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陶恭祖三让徐州(重新修正版)第(2/2)页
然现在兄长麾下也有众多出色的战将,但怎样合理运用他们,还是需要一个出色的谋士相助,虽说我知道历史,但现在历史也在发生变化,我也不能完全相信我所知的历史了,现在众人都对我深信不疑,我不想因为我的错误决定而连累大家,在未找到合适的谋士相助前,我的担子还是很重,因此暂无心思谈婚论嫁,关于这一点,赵倩也十分理解。
过了整整一个月,刘备的大婚之日终于到了,在大婚当晚,北海太守孔融、青州刺史田揩、糜竺、糜芳,陈圭、陈登、曹豹、关羽、张飞、典韦、太史慈、高顺、高览、管亥,还有徐州名士,北海高密人郑玄(郑玄是东汉末年著名的经学大师)带着北海营陵人孙乾和颍川许昌人陈群到来恭贺刘备,而徐州刺史陶谦因病未能出席,只派了他两个儿子作为代表。
而在宴席中,徐州名士郑玄介绍了孙乾和陈群给刘皓和刘备认识,孙乾字公祐,是个忠义之士,在历史上他一生也跟着刘备流浪不离不弃,最后在刘备入主益州后被封为秉忠将军。
而陈群他字长文,在历史上他只短暂跟随过刘备,在曹操入主徐州后便跟随曹操,官至吏部尚书,是出色的内政人才,刘皓见到陈群非常高兴,于是便竭力拉拢陈群来帮助刘备,陈群当即应允。
众人都在席上恭贺刘备娶得美人归,刘备也相当高兴,当晚与张飞两人更是喝到大醉。
刘备大婚之后,刘皓即推荐陈群总管小沛一切的内政事务,刘备也十分赏识陈群,于是便点头应允。
只过了一旬月,突然有一天,徐州刺史陶谦派人来通知刘备,说自己病重,请刘备速速前去徐州商议后事。
刘备听说陶谦病重,大吃一惊,连忙叫刘皓和关羽、张飞一起立即赶赴徐州。
到了徐州,去到陶谦病榻前,刘备关切地问候道:“恭祖你要多保重才是。”
陶谦叹了口气说道:“请玄德来不为其它事,只是老夫已病入膏肓,都活不长久了,希望明公你以汉家的城池为重,接受徐州大印,那我死也瞑目了。”
刘备坐到陶谦旁边,并握住他的手问道:“恭祖有二子,为何不传?”
陶谦又说道:“长子商,次子应,都不能当大任。老夫死后,望明公要好好教诲他们,切勿让他们掌管州事。”
刘备接着说道:“备一人,怎样担当如此大任呢?”
陶谦却说道:“玄德莫谦,你麾下战将数名,又有你四弟子帆相助,最近你四弟又找来陈群帮你掌管内政,现在你麾下人才济济,接管徐州正是时候,我再推荐一人,你可委派他为别驾从事,这人在你婚宴上应该与你见过一面,他是北海营陵人叫孙乾字公佑。”
说完,突然陶谦口吐鲜血,躺在床上喘着气,说不出话来,陶谦这时用手指心,又指着刘备,不久便断气了,死时年约六十三。
次日,陶谦麾下众将便给他举哀,然后将徐州大印让与刘备,刘备这才同意接管徐州,于是便命简雍、糜竺、孙乾、陈圭、陈登、陈群掌管各郡城内政事务,关羽、张飞、典韦、太史慈、高顺、高览、管亥掌管军马,而刘皓便成了军中参谋。
而陶谦与曹操一战后仅余七八千丹阳兵,丹阳兵甚是勇猛,天下皆知,而陶谦麾下第一大将曹豹也有近万兵士,加上刘备带来那万余士兵,这时刘备军的兵力已有三万余人。
于是刘皓又提议将全部军马驻扎在徐州,一面出榜安民,一面办理丧事,又把陶谦的遗表,申奏朝廷,各方面都安顿妥当。
没想到,事隔近一年,我又再重拾兴趣再续《三国神算》很感谢在群内一直支持我再续写此书的朋友,有你们,我才有动力续写此书,你们的不离不弃令我深受感动,多谢大家支持,另我以前的Q号已经更改了,有兴趣找作者的,请加入此群吧,45249690和4226954,在群内有作者本人在,谢谢大家!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