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盖着康熙之宝的折扇,(中华帝国有规定,杏黄与金黄为宗室、觉罗及蒙古王公所用,明黄为皇帝、太上皇、皇太后、皇后及皇贵妃专用,而鹅黄、淡黄、浅黄、金色、缃黄及象牙色为大款富商所穿用),倒像南省来的富商,再看冯相华和孙中山都扮成管家的模样,聂亦峰则着了一袭雪白暗纹常袍,提着只藤条箱子,活脱是来京赶考的学子模样。
李宸大笑,说:“稍后出去了,你们都叫朕南宫岳,或是宸四爷、四爷。”
冯相华一拱手,刚说了“皇上”两个字,李宸用手一指他:“错了,应当叫朕南宫岳。”
孙中山在旁边笑道:“皇上,您也错了,出了宫门还能称‘朕’吗?”
聂亦峰笑指梁启超:“孙爷,你也错了。”
四个人相视大笑。
四人出了东华门顺着天街一路向东,冯相华低声说:“皇……宸四爷,咱们这是要往哪里去?”
李宸道:“紫气东来,自然是向东。我在宫里就听说出了东华门不远处就是集市,今天一看确实如此,前门大栅栏,走着。”
大栅栏的由来,要追溯到明代孝宗弘治元年。当时,北京有“宵禁”,为了防止盗贼隐藏在大街小巷之内,由朝廷批准,在北京很多街巷道口,建立了木栅栏。大栅栏原是廊房四条,因为这条胡同的栅栏制作出色,保留长久,而且又大一些,于是便逐渐为京城所瞩目。
来到大栅栏,只见店铺林立,行人交织,买卖声不断,瑞蚨祥、内联升、六必居、荣宝斋,青云阁,同仁堂、张一元、长春堂、月盛斋等一干老字号都云集在这里,买豆腐青菜的,烧卤煮的,捏糖人儿的,吆喝着买仁丹的,扯风筝的,好一派繁华热闹的太平景象!
聂亦峰边走边说:“四爷,京城百姓有句顺口溜叫‘看玩意上天桥,买东西到大栅栏。’有的编顺口溜儿说:‘头顶马聚元,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大栅栏这地儿自打前明一直繁华到现在,这地儿就是聚人气儿,确实是个宝地。”
冯相华抬头一指青云阁斗大的牌匾,“四爷,这青云阁汇聚京城各色名吃,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无所不有,像什么爆肚冯、小肠陈、年糕钱、茶汤李、锅贴王,个个是京中一绝。文士许愈初就曾经写诗说:迤逦青云阁,喧腾估客过。珠光争闪烁,古董几摩挲。栋栋书场满,家家相士多。居然好风景,堪唱太平歌。您要是有兴趣,咱们不妨去品尝品尝。”
李宸笑着点点头,说:“你说的有意思,菜名与人名放到一块倒也挺新鲜的,大隐隐于市,我们就学学古人,去青云阁接个地气。”说话间迈步走进青云阁。
刚一进门,一个店伙肩头搭着手巾,吆喝着过来,一鞠躬说:“哎呦,几位爷,有熟座儿吗?”
李宸没明白什么意思,聂亦峰答道:“熟座儿,二楼西,靠窗雅间。”
店伙点头,冷不丁扯脖子叫了一嗓子:“二楼西,倚窗雅间,有客到——”
李宸吓了一跳,脸色微微有些怒气。君臣四人上了二楼,在雅间里坐下,李宸向窗外看了一眼,只见大街上人头攒动,的确是热闹,随口说了一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孙中山给皇上倒上一杯茶说道:“四爷,您高坐在紫禁城里,看得再清楚不过了,这世间的芸芸众生,奔波劳苦都逃不过一个利字啊。请用茶。”
李宸呷了一口,笑道:“这茶要是老百姓饭后用来搜油刮肚还行,要是和湖南老神童家里那坛子雪水煎的茶叶,韵味就差得远了。”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