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庐州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47第四十七章 听得筝音忆旧昔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马车一路前行,经过庐江县城后,连着阴郁了多天的天空终于逐渐放晴,但因重明与另两个剑手至今下落不明,每个人都无法真正轻松起来。

    丹凤从未这样长时间坐车赶路,只觉腰酸腿肿,便撩开帘子坐到了车头。此时天高云淡,阳光普照,路边虽还留有残雪,却比之前要回暖了一些。原先僻静的小道渐变宽阔,路上来往的行人商旅也多了起来。

    临近日暮时分,马车渐渐驶近前方的城池,丹凤遥遥望见城门,便欣喜地向驾车的青年道:“应龙,这就是庐州了吗?”

    应龙放慢了马速,抬头望了眼,道:“正是庐州,不过……”

    “不过什么?”

    应龙回头望了一眼车帘,悄悄地道:“庐州不是个小地方,我们究竟要找什么人?”

    丹凤这才想到这一路上,公子都未曾说过为什么要到庐州,到了庐州又要找什么人。她已经习惯公子的惜字如金,竟也没有问清。

    “等着。”丹凤向应龙说了一句,便挑帘钻进车厢。

    “公子……”一进马车内,她又略带局促地坐在他对面,踌躇着怎么询问才比较合适。

    “印溪小筑。”连珺初知道她要问什么,没等她开口,便淡漠地说了这四个字。

    “印溪小筑?”她又是一震,这名字,也曾是在岛上被禁止提及的。

    丹凤忽然觉得这次的远行,似乎有着特殊的意味。

    光线一明一暗地投射于连珺初的脸颊上,他只是微微抬起眼眸望了她一下,便又垂下眼帘,视线始终落在自己的脚边。

    每次到了他面前,丹凤便会由心底产生一种奇怪的感觉。这感觉中包含了畏惧、尊敬与其他许许多多无法言明的心理。尤其是他沉默的时候,无论她有多着急的事情,都不敢轻易打搅他。

    七星岛忘情阁中藏有无数珍宝,丹凤只对一样有深刻记忆。那就是琉璃。

    晶莹剔透,冰凉坚硬,又极易破碎。

    当大小姐第一次带着她进入忘情阁,让她帮忙清点那些珍宝时,琉璃便映入了丹凤的眼帘,她由衷地觉得,这就是公子的写照。

    应龙驾着马车在庐州城中慢慢行进。丹凤靠在窗前,朝外面张望,见街巷边渐渐闪现人家的灯火,不由支颐忧虑道:“重明不知道怎么样了……公子,你的意思是那印溪小筑的人劫走了他?”

    连珺初淡淡道:“还不能确定。”

    “那你怎么知道与印溪小筑有关?”

    他的眼神收缩了一下,沉默许久才道:“看到了树上的剑痕。”

    “我都没跟这门派的人打过交道,只是听说他们的孤芳剑法与众不同……”丹凤见他似乎并不排斥这个词眼,便顾自说了下去。

    连珺初一直安静地坐着,与平时一样,沉寂如千尺潭水。

    丹凤正在说着,马车却微微停滞了一下,帘子一动,应龙探身进来道:“公子,是否让后面跟着的兄弟们下马歇歇,也正是晚饭时间。”

    连珺初点了点头,应龙停下马车,招呼后边的剑手下马进了路边的酒肆。丹凤犹豫了一下,道:“公子,你还是不下去吗?”

    “你去吃饭吧。”连珺初没有看她,侧脸望着窗外经过的行人身影。

    丹凤有些低落地拿过座位边的一个包裹,解开后放在他的膝边,里面是之前准备好的干粮。

    然后她轻轻撩起车帘,跃下了马车。

    连珺初一动不动地坐在渐渐暗沉下来的暮色中。

    酒肆中很是热闹,街道上也人来人往,各自忙着赶回去与家人共进晚饭。

    那似曾相识的街景,闪闪烁烁的灯火,口音浓重的方言,萦绕在四周,让人恍然如梦。

    丹凤回到车上后,惊愕地发现留下的食物他根本就没动过。

    她惴惴地道:“公子,不想吃这些了吗?我给你去买了饭菜端过来吧。”

    他什么都没说,只是摇了摇头。

    一路上,他从未下车与别人一起吃过饭。每次他们进饭馆酒肆时,连珺初都一个人留在马车里,稍微吃点干粮而已。

    在岛上的时候,他也总是在自己房间里吃饭,从未让别人看见过。

    丹凤蹲□,伸手拢起那个布包,蹙着眉,一脸愁苦。她再三犹豫着,拿着干粮递到连珺初面前,小声道:“公子,你吃吧。”

    连珺初低头看了看她那小心谨慎的样子,不知为何,原本清冷的眼神渐渐黯淡了。

    “不用管我。”他说完便紧抿了唇,眉宇间决绝之色一闪而过,再无半点暖意。

    应龙毕竟从未到过庐州,问路后才找到通往大蜀山的道路。晚风峭寒,他驾着马车在林间小道上行进了一会儿,见天色渐暗,不禁回头唤着丹凤,要她去前方村落打探一下印溪小筑的方向。

    丹凤正要去问路,却听马车内传来连珺初的声音。

    “沿着林边的小溪往前走。”

    丹凤一怔,回头道:“公子,你认识路?”

    连珺初端坐着,垂着视线道:“你只管走。”

    “是。”丹凤讷讷地应了一声,放下帘子,便交代应龙按连珺初说的行路。

    马车快速地行进着,连珺初坐在车内,一直都望着那道布帘,从未往外看一眼。

    大蜀山后的梅花一树树吐露芬芳,月色幽寒,自那梅林深处遥遥传来阵阵筝音,如瀑流轻跃,朗然动听。

    应龙一边挥鞭一边好奇地聆听,车内的连珺初忽开口道:“停在此处。”

    应龙怔了怔,停下马车,回身撩起帘子道:“公子,这里并没有什么房屋。”

    连珺初没有说话,低头跃下了马车。清澄的月光洒落于粉白的梅花之间,芳影轻摇,筝声不绝。

    他望着那幽深的梅林,缓缓走去。丹凤等人紧随其后,只见两旁梅花盛放,千姿百态,或娇艳或清淡,不一而足,中间曲径通幽,延伸向梅林深处。

    筝声渐渐减弱,但并未停止,轻扬于风中。连珺初穿过一片宫粉梅树后,不远处便是一块开阔地,只见白梅傲然,枝干虬曲,花影之下有玉石琴台。此时云层微移,月光皎洁,正映于那弹筝女子脸上。她着一袭白底梅花长裙,身披雪绒披肩,乌发高高挽起,虽不是青春年少,却也别有韵致。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