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幼年磨难
第一章 军长家事
常听戏文或古书上这样描写吴三桂的一段话:崇祯年间,辽西山坳之侧,有一家官豪吴襄,威名四方。不日,一巨鹰悄然蒂落其家龙凤细雕的瓦脊之上。惊噎间,家丁、管家人等慌忙来报,京城守备使兼山海关总兵吴襄不知落鹰所预何事,忙差人多方请人言卜,但均莫衷一是。又几日,忽厅堂内传来悦耳婴儿啼哭声,恰时,门外进来一位长者仙道,健硕体态,言辞见地。吴襄追问己家之事,长者开口占十二字,遂拂袖而去。他言道:“三桂而落,黑犬维艰;风花纵横,自断弓弦。”这就是传说中关于吴三桂降生及人生多变轨迹的真实总括。
而我要说的,最起码在我们当地人看来,非常显赫,名噪一世,引以为豪的人物王树常,却并非像上文提到的吴三桂那样狡诈多疑、多愁善变、刚愎自用、不合时宜。他们两人其实没有可比性,一个是明清交替的叱咤风云枭雄,一个是清民转折时期的重要人物,就如同相声里说的‘关公战秦琼’风马牛不相及。但他们还是有可塑性。就那吴三桂降生引得道长致辞,求得终生真实写照的事情来说,王树常降生与吴几乎如出一辙。不信请看正文:
清光绪十一年阳历八月三日,也就是1885年的9月11日。(这个日子好记,美国的911事件)上午8点多钟,肖寨门镇三台子(最早在清顺治八年之前,也就是清顺治1651年。一家侯姓来此居住,当时叫侯南窝棚,后逐渐迁来他姓渐渐形成村落。据说第二家迁来居住的姓刘,与王树常同期做过东北军军长的为蒋家王朝卖命的原国民军35军师长的刘德玉就是这家刘姓子孙。第三家就是王树常军长家。其他迁来各户姓氏均无法考证。侯南窝棚于民国初年改为三台子村,文革期间设为三台子乡)南村大街小巷热热闹闹,像过节一样,人们纷纷拿着礼物,领着自家的小孩儿络绎不绝地向中街一座非常别致、优雅、宽敞的四合院走去。说道三台子村,自古就有‘小辽水(浑河)(最早称坝沟沿)流经门前,各家各户有钱,什么穿衣吃饭,这里天天过年’之说。富裕的代名词从那个时候起就开始了。况且,之所以叫台子,还起名为第三,源于这里远古时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筑有通风报信的烽火台,每当狼烟四起,就预示着战争将至。这第三就是排名排位的意识,据证实,第一座烽火台就是现在的茨于坨镇与三台子北村接壤处明边墙遗址东侧,原来有个娘娘庙遗址。第二座烽火台在三台子北村以北3。5华里处。第三座烽火台位于现在北村南走150米处乡路西侧大坑(遗址还在,只是没有了原来的台,只有现在的坑,听说是多年来基础设施建设,村民取土建房,盖个猪圈,压个鸡房什么的把土弄没了)。第四座烽火台位于三台子南村二方地附近,这里明边墙遗址保存最好,清晰可见修筑烽火台的方形青砖。第五座烽火台位于三台子村往南五方地南头。第六座烽火台位于七台子南村史奎胜烈士墓处(史奎胜,文革时期七台子南村第五小队社员,在一次奋不顾身勇拦惊马救出两个小孩儿的突发事件中,英勇牺牲,牺牲时50多岁。后被省政府命名为革命烈士,他的遗体安葬在第六座烽火台处至今。据说,后来有人提出要把他的尸骨转葬于现在肖寨门镇烈士墓内,不知何种原因,这种建议至今未果。他的儿子史?恩,孙子史庆凯健在,现均生活在该村。)?第七座烽火台就是现在七台子北村村部。剩下的第八座、第九座。。。均不在肖寨门镇境内,这里不再一一赘述。提到烽火台不得不说说它的形状和结构。形状如烟筒,分大小台,台外由取至当地黄粘土砌制,内由50乘20方形青砖搭建,台与台之间错落有致,大小台规律分布,近看台高仰视,远瞧雄伟壮观,气势恢宏。
三台子村是个大村,是四个村统称为一个自然屯,四个村分别为东南西北,大村分为四个小村,并起名为东南西北。起初部落的耋宿们并不同意把象征着和平统一的大村改为几个小村,他们觉得这样会冒犯了祖上的阴德,怕冲断了茔筋龙脉,子子孙孙会断了根,失去了凝聚力,所以异口同声阻止改村。这时三台子南村有个富裕商人名王,字锡珠,这人很有头脑,办事果敢、干练。自13岁起就随父亲走南闯北,见过不少大世面,什么奉天啦,辽阳啦,锦州啦,这是他常去的地方。多年的磨练锤打,他练就了一套经商本领,什么东西上市,什么时候上市,这都在他的掌控之下。几年前,他看好了市场行情,大胆地引进一批生产布料的机器设备,在辽阳请来大师傅做裁剪,又在三台子本地招聘200多员工,开始生产蓝底水印花布料产品,推到市场上一卖,果真畅销顺达,因而一举成名。在当时的三台子全村人看来,他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王锡珠30多岁,中等身材,体态微胖,两道浓眉间长有一颗美人痣,鼻直口阔,说话瓮声瓮气,一绺短须在颚下飘舞。上穿蓝色棉夹袄,头戴紫黄毡帽,一条黝黑发亮的长辫落在脑后,下穿黑色羊绒裤,脚蹬开脸手工加棉鞋。一看就是非等闲之辈。由于这几年自己的经营和不错的为人,他的声望在村里越来越高,所以在改村更制的问题上,他站到了年轻人的一边,那些老眼昏花,自觉经多见广的耄耋们也只好退避三舍。这样,三台子村改为了四个唇齿相依又唇亡齿寒的村。进而,按照能力大小,威信高低,资历深浅,在四个村中民主选出四个地保和各负其职的大小保员。多年来相安无事,各有所得,这不必说,单说,几年风调雨顺,原来看似箱底丰厚,有几个佣人、家奴和长工的所谓富农摇身一变,置办起家当来,纷纷凑款种田,企求光复门楣。结果东西南北村分别出现了韩地主、李地主、杜地主、刘地主等等,不胜枚举。但他们要和王家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所以这会儿,无论是哪家地主,也不论是哪个村的村民,都想在王家大喜的日子,沾个好运,图个吉利。那么,王锡珠家究竟有什么大喜事,惹得四村人倾巢出洞关注和祝贺?原来王锡珠的二姨太给她生了个大胖小子,虽说这不是二姨太第一次临盆,但对锡珠来说这孩子一下生就让他格外的欢喜,也许是他对二姨太太过宠幸,所谓的怜香惜玉,一旦爱上一个人,不论他的优缺点都一块俱收无误,何况眼下的自己的亲生骨肉——大胖儿子呢。说道王锡珠的二姨太,还有一段非同寻常的故事。
《军长》还在连载,之前的烦恼这会儿似乎有所减轻,但不见诸君前来一顾,所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