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您是堂堂天子,自然是该挥霍的,但前提是,您有钱支撑您挥霍。海外贸易确实很赚钱,并且是赚别的国家的钱,万岁爷,花其他国家的钱,难道您一点都不动心吗?”
乾隆给和珅最后一句话给逗笑了:“你是告诉朕,别人的钱不花白不花吗?”
“奴才愚见。”
“好了。你让人把这些年来内务府与户部的帐册整理一下,列个简疏呈上来。”
“嗻。”
“你折子上说的事,朕会慎重考虑。跪安吧!”
“嗻。”
乾隆这一考虑都足足考虑了三个月。
和珅打的是什么主意,乾隆不是不知道。
但是,经过这三个月来,查也内务府与户部的帐,乾隆不得不承认,想随心所欲地挥霍,得有银子支撑。
和珅有经商的天份,他掌管内务府十年,内务府名下的店铺翻了十倍不止,每年银子如流水一般地进帐,难怪自己花钱花得如此使劲,就没听和珅说过一个穷字。和珅不仅是经商好手,同时也理财高手,户部同样被打理得有声有色。
而且,乾隆发现,户部的银子除了天灾、战争等军国大事之外,和珅是一概不拨款的,其他的请款项目全都是在户部走一趟程序,然后钱却由内务府给支出了!
乾隆黑线了。
合着这些年来,无论做什么都是花朕的钱,就连官员的俸禄都是从朕的腰包出的?
乾隆生气地找和珅来训斥,真是胆大包天了!
和珅道,内务府的进项来自商铺盈利,奴才可以让商铺不断地盈利,不愁有用完的一天。可是,户部的银子却只是来自于赋税。皇上是圣明天子,今儿免了这省的赋税,明儿免了那省的赋税……为了避免国库亏空,除了军国大事,余钱一概不出。
乾隆继续生气,那也不能官员的俸禄也掏朕的腰包啊!
和珅道,皇上不想自己掏腰包,那就成立远洋商贸部吧!远洋商贸部的进项,全都划进国库,那就不用盯着您的内务府了。
生气归生气,但乾隆不得不承认,如果内务府与户部不是一直在和珅的掌管下,他大概早就为银子发愁了。
乾隆在下定决心地最后一天,宣召了和珅。
“和珅,开放海禁,成立远洋商贸部,与海外各国贸易,确实有重利可图。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财源滚滚来的同时,千百种弊端也随之而生。到时候,也许就会出大乱子的。朕已经不年轻了,若朕不在了,新君年幼,只怕就会葬送了祖宗家业了。”
“皇上身体康健,必是高寿之人,大清在您的治理下,必然不会出大乱子的。”
“高寿?朕也想,只是这得听上天的安排。朕只想知道,你就没考虑过朕不在之后,会如何吗?”
“皇上,奴才确实没有想过。奴才只知道,若大清继续海禁,随着国外日益强盛,终有一天,大清的国门会被敲开,随之而来的就是我大清子民的屈辱。”
“你这话,若不是有收集了十年的资料打底,朕听了必然大怒。”
“可是皇上此时并未发怒,可见皇上也承认奴才的话并没说错。”
乾隆沉默,许久才道:“若朕成立了远洋商贸部,你觉得何人能胜任?”
和珅抬眸看了乾隆一眼,垂下头,道:“奴才毛遂自荐。”
“你?不行!”乾隆自己清楚,他离不开和珅。
“皇上,满朝文武,除了奴才,只怕是无人可以胜任了。论对海外的了解,有谁比得过奴才,论经商的能力,又有谁能与奴才相比?更何况,奴才打算把名下所有海外贸易的铺子全转到远洋商贸部去,作为起步运作,若不是奴才主事,只怕也难以控制。”
乾隆闻言,震动地看着和珅:“你是要把你名下的商铺捐出来?”
“是。”和珅从袖中抽出一本折子,折子里列着的就是他名下的商铺清单。
乾隆翻开折子,一目十行地看了一遍,把折子放在书案上,站了起来,亲自到下边扶和珅起来。
“和珅,你让朕看到了何谓忠心为国。”
“奴才不敢当。当初会把生意转向海外贸易,本也就是为了收集海外资料,如今皇上成立远洋商贸部,自当回归。”
“你……”乾隆忽然摇头笑了起来:“和珅,你是个重恩义的人。但朕却一直觉得你谁的恩都报了,唯独漏了朕。”
“皇上!”和珅马上双膝着地。
“起来起来。”乾隆弯腰扶起和珅:“冯英廉对你有恩,你便尽心照顾他的孙女儿,估计冯氏的婚事,你没少怨朕。”
“奴才不敢。”
“朕知道。福康安对你有恩,所以,你被朕抬起来压制富察氏时,却处处为富察氏周旋。”
“皇上,奴才是……”
“朕明白,你下不了手,是朕勉强你了。其实,朕会有此误解,也与你对朕处处报喜不报忧有关,比如说内务府曾经的亏空等等。”
“皇上……”和珅双眸微红:“您对奴才恩重如山,奴才纵是粉身碎骨也无以报答,又怎能对您报忧,让您不痛快呢?”
“你这个性子啊……还好,朕以前不明白,现在总算明白了。”乾隆拍了拍和珅的肩膀:“朕准你所请,远洋商贸部成立后,便让你主事。”
“奴才谢主隆恩。”
乾隆再次扶和珅起来,道:“朕能活多久,朕不知道。但朕给你三十年的时间,你一定要把规模制度等都完善起来,知道吗?”
“奴才决不负皇上所嘱!”
“好,朕信你。三十年后,朕若活着,你我君臣便喝上一杯庆贺,若朕已驾崩,你便到朕的陵前来敬上一杯吧!”
“皇上!”和珅大惊失色。
“不必过于惊讶,对生死二字,朕早就看开了。”
“皇上果然是圣明君主,就连生老病死也能渗透。”
乾隆笑了笑,略想了一会儿,道:“和珅,十二阿哥的侧福晋冯霁雯对朕来说,她只是冯英廉的孙女儿,是冯家的人,你明白吗?”
和珅听了心中一喜,却语带哽咽地道:“是,奴才明白。”
“小燕子这段时间也很少进宫了,待圣旨下了,你就要带着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