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耀祖的目光移到海滩上的一艘木船上,这是一艘被废弃的小船,静静地躺在泥潭中,船身陷在海泥里,细细的波浪环绕着船体,晚霞给它披上了一件金色的衣裳。
郑耀祖若有所思,轻声地朗诵道:
一只残破的木船,
静静地躺在
沙滩上。
默默地
述说岁月的沧桑。
潮水漂白了
青春和梦想;
光荣与骄傲
都付与命运无常。
沙蟹在身下做窝,
海草在脸上生长。
只有船头依然高傲,
波浪却远在天边。
哎!
谁人与我
谛听大海的呼唤,
眺望远方的蓝天?
“老郑,你这也太伤感低沉了!”周延峰不满意了,“我们是军人,要有阳刚之气!”
7天的海上巡逻搞得李伦嘉有些疲惫,黄脸膛晒成了黑脸膛,他捡了一块干净的石头坐下,说:“我们也算是职业军人,要时刻准备打战,不知诸位是何态度?”
“什么‘算是’,我们就是军人,军人的使命就是作战。”周延峰腰杆笔挺。
李伦嘉说:“我喜欢《木兰辞》里的四句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打仗就是要有视死如归的勇气和决心,”周延峰望着码头的军舰,“我喜欢屈原《国殇》里的两句辞:‘出不入兮往不返,首身离兮心不惩。’”
“我也有点累。”郑耀祖坐在李伦嘉对过,“你们搞得那么严肃干什么,要死也要潇洒一点,我欣赏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李伦嘉嘲笑道:“还是老郑想的开,要死也要做个饱死鬼。”
“这是豪迈,更是浪漫。”郑耀祖阐释道。
人民解放军是一支英雄的军队,这支军队从南昌出发,从井冈山走来,在战争的烽火中成长壮大,用钢铁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辉煌的胜利。人民海军军官们用轻松的语调谈论战争,看似轻松的话语,表现出他们不怕牺牲,勇于胜利的信念和为祖国献身的精神。
李伦嘉提议说:“不如我们三个来个联句诗吧?”
“行。”周延峰赞同,“这倒是消磨时间的好办法。”
“联句诗好像有几种方法,我们就用跨句联法,怎样?”郑耀祖主张。
李伦嘉和周延峰都说可以。
李伦嘉说:“题目就叫《军舰行》,可以吧,韵脚用江阳韵吧。”
“我们脑子里全都是函数、公式这些东西,你就不要用平水韵来折磨我们了。”郑耀祖反对,“还是用汉语拼音吧,用个最宽的韵脚‘安’韵吧。还有,不强求对仗,我的水平可是有限的。”
“我赞成。用五言诗,简洁一点。”周延峰说,“我们怎么排次序?”
“按军舰部门的序号排,航海是第一部门,枪炮是第三部门,机电是第五部门。”李伦嘉说,“我是老大,我起句:千锤出深山。”
郑耀祖说:“我接下句:焚烧若等闲。”
“机电长同志,遵守纪律是军人的第一生命。”周延峰提出异议。
“航海长用于谦《石灰吟》起句,我也用下句接上,不行啊?”郑耀祖辩解,“好,我遵守纪律,你请便吧。”
“我是老二,”周延峰说,“我接:百炼成好钢。焊花美如画,”
郑耀祖:“巧手制新装。良材锻龙骨,”
李伦嘉:“水面起楼船。日丽送征途,”
“军舰这么快就出船厂了。”周延峰眺望远处黛色的山峦,“潮满下重洋。赤道日影短,”
郑耀祖思索了一会儿:“极地月色寒。海阔艨艟小,”
李伦嘉:“风劲军旗扬。浪高拨斗柄,”
周延峰一时想不到好句。
“大风浪来了。”郑耀祖站起来,抢着说,“云乱缠桅杆。舟摇乾坤转,”
周延峰:“头晕魂魄散。五脏翻如海,”
李伦嘉:“四肢软似绵。几时现陆地?”
周延峰:“何处望故乡?日烤汗碱重,”
郑耀祖:“风刺肌骨砭。苦练战术精 ”
李伦嘉:“责任担在肩。礁横鲨鱼伏,”
周延峰:“流急蛟龙藏。刀枪曜日月,”
“敌人来了。”郑耀祖说,“西方有强梁。狼奔豕突恶,”
李伦嘉:“视我为羔羊。祖国一声令,”
周延峰:“御敌试锋芒。炮管密如麻,”
郑耀祖:“罡风卷硝烟。两军决雌雄,”
李伦嘉:“奋激震海天。”
周延峰有了好句,接口说:“霹雳追快艇,”
郑耀祖:“火球沸深塘。飞雷降骤雨,”
李伦嘉:“流星织火网。”
周延峰:“炮轰军魂壮,”
郑耀祖:“电闪豪气长。”
李伦嘉:“碧血映长虹,”
郑耀祖:“丹心昭日光。”
李伦嘉:“敌枭折铁翼,”
周延峰:“海鸥竞飞翔。回看鏖战处,”
“按次序该我了。”郑耀祖说,“波涛染夕阳。”
“我来结句。”李伦嘉站了起来,“暮色更苍茫。怎么样?可以吧?”
“你们的都不好。”周延峰说,“高唱凯歌还。”
“咳,你们还有没有王法了?”李伦嘉说,“我说,你们懂不懂规矩?为什么不遵守规则?”
郑耀祖笑了:“好,今天你是老大,你就是王法,你的结句好,算数,我们的作废,好不好。”
“航海长,到哪里了?”刘永业的声音把李伦嘉从回忆中拉回。
李伦嘉走到海图桌前,用手指着海图说:“政委,现在到了伶仃水道5号灯浮,我们在前面的4号浮转向。”
刘永业凑到海图桌前看了一眼,“哦”的一声,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何建华顺手拿起桌子上的望远镜,观察前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