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嫡女吉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八章 入府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京城的春天比彭城要晚的多,二月将要过完,天气还是乍暖还寒。

    时已近午,数辆马车行进了京城庄府的大门,一路进去,停在了内院之外,一个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年轻女子从内院中迎了出来,满脸堆笑,让文竺不由想起杂书中说的那百花楼门前招客的女子。

    这会子文竺的心情已经平静下来,既然进了府,她自然要把当年的事情查个一清二楚,到底是谁出卖了自己,那个掐死自己的人又是谁?若是冬桃出卖了自己,那定然是在庄府里帮着陶氏做事,若是没有,说不得会被打死。

    冬桃还活着,文竺心中有些激动。算算时间,那个小丫头怎么也不可能是冬桃的孩子。疑问颇多,但显然,现在却不是弄明白的时候。她稳了稳心神,打起精神来,等会子便要再见到陶氏了。

    不紧不慢的下了马车,一脸阴沉的汤氏扶着文竺和文慧的手,走进内院,陶氏连个影子都不见,眼前的这个年轻的女子不会是庄崇礼的什么姨娘吧?派个姨娘来接自己,陶氏也太把自己当官夫人了。

    不止汤氏心中不快,连文竺也也有些纳罕,庄崇礼的几个姨娘自己都曾见过,这个女子倒是面生的紧,看这作派,定然不是那良家女子。

    见众人下了马车,那年轻女子挑了挑眉,眼睛一亮,热情不已,上来就将文竺挤到了一边,要拉汤氏的手,“四夫人可是到了,奴婢从一早就在这儿等着了,快快随奴婢进屋吧!”

    若是说刚刚只是有些不快,这下倒是让汤氏有些火大。她轻轻将手从那年轻女子的手里抽出,压了火气问道。“你是何人?你家夫人呢?”

    几声脚步响。文定赶上前,进了二门,一见此情景,不由面皮涨红。张口解释道,“四婶娘勿怪。我母亲想是不舒服,不方便出来相迎,这……”文定瞅了一眼。见那女子没有自己介绍自己的意思。才又道,“这是万姨娘。”

    “既然二嫂不舒服,我便不去拜见,先去客房休息吧,待改日再过来给二嫂见安!”说着便顿了脚步。

    文定有些为难,他上前拦住汤氏。“母亲不舒服,劳烦四婶娘移步。我想,母亲若是不见上您一面,定然是不安稳的。”

    这个孩子倒是憨厚了些,怎么说那也是他的嫡母,虽是做的不好,也是庄家二房的颜面,汤氏心疼文定,便点头应了,仍不理那什么万姨娘,只是拉了文竺的手,跟着文定一同进了院子。

    万姨娘看着众人离去,不由狠狠的甩了帕子,咬牙切齿的想,不就是个乡下妇人,牛气什么,还真把自己当主子看了。她虽是个得宠的小妾,却也要听主母的使唤,可惜陶氏却懒的理她,今儿个好不容易得了这么个差事,还给办砸了,回头免不了要吃排头。真是倒霉透了,如此想着,却还是硬着头皮跟上前去。

    那边万姨娘还在后面磨蹭,这边汤氏已经进了正房。再次见到陶氏的文竺再是镇定,也不由呆了一呆,这就是害死自己的那个人,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却是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死去的人,怎能不恨?好在陶氏的心神全都跟在汤氏的身上,忽略掉了文竺那憎恨的目光。

    不管刚刚汤氏有多大的火,这会子却是由着陶氏挽着自己的手臂,稳稳当当的坐到了榻上。见着汤氏坐下,陶氏又扭着胖胖的身子,转身坐回主座,她是主人,又是二嫂,就算再想巴结这位四弟妹,也不能将主位让出去。

    看着陶氏献媚的脸,文竺心中冷笑,却是佩服的看了看这位四婶娘。今儿个一早,便让丫鬟传了话过来,不论是小姐还是丫鬟,都要将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戴最好的首饰,穿最好的衣服,定不能让别人看了笑话。

    于是,看现在这场面,汤氏端起茶碗,露出手腕上那只赤金扭丝镯子,又轻轻揭起碗盖,那食指上的祖母绿宝石戒指有猫眼大;而后扶了扶头上赤金累丝垂红宝石的步摇,这才缓缓开口,“二嫂不知道,这一路上我可受苦了,先是晕船,只好放慢了行程,又在济南府耽搁了好些日子,这好不容易才到了这儿……”

    这是什么意思?显摆呗,包船除了按里程,也是按日子的,超一日便是一日的船钱,济南府不大,但在那里又逛了些日子,自然双倍的花销,陶氏听的心里跟猫抓似的,真没想到,那老太太竟然这么有钱,这汤氏家道中落,嫁妆并不算多,那老四又是在族学里教书,能有多少收入?若不是老太太给的,那这银子又是哪儿来的?

    想着自家现在一大家子人,嚼用越来越多,虽有些田铺,但庄崇礼的人情来往,应酬节礼占了多半,那点子俸禄更是不值一提,如今在京城,庄家最缺的就是钱了。

    汤氏不知那陶氏已经动了其它的念头,她看着陶氏很感兴趣,便继续说了下去,“倒也没给嫂嫂带什么好东西,知道京里什么都有,二伯是大官,自然不缺。也就是带了些江南的丝绸过来,是个心意,嫂嫂还是莫要嫌弃。”

    说着,自有那下人将礼物送上,陶氏见了,眼睛一亮,只见那几匹绸缎的花色都是京中没有的,想来是江南出的新品,也是,江南的新缎都是先送到宫里,再在本地出售,等到那些绸缎送上京师,便要半年之后了。再看后面,却是些胭脂水粉,那胭脂盒上却赫然的打着镜花堂的烙印,镜花堂可是百年老号,是宫中指定的采买之处,东西自然是价值不菲。

    这倒是文竺的话提醒了汤氏,虽说准备的绸缎都是上好的,但总归太单一了些,那镜花堂虽然好的东西贵,但也有便宜的,相比而言,同样的东西,自然比京师要便宜的多。无形之中,就给汤氏省了不少银子。

    见着陶氏欢喜,汤氏也放了心,虽然有在外租房的想法,但刚进京城,还是先在庄家暂住为好,这些东西就当租房便是了。汤氏不是那小门小户的女子,自然有见识的多。

    收了东西,陶氏这才关心起这两个侄女来,汤氏也借这机会给陶氏介绍了一番,文慧自不必说,是大房嫡长女,虽只是养在吕氏名下,对外也是嫡女。

    因着听了汤氏的话,文慧今日打扮的格外华贵,连着绣鞋都是镶了南珠的,看的陶氏眼热,虽说长相一般,但是个嫡女,知书达礼,最要紧的是,嫁妆必不会少了。若是自己介绍一门好亲事,不说攀附权贵,就是些世族官家,对庄崇礼也是有些帮衬的。

    文慧还不知道这个二伯母已经把自己当成了一等好货,只必恭必敬的上前行了一礼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