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报告小说豪情英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6第(1/1)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此刻的董振堂军长表情严肃,正眺目远望,苍茫丝绸古道山峦连绵,不远处是清一色的用黄土垒砌的万里长城。它虽经过千百年的风雨侵蚀,沧桑巨变,却仍巍然屹立,在蜿蜒中一直伸向无尽的西边天际。红五军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看见前面慢步徘徊的董振堂军长,也走了过去。董军长似乎没有感觉到杨克明主任的到来,他慢步走到一土墩上坐下,看他表情像思考什么。杨克明见状也不做声,轻轻坐到了董振堂的一边。这时的董军长才微笑着向杨克明主任点点头,两人都未开口说话,均默默地看着滑到天边的落日,一缕缕霞光快要收尽,从焉支山吹下来的阵阵寒风,让两位红五军指挥员感觉浑身发冷,但他们已顾不了这些。明天就要展开攻打山丹城的战斗,可对城里敌人的布防,董振堂军长认为还不是很清楚,侦查员报告的只是外围看到的一些表象,能不能化装成当地老百姓进入城内侦察到详细敌情,是非常紧迫的事情。

    “杨主任,我想派一个班的侦察小分队,趁夜晚化装成当地百姓进入城内,把城内敌人的详情搞清楚,并里应外合,避免攻城战斗打响后,我军战士不必要的牺牲,你看让谁带队比较合适?”

    “军长是怕语言方面出差错吧?”杨克明知道董军长担心什么。

    董振堂军长点点头,他知道杨克明主任这样问,肯定会有合适的人选。“据侦察得到的情况,这里背煤炭的民工比较多,就让侦察连长王东他们化装成背煤的民工,再找个当地老乡做向导,以进城住宿为由就不引会起敌人怀疑。”杨克明谈出他的观点,董军长一听,没加思索就表示赞同。

    杨克明,原名陶正,又名陶树臣、洪涛,1905年出生于四川省涪陵县。1921年考入省立涪陵第四中学读书。省四中校长林树人,办教育的事业心较强,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在四中开设了图书馆,馆内藏书丰富,《新青年》等进步书刊也不少。课余时间,杨克明常去图书馆,博览群书,受到很大教益。1924年8月23日,童庸生由重庆到涪陵,任四中八班国文教师。他的到来,给民主空气较浓的四中带来了新的气象。他到校即给学生们讲,他坐船到涪陵亲眼见到外国人毒打辱骂一个农民,用活生生的事实激发学生对帝国主义的仇恨;揭露资本家延长工人劳动时间,来攫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剥削实质,发动学生们起来革封建地主的命。利用合法的公开组织“学生自治会”进行反帝反封建宣传,将学习成绩好,爱国热情高的青年团结起来,组成“社会问题研究会”。杨克明积极参加了这些活动,被吸收为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中学毕业不久,于1926年加入党组织。先后在涪陵、丰都、石柱一带组织农民武装斗争,组建川东游击队。1929年受中共四川省委军委派遣,在涪陵、丰都、石柱等县组织农民暴动,开展武装斗争。1930年4月,四川二路红军游击队成立,担任宣传员。后调任二路红军游击队二大队一中队队长。1930年7月,二路红军游击队合并为一个纵队,任第一中队队长。1930年冬,转移到川北的营山农村开展活动。1932年夏,省委将中共梁山中心县委改为中共梁达中心县委,杨克明任中心县委书记,与时任中共梁达中心县委执委、中共川东军委书记、川东游击军总指挥的王维舟紧密配合,发展川东游击根据地。

    1932年底,红四方面军进军川北。杨克明、王维舟领导川东游击军配合红四方面军的斗争。1933年红四方面军发动宣达战役后,王维舟、杨克明指挥游击军,积极配合主力红军作战,牵制了敌人两个师的兵力。两军会师后,杨克明深入到宣(汉)、达(县)交界处的10多个乡镇,动员群众参军,被誉为“铁脚板书记”。11月川东游击军改编为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三军后,他任军政治委员,注重加强政治工作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曾与军长王维舟率部参加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不久,因反对张国焘肃反扩大化,被撤销了军政委职务,调川陕省工农民主政府内务部工作,后任红四方面军补充师政治委员、独立师师长。1936年1月,红三十三军与红五军团合编组成红五军,董振堂任军长,杨克明任军政治部主任。率部队3次越过茫茫数百里的草地。1936年冬参加西路军率部西征。他与董振堂配合十分默契……。

    根据侦查科报告的消息,红五军侦察小分队,已化装顺利进入县城。董振堂军长非常满意,攻打山丹城的战斗将要按时打响 ,吃过晚饭后,杨克明主任与董军长一同来到三十七团检查突击准备情况。看到两位军首长到来,年轻气盛的三十七团团长李连祥挽了两下袖子,急不可耐地说:“军长,赶快让我们上阵吧!蹲在城外听敌人枪声,我实在受不了!”他手持一把刚刚磨过的鬼头刀在董军长与杨克明主任面前轮了几下,大刀寒光闪闪。

    董振堂军长看着急性子的李连祥说:“多少年了,你这毛病总是改不了。”李连祥跟随董振堂军长参加过宁都起义,是他手下的一员虎将, 与敌人拼杀的战场上永远是一个大无畏的英雄。现在他的热血早已沸腾。

    杨克明主任看着李连祥坚定而又刚毅的脸庞笑道:“李团长,明天攻打山丹城就靠你这分勇敢,可现在是养精蓄锐的时候,还是耐住你的急性子吧。”

    “杨主任,您知道我就这么个急脾气。”望着两位军首长,李连祥哈哈大笑起来。

    董振堂故意对杨克明道:“杨主任,明天就让李连祥的三十七团作预备队吧!”

    李连祥一听可着急了:“杨主任,军长不是吓唬我吧?”

    杨克明知道这位虎将是当真了,随不急不慢地说:“仗有的是你打,即使我们不打,敌人也缠住不放。现在你们的任务是抓紧时间休息啊!”

    急性子的李连祥团长听杨主任这样讲,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搞不清两位军首长究竟唱哪出戏……。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