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卫国,苏阳的小学兼中学同学,和苏阳一样,上面有两个哥哥。大哥早年夭折,他爸在他三岁的时候死于心肌梗塞,他妈自从生下卫国后,一直被尿毒症折磨,没两年也死了。小学还没毕业家里只剩下兄弟俩相依为命。他和他二哥的名字都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卫革66年出生,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卫国79年的,那年爆发了越南自卫反击战。
他二哥康卫革那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人称“康老二”。虽然苏阳和康卫国两家住得很近,可他二哥康卫革的“知名度”比苏阳那两个性情中人的哥哥高得多,康卫革和别的牛人不一样,因为他是个痞zi,“著名”的痞zi,能够一挥手就招来百八十个痞兄痞弟的痞zi。和他爸相比,虽然称不上老子英雄儿好汉,可大小是个人物。但凡什么人能够得到“著名”称号的,他的人品和能力一定是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
那么什么是痞zi?我个人认为,君子的反义词不是小人,而是痞zi,和君子的数量一样多,都在历史的大转折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从古至今涌现了众多的地痞、兵痞、官痞……所以千万别拿流氓、混混与痞z混为一谈,虽然他们经常聚会联欢。但是流氓的主要工作是骚扰广大女同胞,混混的主要工作是拉帮结派打架斗殴,而痞z是个全面的综合体,又有自己的显著优点,高智商。痞……不但是个名词,更是一种行为艺术,不是简单的问候你全家老小,拉着你当街暴打,而是“恶心”你……用你做梦都想不到的方法把你恶心到抓狂,最后无可奈何的就犯,以达到痞zi的个人目的,最后痞z还能功成身退。说一个典型的代表人物:《水浒传》里的牛二,他把青面兽杨志”恶心”地忍无可忍拼了老命的将牛二一刀砍死,这就是痞zi的代表人物,虽然痞得非常失败,但这根本无法阻止他痞进流芳百世的四大名著之中。
那么他二哥“康老二”到底“痞”到了什么程度,才能获得如此称号,说一件小事:90年的一天早上,康老二像往常一样,带着他的兄弟,牵着他养了3年的狗(德国黑贝),去公共澡堂洗澡。牵条狗去公共澡堂洗澡,对于有着著名称号的康老二来说简直是小意思。康老二脱光了衣服,试了试大池的水温,然后跳入池中。通常早上去洗澡的人很少,在蒸汽笼罩下也看不清有几个人,康老二对他的狗一招手,那狗纵身跳入了池中开始扑腾,伴随着水花四溅,康老二又是吼又是笑地逗着他的狗。此时澡堂里的所有人,包括大池里泡澡的,都看着康老二的所作所为保持沉默,只有池子对面一个中年人默不作声、面无表情的起身离开。片刻之后,那离开的中年人穿了身警服回来了,还是和刚才一样面无表情地站在了大池边,不同的是手里拿了把枪,对着狗头毫不留情的开了一枪……此时除了狗的呻吟和挣扎,整个澡堂都异常安静,那穿警服的中年人冷冷的对康老二说:“老二,下回再带狗来这儿折腾,连你带狗一起崩了……”
康老二只是歪着头,冷冷的看着这个警察转身离开,这个警察就是辖区派出所的副所长。此时澡堂里所有人都被这一幕惊呆了,而康卫革却体现出了“著名”痞Z的专业“素质”,从事情的发生到结束没有说过一句话,也没有对看热闹的人民群众气急败坏的疯狂怒吼,更没有随便拉个人痛下毒手泄愤出气,而是把那养了3年的狗好好的在大池里洗了洗涮了涮,然后穿上衣服,让手下兄弟背着狗直奔菜市场,随便找个肉摊去卖狗肉……
大家都知道,通常养狗的人不吃狗肉,为什么?因为舍不得,不管什么东西和你在一起久了都会有感情,更何况是自己养了3年的狗。好了,为了对康卫国表示尊重,我们暂且把康老二称作康二哥。康二哥把卖剩下的狗肉拿回家做了顿大餐,然后和他那帮兄弟在家大吃大喝一顿,可卫国却一口都吃不下,还默默的流了眼泪。说到这,你会觉得这故事有点痞得平淡无奇,在这里我只是突出他的从容淡定。从容淡定这四个字,代表了智慧,代表了成熟老道,更代表了一个伟大人物的基本素质,从古至今都是英雄奸雄、君子小人、文人骚客毕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如果康二哥会写人生格言,一定是这样写的“成为一个痞zi,那是我毕生追求的终身事业,并为此艰苦奋斗,至死不渝。。。。。。”
康二哥之所以这么痞,可能是继承他父母的“高贵”血统。他爸曾经是文、革时期全市最大造反派的领袖,他们家便是“革委会”的总部,手下统领上千“人马”。对于我们这些从来没有在那个时代生活过一天的年青人来说,关于当时的政治问题,和伟人之间的是非恩怨与善恶功过,根本没有资格发表任何评论。而我们对那个时代的理解只有四个字“阶级斗争”。斗争什么?“走资派”,“当权走资派”,只要和这三个字扯上关系,你就是人民群众争先恐后、穷追猛打的对象,恨不得踩上一万只脚,让你永世不得翻身,连你的全家老小都不得安宁。所以康卫国的爸爸简直是一手遮天,为了成为“革命领袖”但凡他爸看不顺眼的人,不管青红皂白,都成了阶级斗争的对象,而且想尽了各种办法照死里整,有被整死的,也有自杀的……文、革结束后,听说他爸被关进监狱,判了10年。不知道什么原因,也许因为有病,也许……总之康老爸前后只坐了将近1年的牢就出狱了,直到和他妈先后死去。于是康二哥十几岁就承担起了照顾病重母亲和弟弟的重任,由于康老爸在文、革期间树敌过多,以致于康二哥在工作上面,事事处处都遭到康老爸当年仇人的排挤和刁难,这就是阶级斗争的延续……于是康二哥在厂里呆不下去了,因为年青不懂得应对,愤然离开了工厂,混迹于社会。可离开了工厂,康二哥傻了眼,他突然发现工厂里和工厂外都是一样的,到处都是敌人,到处都是冷眼,因为这个城市就这么大,所有的敌人都生活在这里,其中还包括个别邻居。
报应,这就是报应,康老爸当年的“丰功伟绩”终于报应在了康二哥身上,虽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要父债子偿,可随便来他十个八个就能让他精神崩溃。最让他痛苦纠结的就是,他还有一个正上小学相依为命的弟弟。于是“痞”,成了康二哥的人生信条和生存之道,他不能像苏阳的两个哥哥一样,可以冲冠一怒为红颜,可以要解心头恨拔剑斩仇人,因为他知道苏阳的两个哥哥可以没有任何精神负担的做这些豪情万丈的“壮举”,因为他们出了任何事情都有父母担着。只要父母在,吃喝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