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劫难,那两个可怜的孩子也不会……就这么没了。”
“好罢!”贾赦挫败的低下头,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扶直了安卉的身子,直视着她的眼睛,“我老实跟你说了,那张家姑娘和陈家的小子都没死,现下已经结为了夫妻。现在的御史弹劾,也是我自己整出来的。”
安卉愕然,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满眼的不可置信。
贾赦轻轻的叹了一口气,“你觉得,这个世上有男人会为了已死的未婚妻自杀吗?”
安卉愣住了,仔细想想,她也觉得扯了一点。可是,因为书上那么写的,所以她也就没有怀疑什么。难道竟是有什么内情的吗?
看着安卉傻傻的样子,贾赦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好笑的点了点安卉的额头,便将所有的事情都娓娓道来。
说起来,这陈家和张家两家的婚约,并不如安卉所想的那么无暇,从一开始,这就是一场官商结合的政治婚姻。那张家的金哥本是庶出的女儿,守备陈家的儿子也是庶出,所以才能定下婚约。
因为,商人地位低下,所以,官家和商家联姻,大都是庶庶结合。便纵然是因为商家特别富有,也最多不过是官家嫡出女儿嫁给商家嫡出儿子为妻,就如同薛姨妈会嫁入薛家一般。当然,若是年龄上不合适,这商家嫡女或庶女嫁入官家嫡子为妾的,倒也不少。一般情况下,若想为妻,则必定是嫁给官家庶子为妻。
这金哥和陈家儿子的婚事,便是这样结合的一个结果。可以说,金哥许配给陈家,是她高攀了的。
只是,这一切都因为金哥上香撞上了一个李衙内而发生了变故。
张家是商人,他们做人一向的原则便是将利益最大化。这长安府府太爷的小舅子,可比小小的守备有权势多了。这个选择题,几乎不需要任何的犹豫。
于是,张家老爷自然想退亲,张家太太就更无所谓了,虽然女儿退了亲对名声不好,但是又不是她生的,她才不会管这么多闲事儿。而且,这金哥嫁给李衙内,对她来说也是好事,自己儿子以后也多了一个助力。自然是大力支持的。
可是,这守备虽然不是很大的官,但是到底也是官。张家不过是民,自然不敢与他相斗。而且,他们也怕事情闹大了,让李衙内那边知道了会放弃自己的女儿,于是,便想着寻一个官职更大的,强压着守备陈家偷偷地把亲事给退了。
不过,商人毕竟是商人,他们所能认识和熟知的达官贵人并不多。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张太太想起铁槛寺内自称认识很多达官贵人的老尼姑,和丈夫如此这般的商量了之后,张家老爷便拿钱收买了那老尼姑。于是,王熙凤这个诸多备选人之一,就那么好死不死的撞了上来。
借着王熙凤背后的权势,张家顺利的逼着陈家把婚事退了。
可是,金哥并不愿意嫁给那个李衙内,她是商人的女儿,自然也遗传了商人精明的头脑。虽然她不曾见过自己的未婚夫,但是那个李衙内却是见过的,她确信那人绝对不是良配。
那李衙内说是长安府府太爷的小舅子,其实不过是太爷年纪大了好色,新纳了一个小妾的弟弟罢了。因为姐姐得宠,老太爷硬逼着自己儿子把他弄到了衙门里当差。其实,他贪财好色,胡作非为,早就已经惹得府尹老爷不悦了。等到老太爷没了,府尹大人也就不需要顾及什么,必定会将他赶出衙门。到时候,只怕他连饭都吃不上。
眼看着父亲和母亲做主退了自己的婚事,金哥痛哭流涕,恨不得立时死了才好。
金哥的亲生母亲,自然是疼爱这个女儿的,听了女儿的分析,也深觉如此。万般无奈之下,母女两个决定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于是,金哥“上吊”自杀了。
当然,因为安卉一早将此事向贾赦报备的关系,贾赦一早便知道这个计划,甚至在金哥母亲差点不能遮掩的时候,帮她们躲过了危机,在暗中协助她们暗度陈仓。
所以,贾赦对于金哥和其母亲李氏如何和守备之子联系上,又是如何定下这“假死”之计可谓是一清二楚。
当然,那守备陈家的公子也不是什么“多情”之人,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不负妻义”。
只是,守备家的情况比较特殊一些。
陈家的这位公子是庶出,但是自幼聪颖,很讨父亲的喜欢,再加上母亲很受宠,所以那守备大人自然免不了要为他们母子俩的将来谋划一番。
只是,这家业什么的,都是嫡子的,这一点在古人心中是不可动摇的,所以就算偏爱这个儿子,他也没有把家业留给庶子的打算。所以,陈老爷只想着如何让这个儿子的将来富足一些,并不想别的。
张家是商人,地位不高,但是家底很厚,再加上要讨好他们陈家,张家的女儿嫁过来,势必要带着丰厚的嫁妆,这将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再加上自己留给儿子的一部分财产,儿子的以后也就不用担心了。
陈家的人都算计的很好,却还是出了意外,退亲的时候,被压制着的愤怒有,但是更多的是对儿子未来的担忧。
所以,当李氏传来消息,说明自己女儿对未婚夫的忠诚,并且表示宁死也不会嫁给别人之时,陈家立刻想出了对策。
“假死”这是陈家出的主意,一方面,借着这个机会狠狠地敲张家一笔“息事宁人”的“赔罪费”,另一方面,为的是把金哥顺利的带出来。只等着将来金哥生下了孩子,陈家公子便以投河未死的姿态回来,这金哥自然就是救了他渔家女。到时候,只需要扯些投河之后失忆的谎言,便可以欺瞒世人。
之后,让张家老爷见到金哥和孩子,并且告诉张家老爷,他们要让李衙内见到金哥,并且告诉李衙内其实张家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他,所以故意想出“假死”一招,把他当傻子一样耍。张家老爷听了,自然是害怕得很。于是,陈家便可以再敲张家一笔银子,甚至……可以一辈子都敲诈张家。当然,前提是李衙内那个人不倒。
至于金哥本人,陈家并不打算真的娶了他,只把她以渔家女的身份,当做妾室一样养在内院里。孩子便是牵制她的工具,以免她想不开,或者干脆跟了李衙内。毕竟,这妻子需要出去交际一些内宅妇人,若是被认出了身份,或者是传了出去,那可就不好了。妾室,却是一辈子都不会走出内院的。而这个结果,张家是乐见的。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