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场少女的重生纪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5三十五、逃不掉的好意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还在农场的时候,江捍就曾指着崔佩佩蛮气冲天地说“我也会去市里的,你别得意”,这也许是出于真心,也许只是小孩子不服输的气性。

    没错,现在的江捍只是个孩子,也许是家里宠着的缘故,性格其实是无法无天争强好胜的。上辈子的崔佩佩虽然对幼年江望子没什么印象,却自认为对成年后的江捍知之甚深,觉得江捍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是个值得依赖的大哥,仔细想想,这未尝不跟他性格中的争强不服输大大相关。

    小时候崔佩佩信任父母,父母说什么便是什么,大些了信任江捍,强大的江捍哥什么都是对的,再大些工作了信任崔姑母崔表姐,仰望着她们所谓的阅历经验,一举一动全无自主思想。如今重来一辈子,虽说没办法做出推动世界进步的大事来,却也冷静地想明白了很多事,比如崔奶奶并不单纯只是一个不喜幺儿媳且不为儿媳所喜的婆婆,还是崔家的镇家人,崔老爷子的诚贞遗孀,她在一天便守着崔家人一天;再比如崔姑母,作为崔家如母般的长姐,虽说大多时候劳心劳力掌舵着崔家的大小事务自有一番威严,但偶尔也是有些女人的小心思的,像崔表姐很乖巧很懂事学琴很刻苦啦,这样的赞扬有意无意地在心思简单又想争口气的佩佩妈面前提搂提搂,撩拨得佩妈心痒气躁很有些尺寸大乱的感觉,虽然这归根结底只能说是佩妈性格中跟风逐流的一面,但跟风逐流是人之常情,她不信崔姑母不知道,更不信崔姑母不了解自己如此言语做派后佩妈会何等反应。

    也许是和罗恒接触久了把她也熏染得有些阴谋论,但不管什么事若是自己一个人做,就算是做得再好没人看没人学也没有人竞争,必然也会索然寡味,是人总会享受被人追逐被人模仿的优越感,至于追逐者模仿者追的多艰难访得多辛苦,除了能提升自豪感优越感之外,其实不太会在被追逐的操心忧虑的范围之内。

    上辈子的崔姑母告诉了佩妈让孩子学上一两门专长的重要性,并大方地把崔表姐淘汰的电子琴给了崔佩佩,然后也目睹了佩妈为了让女儿上琴课拼命的奔波操劳,也了解崔佩佩折腾来折腾去就是学不上手的委屈抱怨,但她什么都没有说。

    对崔家大小事务都有话语权并擅用这种权力的崔姑母什么都没有说。

    崔佩佩觉得确实这是自己家的事,决定也是佩妈自己下的,怪不得别人,但如果没有崔姑母在其中起的隐性作用,她和自己的倒霉娘都不至于如此辛苦。

    所以这辈子她大大方方地说服了母亲,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自夸去吧。

    保持心态的平和,想清楚自己要干什么,而不是一味的跟风,如果跟了不适合自己的路子,只会头破血流让人当做笑料。

    只要是人都是复杂的,多面交织的的,不能简简单单用“好”或“坏”一个武断的标签符号来评判定论。

    再比如眼前的连梅,她或许是和江狱监一样太能算计太会钻营,但她于江捍来说,是一个全心全意想让儿子受到更好教育的苦心母亲。

    连梅接过崔佩佩递来的迎客茶挥手把饭还没吃完的佩佩妈赶回饭桌,“你吃!你吃着我说,饭菜凉了就不好了。”

    佩佩妈从善如流回了饭桌,竟然还客气了两句,“你们吃了没,再坐下来吃点吧。”

    这让崔佩佩很惊讶,佩妈对连梅…………那可是绝对没有好印象的,崔奶奶说过,佩妈那就是个玻璃桶子,心里想什么一眼就能看出来,所以遇上不高兴了也能摆在脸上,为人绝对算不上圆滑,这样的性格遇上细致通润又世故的崔姑母还能勉强通过,遇上连梅就不成了。

    连梅是个有眼色的人,但这眼色其实很有限,只局限于能压得住她的大人物,比如曾经的崔老爷子,又或者说崔奶奶,其实现在的崔奶奶也只能算半个,老场长死后连梅放在崔奶奶身上的眼色结结实实减了半,甚至偶尔还威逼胁迫一下。

    所以这个女人天生的性格中其实很强势霸道,平时和七姑八婶交往从来都是不肯吃亏的,不管是物质上还是口头上,都必要争个先占个强,绝不甘受委屈,你如果一句话说的我不高兴我必要反讽回去让你也不舒服的。

    在农场呆了一阵子和连梅口头交锋过几次的佩妈是提到这人就要皱眉头。

    佩妈果然是…………事先得了佩爸的交待啊。

    定是“他们若来了就好吃好喝伺候着,他们诉苦你听着,他们客套你就回着,他们提要求你只别答应”之类。

    连梅先拉家常,“我和他爸刚去了趟省城,临走还见着了崔家姑姐,她知道我过来还托我问你电子琴还要不要,现在还给你家佩佩留着呢。”

    啥,这可真是逃都逃不掉的好意,佩妈看了看崔佩佩毫不意动的模样轻叹一声,“现在还顾不上这个,我和他爸都忙工作,佩佩还小刚来新地方也不太习惯,先看看再说。”

    “崔姑姐还说了,学这个好处多什么陶冶......情操什么的,我只有羡慕的,望子想学都没机会啊,” 连梅果然开始诉苦,“还是你们好啊,如今在市里头,工作也安排好了,住的地儿也有了,孩子的教育也着落上了,不像我们家,不但来市里的事儿看不见影儿,就连他爸想和外头做点儿生意都得求爷爷告奶奶的,我们为了什么,还不是想日子越过越好,谁想一辈子窝在农场那土疙瘩里啊,别的也就不说了,就说孩子的教育,农场的小学连老师都是从职工里临时找的,哪有什么水平,白白都把孩子耽误了。我们夫妻两个辛辛苦苦还不都是为了孩子么,希望孩子成器有个好前程,可要是照着眼前下去,哪里还有什么前程,不被教坏了都算好了。”

    连梅唉声叹气,眼眶微红,好不可怜。

    哪里还有在农场和阮场长一派针锋相对的气势,对崔家祖孙毫不留情胁迫利用的嘴脸。

    崔佩佩其实真的很佩服这种能屈能伸,前一天刚扇了你巴掌后一天就能舔着脸找你家借玉米棒子的神奇人种。

    你是自己忘性大还是觉得别人都和你一样忘性大?

    然而遇上的要是不记仇更不愿别扭越结越深的厚道人,家里玉米棒子堆了满屋顶的,给你几个倒也可能,可人家家里压根就没有,你却像赖定了似的纠缠一定要拿到玉米才肯走,那你其实是吃定了人厚道,才不管人去买还是去借,坐人家地板闲等着心都留给别人去操。

    也只有她家这样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