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妈上了不到两年学,在家干农活,到十八岁就被嫁了,是被嫁的,也就是说不是心甘情愿的嫁给我爸爸的,所以他们就像橙子所说,不会同甘共苦,也就造成了之后的悲剧。虽然妈妈从来没有说过爱我们之类的话,不论姐姐还是妹妹都没有说,对我,就更没有说过了。妈妈从来都是因为有事了才会给我电话,好像这是我们的通病吧,我的姐姐妹妹都是这样,都为了节省电话费,很多时候,我会觉得应该是这样,因为我们的生活都不容易,我们应该相互理解,可是也有很多时候,我真希望接到亲人们的电话,只是为了问一下吃饭了吗,我就会开心一整天,然后,会对整个世界充满爱和希望,因为我知道我的家人都爱着我,我就不会有被遗弃的感觉,我就不会觉得自己是个流浪儿,就不会觉得自己是可怜的人。可是一年只能回去一次的我,却有时半年都没接到任何一个亲人的电话,有时,我都会怀疑他们是不是把我给忘记了,忘记了我的存在。
“可是我也没打电话给他们呀,可是,为什么总得我打给他们,他们为什么不打个电话给我,是我在外面过着流浪般的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想想我的处境,不关心关心我。”我像个小孩子一样,对着我面前的一棵树抱怨着。
突然我很想念家,很想将我谈恋爱的事告诉妈妈,告诉姐姐和妹妹,虽然我害怕他们责备我,可是,现在,我真的确定了,我很喜欢“渔民”,而且,我发现,他是真的爱我,我很想带我爱的人给妈妈看,给我最亲的人爱的人看。
“渔民,我想带你回去,见我妈妈,好吗?”我依偎在旻的怀里,看着不远处的金色夕阳。
“好,只要你说的,我都遵从。”他很调皮。
“怎么听着,我好像很凶,你不得不遵从。”我嘟着嘴看着他坏笑的眼睛。
他笑了,然后说:“因为你只对我‘凶’”
“嘻嘻”我只是嘻笑着感谢他将我放心上,了解我。
就在寒冷的冬天,我将旻带回了家给妈妈看。
“哟,这小伙子看起来不错呀。”妈妈放下手中的农具,上下打量着旻。
“你好,伯母,我是雨菲的男朋友,俞旻。”旻很很有礼貌地介绍着自己。
“渔民?你不会是打鱼的吧?”妈妈一听那名字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样,出乎我的意料成自然。
“是呀,他家打鱼的。”我讨厌妈妈的那种看不起人的眼神,所以没等旻说话,我就先替他说了。
“你这个死丫头,还敢顶我嘴,你是不是欠揍了,带了个打鱼的回来还敢这么神气。”妈妈说着说着,习惯性地捞起农具就要追打我来。
旻见状马上过来保护我,他挡在我的面前,我看不到旻的表情,但我知道他会一直保护我。
妈妈见他是外人不敢打下去,在那里叨骂着:“你们,回来作什么,不要回来,我还以为你会给我找个金龟子回来,没想到比你两个姐妹都还不如,不是,这里不是你们的家,你不是我的女儿,你们给我滚出去,别在这里碍我的眼睛,看到你们我就想抽你们,还敢回来,回去打你们的鱼去。穷鬼。”
听妈妈骂的那些话,我不知不觉洒落了眼泪,心又疼痛了起来,一个母亲怎么能怎么可以怎么会说这样的话?
“妈妈,你怎么可以说这样的话,我也老大不小了,你只知道在我身上打算那可恨的钱,可是你有没有为我的幸福着想,姐姐妹妹都结婚了,她们不也是不是嫁的你所说的富人子弟,你怎么就不像怪我一样怪她们,我也是你女儿。”
“你不是我女儿。”妈妈像是很冲动说露了话。
在场的我们听了都蒙了。我们都想要知道这是不是只是妈妈的一时气话,或,是真的。
“妈妈,你说什么,你说什么,我不是你的女儿,那我又是谁的女儿?”我轻咽地问。
妈妈很是不自在地走开了。
我追上前去要问清楚,但被旻抱住了。
“亲爱的,不要去,好吗?”他轻轻抚我的背,我放开嗓子哭泣。
“这是怎么了,还没进家门就听见哭哭啼啼,原来是你,别在我家做这些晦气的事,要哭就给我滚出去哭!”
继父回来了,他看见我们很不客气地说骂,根本就没理会是不是来了客人。
“臭婆娘,煮好饭了没有?”继父对着屋内大喊大叫,半晌,见没人回答,他就火上加油地大喊:“臭婆娘,你是不是哑了还是聋了还是死了,没听见我说话吗?”继父重重地推开厨房门,那势气是想要打人,我们忙赶上去,要制止。
只见妈妈在里面做着饭,认真地做着饭,继父走过去要教训她,揪住了她的头发,我们见状,上前将继父拉开。
“你干嘛要这样对我的妈妈,她在做饭,只是没回答你。怎么可以打我的妈妈?”
“关你们什么事,放开我,我教训我的老婆,轮不到你们来教训我,这是我的家事。”
“我也是家里的一份子。”
“伯父,有什么事好好说,不要动手动脚,您这是触犯了法律。”旻一脸的镇静。
“哟,你是哪路人,居然敢来管我们的家事,是不是欠揍?”他说得很蛮横。
正在他要动手打人的时候,他的儿子回来了。
“爸爸,你怎么又范老病了,你再这样,我就不读书出去打工了。”
“别,别,你要好好读书,读个出息出来,好,好,我不打人就是了。”这才让一场打架风波平息了下来。
这时我看见妈妈终于松了口气一样地微微笑了笑,眼里对弟弟充满了感激。
“难道继父会经常打妈妈?”我心里疑惑着。
我望向了旻,发现他经过了这一场风波大概知道了我家的大概。
“你的妈妈很可怜。”他看着妈妈,喃喃地跟我说话。
★
夜色渐浓,争吵也渐息,我们还是在一起吃晚饭。
或许你能想象一农家的景象,一盏暗橙色的灯光闪闪,从旧得有些范黄的窗纸透出来,很像画家常用作为主题的“温暖的家”,不过,我要强调的是“很像”而不是“确实”,外面看来让人联想到美好,里面却是战争,好比一对双胞胎,外表长得一模一样,可一个温柔敦厚,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