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婉细腻。
鹧鸪天--- 别情 (聂胜琼)
玉惨花愁①出凤城②,莲花楼③下柳青青。
尊前一唱阳关曲④,别个人人⑤第五程⑥。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作者简介】
聂胜琼(生卒年不详),长安名妓。后嫁李之问。
【注释】
①玉惨花愁:形容女子愁眉苦脸。
②凤城:指北宋都城汴京。
③莲花楼:饯饮之处。
④阳关曲:古人送别时唱此曲。
⑤人人:那个人,指所爱的人。
⑥程:里程,古人称一站为一程。
【评解】
这首词是作者在长安送别李之问时所作。上片写送别情景。出城相送,玉惨花愁,
莲花楼下,柳色青青。一曲阳关,离人远去,留下了绵绵相思与怀念。下片写别后凄伤。
欲寻好梦,梦又难成。泪湿枕衾,辗转达旦。雨声和泪,滴到天明。相思之情,令人心
碎。
据《词林纪事》载:之问得此词,藏于箧间,抵家为其妻所得。因问之,具以实告。
妻善其语句清健,遂出妆奁资尖取归。
减字木兰花 (淮上女)
淮山隐隐,千里云峰千里恨。淮水悠悠①,万顷烟波万顷愁。
山长水远,遮住行人东望眼。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
【作者简介】
淮上女,姓名及生平事迹不详。宋宁宗嘉定年间,金兵南侵时被掠去。
【注释】
①悠悠:遥远。
【评解】
公元1220年左右,金兵继续南侵,赵宋将首都南迁到开封。在金兵屡次进犯及狼狈
退却之际,多少人民遭受杀害掳掠,淮上女就是其中的之一。词写淮上女被掠途中,对
故乡山水的依恋。那云雾缭绕的山峰和烟波浩渺的淮水,似乎都充满了愁恨。在漫长的
旅途中,她不断回头望故乡,泪眼模糊地对着暮春的晚景,多少新仇旧恨一起涌上了心
头。抒情哀婉真挚,反映了社会的动乱与人民的苦难。
满江红 (王清惠)
太很饺丌伲氩凰啤⒕墒毖丈
曾只得、春风雨露②,玉楼金阙③。
名播兰簪④妃后里,晕潮⑤莲脸君王侧。
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
龙虎散,风云灭⑥。千古恨,凭谁说。
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⑦。
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辗关山月。
问嫦娥、于我肯从容⑧,同圆缺。
【作者简介】
王清惠,南宋度宗昭仪(宫中女官名)。恭帝德祐二年(1276),临安沦陷后被俘
往大都,自请为女道士,号冲华。
【注释】
①太液芙蓉:太液池本汉代宫中池名,唐代长宏大明宫中亦有太液池。这两句是以
花比人,说自己本是宫中女官,容貌美丽,现在已面貌憔悴,完瑟全失去旧时的风姿。
浑不似:全不似。
②春风雨露:比喻君恩。
③玉楼金阙:泛指南宋宫殿。
④兰簪:本为女子首饰,这里借喻宫中后妃。 簪,一作“馨”。
⑤晕潮:形容脸上泛起羞红的光采。
⑥“龙虎风云”二句:指王朝覆亡。
⑦“对山河”二句:是说险固的山河要塞,已沦入敌手。
⑧从容:舒缓不迫。
【评解】
此词为作者被俘北上途中所作。抒写了国破家亡、今非昔比的哀愁与感伤。上片从
眼前景物全非入手,回忆当年在宫中的情况。下片写被俘途中的感慨。据说这首驿中题
壁词,当时在中原传诵,颇有影响。
满庭芳(徐君宝妻)
汉上①繁华,江南人物②,尚遗宣政风流③。
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④。
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
长驱入,歌台舞榭,风卷落花⑤愁。
清平三百载⑥,典章人物,扫地俱休。
幸此身未北,犹客南州⑦。
破鉴徐郎⑧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
从今后,梦魂千里,夜夜岳阳楼⑨。
【作者简介】
徐君宝妻,岳州(湖南岳阳)人。宋末被元将虏掠到杭州,住韩蕲王府(韩世忠旧
宅)。元将几次要侮辱她,都被她设法避过。一日元将发怒地表示要用强迫手段,她便
说要祭告亡夫,主人答应了。她梳妆焚香,再拜默祝,向南哭泣,题《满庭芳》词于壁
上,然后投水而死(见陶宗仪《辍耕录》)。
【注释】
①汉上:泛指汉水至长江一带。
②江南人物:指南宋的许多人才。
③宣政:宣和、政和都是北宋徽宗的年号。这句是指南宋的都市和人物,还保持着
宋徽宗时流风余韵。
④烂银钩:光亮的银制帘钩,代表华美的房屋。
⑤风卷落花:指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
⑥三百载:指北宋建国至南宋灭亡。这里指整数。
⑦南州:南方,指临安。
⑧破鉴:即破镜。 徐郎:指作者丈夫徐君宝。
⑨岳阳楼:湖南岳阳县西,这里是作者故乡。
【评解】
此词的作者是个被元军掳掠、不屈而死的女子。词中先写南宋都会繁华,人才众多,
国力也较为富厚;但当元军南侵、长驱直入时,竟如风卷落花,无力抵抗,使人慨恨不
已。
以下说到自身的遭遇。叹息丈夫不知下落,死前无缘再见一面。自己不能生还故乡,
死后魂魄还是恋念着这里。全词凄苦哀怨,抒写对家国的眷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