,一号葹叟,别号红豆词人。江苏江都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七

        年,卒于康熙三十三年。贡生。官浙江湖州府知府。著有《艺香词钞》四卷。

        【注释】

        ①玉儿:南齐东昏侯潘妃小字玉儿。古因称女子小字玉奴。

        ②红妆:指女子。

        ③彩幡:古代春节剪彩成幡,作庭户装饰或妇女头饰。

        ④朱衣:相传宋代欧阳修知贡举,阅卷时,觉座后有一朱衣人,逢其点头者文章便

        入格。此借指春闱中式者。

        【评解】

        这首迎春词章法别致,构思新颖。春已悄悄来到人间。来是何时?却无人知。词中

        不言陌头杨柳,枝上杏花,却说年轻女子头上先已花枝袅袅。她们一边打扮,一边说笑,

        成群结队地争着去看那些新考中的青年才士。此词以欢快而又含蓄、热闹而又风雅的情

        趣,烘衬出春已降临人间。

        惜分飞---寒夜 (吴绮)

        昨晚西窗风料峭①,又把黄梅瘦了。人被花香恼。起看天共青山老。

        鹤叫空庭霜月小,夜来冻云如晓。谁信多情道②。相思渐觉诗狂少。

        【注释】

        ①料峭:风寒貌。

        ②“谁信”句:犹口语“谁讲(我)多情?”实为反语。

        【评解】

        此词咏寒夜之苦,故首句点出“昨晚”。次叙夜起看天,鹤唳空庭,霜月冻云,只

        觉满目凄凉。中心愁结,遂致诗兴全无。“天共青山老”一句,反用“天若有情天亦老”

        句意,有此恨绵绵之痛。全词幽怨含蓄,表现了作者“惊才绝艳”。

        荷叶杯 (毛奇龄)

        五月南塘水满,吹断,鲤鱼风①。小娘停棹②濯③纤指,水底,见花红。

        【作者简介】

        毛奇龄,原名甡,字大可,又字初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