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前来参观瞻仰的各界人士,无不抚摸老槐树粗壮躯干上的树皮,开裂而斑驳。老槐树粗干上下有两块碗大的陀螺似的伤疤,50年来越来越大,突兀的瘢痕似乎向人世间昭示着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历史不是凝固的,光明终将代替黑暗!红军女战士们生命的全部力量,似乎都在这里随着灼热的血液沸腾,都在顶着撕肝裂胆的话语外涌。高台人民喜爱老槐树,尊老槐树为“红军槐。”
“红军槐”老枝嫩叶,郁郁葱葱,清风掠过枝头,时而像高歌长啸,时而似浅唱低吟。是啊,老槐树在唱歌,在唱一支悲壮的歌,在唱一支欢乐的歌。老槐树铮铮挺立在高台县人民政府的院中。这是一棵两人才能合抱的大树,分出密杈疏枝,遮住了蓝天白云。它劲松般挺直的树干,是那么坚定,拇指般大小的绿叶,是那么青翠,生机勃勃,朴实无华。
丧心病狂的马家军继续在城内搜捕红军战士。在南后街一处柴草垛隐蔽的红三十九团陈连长,看到五个马家军逐渐逼近,知道已经无法躲藏,他把满腔的怒火和仇恨凝聚在手中仅有的一颗手榴弹上,陈连长大叫一声冲了出去,砰地一声,陈连长与马家军同归于尽。
连日来,红五军与马家军激战的枪炮声,在荒漠空旷的戈壁原野上回荡,驻守在临泽的红五军政委黄超已经感觉到高台战事的激烈,三十七团、四十三团由他带领。可此刻仍然是犹豫不决,他让警卫员找来了三十七团团长饶子健。
“饶团长,你现在带领一个营去支援一下高台。”
“黄政委,用一个营的兵力支援高台,岂不是杯水车薪吗?”饶子健团长不满意黄超这样做。他原是三十九团参谋长,攻打山丹城战斗三十七团团长李连祥牺牲后,饶子健接任了团长。
黄超政委见饶子健团长一脸的不满,主观武断地下起命令:“马上执行任务!”
饶子健知道争也没用,只好回到团部,挑选团主力二营执行救援任务。此时,守卫高台县城的红五军将士已经默默沉卧不醒。
临泽距离高台不到100里路程,凌晨3时左右,饶子健率领二营战士向高台挺进。部队刚出发时还能听到西边稀疏的枪声,急行军几十里路程后,寂静的旷野上什么也听不到了,救援的每一个指战员的心收得越来越紧。董军长那里肯定凶多吉少,部队再不能盲目前进了。饶子健团长征求二营营长的意见之后,决定增援部队到附近的小村庄隐蔽原地待命,派侦察小组摸清敌情然后再行动。饶子健清楚,如果高台城被敌人占领,这支300人的小部队都很难保全返回。
天已经完全放亮,饶团长派出的侦察小组已经回来,侦察连长向饶团长报告:根据渠口堡一带的老乡说,高台城昨天就被马家军完全占领,侦察连长还带来一位比较熟悉情况的老乡。
饶子健团长急忙问这位老乡:“大哥,你怎么知道高台城被敌人占领?”饶团长实在不相信这是真的,因为驻守在那里的除了他敬重的董振堂军长与杨克明主任外,还有2800多名红五军指战员啊!
“我是昨天趁混乱时机逃出来躲在渠口亲戚家的,红军队伍的人死的好惨啊,马家军根本不讲人性,把几位红军大官的头割下来挂在城门,城里的老百姓吓得无处躲藏。” 这位中年汉子说话仍心有余悸。
耳听老乡的口述,饶团长与他的战友们犹如五雷轰顶,一个个再也忍不住了,张营长失声痛哭,300多红军战士一片悲泣,他们发出了撕心裂肺地呐喊!
“为董军长报仇!”
“为杨主任报仇!”
“为死难的红五军兄弟姐妹报仇!”
红军健儿的复仇声响彻云霄!饶子健团长早已泪流满面 ,但他知道现在不是感情用事的时候。面对凶狠的敌人,冲向高台城只能是无谓的牺牲,饶子健认为现在只有把部队完整地带回临泽,才是最正确地选择。因为马元海的队伍正在到处搜索突围的红军战士,区区300人的红军小部队,如果被马家军缠上就麻烦了。就在饶团长做出决定之时,村子外面警戒的哨兵急忙返回报告,离村庄不到一里地的西边,过来一队骑兵,肯定是马家军,至少不下百十号人马。
饶团长立即命令战士们悄悄进入一个废弃不用的土围子做好战斗准备,如果被敌人发觉只有战斗到底。时间不大,敌人的马队就到了村口,不过,已经被我英勇无畏的红军将士杀怕的敌人也不敢轻举妄动,大队人马齐刷刷地停立在村口。一位马家军头目对着属下嘀咕了几句,三位马匪在各自骑着的战马屁股抽了一鞭,一下窜入村里。
这三个马家军也是胆战心惊,他们在村里窜溜了几圈,没发现异常,才耀武扬威地骑着马匹走了出去。真是好悬哪,要是被发现,肯定会引来不少的敌人,其后果就很难说了……。
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吹着,路边的枯黄茅草都在瑟瑟抖动。凶残的马家军离去后,饶子健团长与他的战友又向临泽返回,300多红军战士的胸中充满了悲伤和仇恨,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一个又一个恶仗。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