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嫡女吉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章 狭路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轻轻放了筷子,汤氏笑意浓浓,那张大大的脸盘堆满了笑,“嫂嫂夸赞了,这两个侄女却是很好,在彭城时,常有人上门相询,但据我所知,这亲事应是还不曾定下。”

    这话说的油滑,有人上门相询,如此就算是有人提亲也有可能,但不曾定下的确如此,没有小定,怎么也不算定下,何况还加了一句“据我所知”大房并不曾交待什么,自然汤氏可以全作不知,而老太太的信上是不是提了文竹的亲事,她也是不知的,所以这句话不算是扯谎,但真要有什么了,也算不到汤氏头上。

    文竹已是听懂了半分,抬眼看向陶氏,却发现陶氏已是露了几分喜色。看起来陶氏也不是那么的聪明,是以往的自己太笨,还是经过了这一番的磨砺,所以变得强大了呢。文竹心下安慰,脸色不由有几分喜色。

    转过脸来,文竹却觉得一道炽热的目光扫过自己,抬头对上文淑的眼睛,她略愣了愣便报以微笑,文淑脸色不变,冷冷的低下头去,很费劲的啃着一块排骨,可惜不知是这排骨本身太老,还是炖的不好,她咬了几下都没有把那块排骨上的肉咬下来,只好将骨头一丢,轻轻撂了筷子。

    看到那块骨头在白瓷盘里滚了两下,便静静的停在了那里,文竹不由想起家乡的小狗儿,只是再难啃的骨头,落到饿急了的狗儿嘴里,哪怕是吞也要吞下去的。文淑实在过的太自在了,她不知道她的自在可是自己的命换来的,若是重来一次,自己定然不会由着她占了自己的位置,占了自己的人生。

    倒是坐在文淑旁的文雅。只一味低了头吃饭,老实的不行。偶尔抬起头来夹菜。不小心碰到了文淑,文淑一眼瞪过去,便苦了脸,一副想哭的神情。却是忍着又低下头,只拨弄着空碗。再不敢抬头。

    好在文德已经被乳娘抱走,不然,有他在。这一顿饭。不知道文雅又要哭多少次了。

    一时文竹也吃不下,轻轻放下筷子,青杏上前帮着盛了一碗凤凰玉米羹,这汤是文竹以往最爱喝的,如今喝起来竟没什么滋味。看着身边的文慧也是一脸的眉头,想来她却是真的吃不惯了。彭城的菜口味重,京城的贵人们注重养生。做的菜虽不似江南那种甜腻,却是清淡的很,自己刚刚重生在六妹妹身上时,也是习惯了好一阵子的。

    两个女孩子吃的都不多,倒让汤氏有些忧心,可是自己是客人,断不好挑剔主人家的不是,又怕陶氏不悦,便也撂了筷子道,“在船上这些天,可是累坏了,连带着胃口都不好了,看来得养些日子了,不然连给我那小妹妹送嫁都去不得了。”

    说到送嫁,陶氏果然感了兴趣,连着也不去看文竹文慧,只问道,“送嫁可是大事,也不知道定的什么日子?”

    汤氏有些得意的道,“原本是想定在六月,可那罗家心疼我小妹,便改了日子,五月却是太仓促了,就定了七月。”

    六月天气炎热,新娘子长途奔波,又要穿着全套的嫁衣,确是不方便,且饭菜极容易坏,如今的喜事都是头几天准备好材料,正日子直接下锅的,所以民间嫁娶一向都不喜定在六月。有钱人家却是不在乎的,不过多花些银子是了。

    但陶氏却听出了几分端倪,她轻轻夹了一块鸭肉放到了汤氏碗里,犹豫着问道,“罗家?哪个罗家?”

    汤氏重新拿起筷子将鸭肉拨了一拨,却不夹了来吃,只抬眼笑意浓浓的看着陶氏,“还有哪个罗家,不就是那个开饭庄的罗家呗!”

    “哦?不知弟妹何时去送嫁,嫂嫂也是闲来无事,不如一同过去,这京中的规矩嫂嫂也是略知一二的,顺便也给你那小妹添一份妆。”陶氏说着又给汤氏夹了一块鸭肉,一副讨好的样子,让文淑看的都有些火大,倒是文竹有些诧异,什么罗家,竟让一向抠门到家的陶氏舍得给这不认识的弟妹娘家的小妹添妆?

    添妆可不是小事,陶氏既是官太太,又是汤氏的长辈,给少了是说不过去的,给多了她也心疼,若不是要紧的人家,她才不会淌这一趟混水。

    “此事不急,如今二月还没过完,我那小妹还未至京城,明儿个我先去打听打听再说,这一应琐事,我们也不懂,都是男家帮衬的……”汤氏说着又那将鸭肉往一旁拨了一拨,轻轻的撂了筷子。

    待到晚间,文竹想了半晌,才叫了众丫鬟过来,嘱咐了一番,只说,此处不比家里,凡事要注意一些,莫要与其它的家人起了什么冲突,如果有什么委屈,当时忍下便是,待回头禀了自己再做处置。话虽如此说,但文竹也表明了,若是真有人欺负,也不要一味的忍让。

    交待完了,众人退下,又留了水莲在身边,“闲来无事,我也不派你的差事,你只管出去跟那些小丫头们交好,银钱从你琉璃姐姐那儿领便是,她那儿还有从老家带过来的糖豆儿。只记得一点,无论什么消息,都一一禀了来。”

    她不能两一摸黑,除了报仇,还要防着陶氏给自己乱找人家,还有文淑,明显对自己没有什么好感,前世仗着自己是长姐,有父亲护着,又多忍让于她,这才相安无事。如今形势不同,若她想欺负自己,实在是太容易。

    第二日一早,就有二个小丫鬟进了客院的门,汤氏见了便召了文慧文竹过来,“这是你们二伯母送的,说是京中规矩多,人杂事多,派个小丫鬟来,若有什么不明白的,皆可问她们。你们俩看看,选一个带过去。”

    京中规矩多,汤氏虽未进过京,但其父辈做过京官,经常说起,也是耳濡目染,多少知道一些。陶氏这是为她们好,也是为庄家好,毕竟,不管到了哪里,文慧文竹都是庄家的人,丢的也是庄家的颜面。

    看在文慧眼里,却是有些不岔,明显是看自己是乡下来的,怕自己失了分寸,如此便想着,就算是人领了回去,也要好好折腾。

    文竹却是另做它想,有了这两个小跟班,自己和文慧平日里的行为举止,或是做了什么事情,便自有人报到陶氏那里,以后要给自己和文慧找什么样的人家,或是有了什么对她不利的地方,很容易就被她知晓。想到这里,她的心里不由带了几分防备。

    仔细看那两个小丫鬟,一样的衣裙,一样的梳妆。文竹便道,“姐姐先挑吧!”

    文慧也不客气,看着矮一点的那个似乎更老实一些,便指了指,“我就要她了!”那小丫鬟听了低眉顺眼的福了一礼,算是认主了。

    另一个小丫鬟却是略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