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春恨 (陈亮)
闹红①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
春归翠陌,平莎茸嫩②,垂杨金浅。
迟日③催花,淡云阁雨④,轻寒轻暖。
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
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
罗绶⑤分香,翠绡封泪,几多幽怨?
正**,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作者简介】
陈亮字同甫,浙江永康人。光宗绍熙四年,策进士,擢第一。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厅
公事,未到任而卒。同甫才气超迈,喜谈兵,力主抗金,曾几次遭受迫害。他与辛稼轩
交往至密,词风亦相近。其爱国壮词豪气磅薄,令人感奋。但他的《水龙吟》、《虞美
人》等词,则又婉秀疏宕,不以豪壮著称。著有《龙川词》。有《四印斋所刻词》本。
【注释】
①闹红:一本作“闹花”。形容百花盛开。
②平莎:平原上的莎草。或说,平整的草。茸嫩:形容初生之草十分柔嫩。
③迟日:春日昼长,故曰“迟日”。
④阁雨:把雨止住。阁,同搁。
⑤罗绶:罗带。
【评解】
这首春恨词,上片从写景引向人事。柳媚花娇,草软莎平。淡云微雨,春光宜人。
然而这“芳菲世界”却无人游赏,都付于流莺飞燕,实在令人生“恨”。下片写闻“归
雁”而“念远”,感今忆昔,“几多幽怨”。这首词的可贵之处,是用“幽秀”之笔,
写出了家国之情。正由于笔曲意深,含蓄而味永,艺术效果往往并不在壮怀激烈的言词
之下。手法之妙,于此可见。
虞美人 (陈亮)
东风荡飏①轻云缕,时送潇潇雨。
水边台榭燕新归,一点香泥②,湿带落花飞。
海棠糁③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
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注释】
①荡飏:即荡扬。
②一点香泥:或作一“口”香泥。
③糁:这里是散落之意。
【评解】
这首词通过景物描写,委婉含蓄地抒写了春愁。上片着意描绘春景。轻云荡飏,东
风送雨,落花飘香,双燕衔泥。美景如画,春光宜人。下片对景怀人,以春景映衬春愁。
落红糁径,海棠铺绣。深院黄昏,月下忆人。良辰美景,惹人愁思。全词和婉秀丽,意
境美,景亦美,表现了陈亮词风的多样化。
点绛唇---咏梅月 (陈亮)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①。
小窗如昼②,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
君知否?雨僝云僽,格调④还依旧。
【注释】
①“水边”句:用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意。
②小窗如昼:形容月光明亮。
③雨僝云僽:指风吹雨打。 僝僽:摧残。
④格调:指品格。
【评解】
这首月下咏梅词,以梅言志,借月抒怀。上片写月下梅影,横斜水边。诗人小窗独
坐,暗香幽情,交相融合。下片写明月清辉伴我入梦,梦中向千里外的好友致意。并表
示即使遭到风雨摧残,高洁的品质也不会改变。全词含蓄委婉,寓意殊深。
如梦令 (赵汝芜)
小砑①红绫笺纸。一字一行春泪。
封了更亲题,题了又还折起。
归来?归来?好个瘦人天气。
【作者简介】
赵汝芜字参晦,号霞山,商王元份八世孙善官之子(见《宋史·宗室世系表》)。
他的词极明艳生动,为风雅派中上驷。有《退斋词》,录于赵氏《校辑宋金元人词》者
凡九首。
【注释】
①砑:砑石,古人用来磨纸,使之光泽。
【评解】
词中的女子准备好小砑、红绫和笺纸,打算给远方的丈夫写信,催其早归。和泪作
书,已觉凄绝;更兼封缄亲题,备极珍重。可就在这一瞬间,她想到写这样的信已不止
一次,心上人还不知何时归来。万种怨情,只得埋怨天气。全词只就写信落墨,并未直
言别情,但缠绵悱恻之情,已溢于言表。
十样花 (李弥逊)
陌上风光浓处。第一寒梅先吐。
待得春来也,香消减,态凝伫①。
百花休漫②妒。
【作者简介】
李弥逊字似之,吴县(属江苏)人。宋徽宗大观初登进士第。南渡后,以争和议忤
秦桧,乞归田。有《筠溪词》一卷,有《四印斋汇刻宋元三十一家词》本。
【注释】
①凝伫:形容寒梅庄重挺立。
②漫:随意。
【评解】
严冬腊月,乡间小路上一枝寒梅初绽,为人间带来春讯。
然而当春回大地、百花竞艳时,她却香消态凝,端庄自重。词人劝百花休漫妒之语,
包含着对凌寒开放的早梅的无限赞赏。
踏莎行 (吕本中)
雪似梅花①,梅花似雪②。似和不似都奇绝。
恼人风味阿谁③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④,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
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作者简介】
吕本中字居仁,号紫薇,寿州(安徽寿县)人。宋高宗绍兴六年赐进士,累迁中书
舍人,兼直学士院,提举太平观。卒谥文靖,有《东莱集》。他的词,赵万里为其汇辑
成卷,名《紫薇词》,刊于《校辑宋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