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求财,更是要斗气,斗的就是一番志气。”林启兆说着站起身来,指着窗外夷场的一片繁华说道,“秀兴兄看到着窗外的风光了吗?这里面可都是堆着洋人赚我们的银子啊。别的不说,单说这生丝一行,几十年来,洋人对我们屡屡欺压,百般刁难,朝廷的事情就不去说他了,可这生意上,我林燚煊是断然不服这口气!这次行此险招和洋人赌这一局,倘若成功,从此以后,这些金发高鼻的洋人都要惧我三分,不敢随意欺压,江南的丝业和纺织业从此能够缓过气来,觅得一线生机。所以这次,不仅是生丝之战,更是生丝大战!”
早晨7时25分,省署衙门。
一大早,李宸就把杨鹤龄召进来,听他回禀此次江南之行的经过。
这次杨鹤龄在江宁,按照李宸的吩咐和省长章太炎商量好要办理的事情后,马上又坐着飞机赶往上海,何在上海忙于联络丝商的林启兆会面。
一方面是把皇上的安排给林启兆交个底,让他心里有数;另一方面,也是李宸特意叮嘱过的,要听听林启兆这边的进展情况,防备着万一有什么变故,也好早作打算。但杨鹤龄还不知道,在此之前,皇上已经与林启兆秘密见过一面了。
李宸一直神色不动的坐在明黄色的榻上,安静的听着杨鹤龄的禀报。他心里很清楚,此次提前让杨鹤龄带话给章太炎,不仅是要安章太炎的心,让他明白朝廷根本不会同意废桑兴农的方略,更是因为李宸想借杨鹤龄的口,让章太炎自己对此事不能够轻举妄动,至少可以保持沉默。而且以林启兆的名义承诺,如若此事办成,江南省政府将会获得一笔丰厚的报酬。
章太炎刚就任江苏省省长,千头万绪的事情一大堆,要展布手脚,最缺的就是银两。现在天上忽然掉下来这样一大笔银子,背后又是皇上自己的意思,再加上废桑兴农的事情原本就是个幌子,章太炎自然乐得糊涂一回。
从事情的进展上看,章太炎也的确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在行事,这是预料之中的。但让李宸感到有些意外的是,林启兆这次收购生丝的资金来源,居然打的是外国银行的主意。
借鸡生蛋的这招用得也太漂亮了,看来林启兆走的这步棋是算走对了的,连李宸自己在心里也不由得击节赞叹。这一招简直就是后世房地产业的经典复制。
在后世,房地产开发的最初几年,很有些背景关系深厚的人就是用这样的手段起步的。拿到一块地皮,先利用关系把土地证办下来,再用土地证向银行抵押贷款,用来支付土地转让的费用。剩余的人民币投入到工程建设中,房屋基础一起来,马上办理预售,再把回笼的资金继续投入到房屋开发建设中。到了最后,开发商基本不用投入多少资金,就把钱转到自己口袋里去了。
问题是现在的时代是商品经济刚开始的阶段,林启兆能想到这样的手段已经很不容易了,还敢于果断施行,要知道这件事情谁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要是中间出了什么岔子,那可就是身家性命都得赔个精光啊。
想到这点,李宸心中不由得一紧。当年胡雪岩和洋商对抗时,其实洋商已经准备妥协了,表示愿意加价一千万收购胡雪岩手中的生丝,可胡雪岩非要以前两百万,结果谁也不曾料到,中法海战爆发,胡雪岩错过了最好的时机,到最后功亏一篑。
“告诉林启兆,差不多就收手了,不要拘泥于眼前的一点得失,目光得放长远些,以后有的是大把的银子给他赚。”李宸神情一肃,打断杨鹤龄的话说道。
杨鹤龄赶紧躬身回禀道:“前几日微臣找到林启兆,林启兆已经让唐杰臣和张宝善他们出面和洋人斡旋,他也是担心怕把饭煮成夹生饭,还特意告诉微臣,希望皇上能从侧面加上一把火。”
李宸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说道:“林启兆想让朕如何加上一把火?”
“回皇上,林启兆的意思是想让章大人选治下的一两个县,砍它一些桑树。洋人见此情况,必定惊慌,以为朝廷真是要实施废桑兴农的方略了,到时候再和洋人谈条件就有利的多。”杨鹤龄不慌不忙地说道。
原来如此,这倒也是一个好办法。桑树砍了可以重新种,真要是这次办砸了,钱打了水漂不说,恐怕往后的一切设想都要变为空中楼阁了。这个林启兆,果然不是资质平庸之辈。李宸点点头,嘱咐道:“就依林启兆的意思,你回去后马上办,切记不能让洋人听到什么风声。”
君臣二人一直聊到快晌午的时候,杨鹤龄才跪安告退。李宸长出了一口气,他自己后世就是拿双学位的,不仅机械工程学学得很好,而且还学经济学也不赖,对这个学科也极有兴趣。虽然刚才杨鹤龄的回话中并没有提及这次林启兆究竟能赚多少银子,但仅凭林启兆囤积了近亿两银子的生丝,他在心里大约也估算得出,若是事情顺利办下来,这一笔自己就赚大发了,起码也有几千万两银子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大清的对外贸易额在迅速增长,尤其是南省地区,但中国人的经济贸易意识还很落后,处处受到外商的钳制,李宸就是通过这次生丝贸易,把中外贸易的游戏规则颠覆过来。但这次走的绝对是一步险棋,要是万一走露了风声,被外商知道是内外勾结,那对大清的信誉将会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这是一次惊人的冒险,也是一次惊人的投机。但李宸认为值得,他从来都是一个不惧风险的人,只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选择的这位林启兆竟会比自己胆子还大。
两天之后,省署衙门一纸公告,要在治下的两个县进行废桑兴农,上海夷场内的洋商们是真坐不住了。说到底,他们最不信任的还是大清帝国的朝廷,谁知道那些对商业一窍不通的官员们,会真的干出什么事情来呢?而桑树砍了,明年生丝的产量必然锐减,价格自不待然会上涨,这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唐杰臣的撮合下,特别是林启兆又主动将生丝的价格降低两成,怡和洋行率先和林启兆达成协议。其他英国人和美国人、西联人的洋行见此情况,也只好同意林启兆的条件。就连当初居中联系,要坚持和林启兆抗衡的格兰特,此时也没有了办法,在张宝善的劝说下,和林启兆签订了生丝协议。
一场惊心动魄的生丝大战就此画上句号,林启兆大获全胜,收获银子还不是全部的,重要的是,经此一役,收获颇丰的江南丝商们对林启兆是满心的震惊和感佩莫名,隐然已有为林启兆马首是瞻的意思。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