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运用了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的历史故事,这是许多蒙学教材久远流传、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也是蒙学教材编写的宝贵经验。
5.注意中国语言文字特点,提高蒙学教材易读易记的水平。中国古代蒙学教材,多采用韵语及对偶句式,读来琅琅上口。流传最广的“三、百、千、千”四种蒙学教材,更体现了这一特点。《三字经》,三字成句,或三字倍数成句,句句叶韵;《千字文》全书千字,四言叶韵,共 250句,无一复字;《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易学易记;《千家诗》,无论作品朝代,无论作者何人,无论五言七言,无论绝句律诗,都是句句对仗,平仄准确 ,读来押韵,听来顺耳。又如《名贤集》,句式对偶整齐,有四字为句,五字为句,也有七字为句,但句句叶韵;《弟子规》仿三字经》体例,三字成句,句句叶韵。
6.内容和形式上十分注重雅俗共赏、老幼皆宜。这不仅是蒙学教材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古代蒙学教育成功的一个方面。许多优秀的蒙学教材不仅是蒙以养正的儿童读物,也是成年人喜爱的读物,这大大增强了蒙学教材的实用效率。儿童不仅有学校教师定期按时传授,同时 ,父母兄长、邻里亲友,以至整个社会都熟读部分蒙学教材,也就都变成了儿童成长的教师。
三、对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糟粕内容的批判我们在积极肯定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价值和意义的同时 ,也不可忽视其糟粕的一面。特别是宋代以后广为流传的蒙学教材,偏重伦理道德教育,充满了对封建统治阶级伦理道德的说教,渗透着封建文化中极其腐朽的思想毒素,例如:书中充满了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男尊女卑”的歧视、鄙视妇女的观点;散布以封建迷信思想、因果报应为中心的唯心论和听天由命、安分守己的宿命论,以消除劳动人民的反抗意识和革命精神;提倡读书做官、光宗耀祖、争做人上人的极端利己主义思想;灌输鄙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剥削阶级意识等等。总之,书中神权、君权、父权、夫权四大精神绳索一应俱全。这些思想毒瘤,我们在研读时 ,必须细心辨认,以取其思想精华 ,去其封建糟粕,以使中国古代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能源远流长。
两千多年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古农书,包括现存和已经散失的,总数共有三百七十六种。这三百多种农书,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综合性农书,一般以作物栽培、园艺、畜牧和蚕桑作为基本内容,而又以大田生产为主。有的还包括水产以及农具、水利、救荒、农产品加工等等。另一类是所谓专业农书,包括关于天时、耕作的专著,各种专谱,蚕桑专书,兽医书籍,野菜专著,治蝗书等。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战国时期的专门农书有《神农》、《野老》两种,可惜它们早已散失了。只有《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四篇,是专讲农业的,它们可以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农学论文。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