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命运之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上路(一)第(1/1)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月亮升起来,大湖镇一天最热闹的时刻到来了。

    大湖镇是因南边不远的盐湖而得名,这里原是一个普通的小镇,居民过着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平稳生活。但是天气的变化改变了一切。

    几十年前,天气变得热起来。燥热的天气增大了盐湖的蒸发,湖面一天一天地缩小下去。这个变化对此地居民生活的影响是深远的。最初,人们并没有什么感觉,居民们祖祖辈辈靠捕鱼为生。他们过着祖辈似的生活,也恪守着一代一代流传的行事原则,那些对他们就如同律法一样。比如,不能在鱼的繁殖季节扑捞,更不能捕杀回流产卵的母鱼。但是,很快地,他们发现捕到的鱼开始变少了。小镇处在大陆的腹地,想要吃到鲜活的海生鱼只能到这里,现在,周围的人都知道,大湖出产的鱼贵了,一开始,人们着实疯抢了一阵儿,正所谓买贵不买贱,在这点上全世界的人都是盲目的。大湖的渔人们也把祖辈的教训丢到了脑后,开始对湖鱼大肆捕杀。在盐湖蒸发与渔人捕杀的双重威胁下,大湖里的鱼越来越少。一段时间后,外地人购鱼的这股热情降了温,毕竟,人们的财力是有限的,钱要一个铜板一个铜板的挣。大湖镇的人们只好把卖不了的鱼做成咸鱼干。靠着运输费用低廉,他们的鱼干卖得还好。但是,没过十年,这也不行了,盐湖收缩成了一小块,变成了浓重的盐水,里面再也不适合鱼类的生存。这里的财路断了。起先,大湖镇民着实沮丧无助了一阵,直到有一天,一个人灵机一动,想出了一条生财之道——卖盐。从那时起,大湖开始了新一轮的繁荣。

    经过几十年卖盐的日子,大湖镇已远不是当年的小渔村可比。打鱼要看运气,卖盐却稳赚不赔。从前的渔民个个成了盐老板,雇用外地的工人熬盐。那些工人们出门在外,一到夜里便觉得难耐,于是,催生了许多娱乐节目出来。当然,许多娱乐都是有“情调”的。当年的淳朴民风也就一去不复返了。

    经过几十年卖盐的日子,大湖镇已远不是当年的小渔村可比。打鱼要看运气,卖盐却稳赚不赔。从前的渔民个个成了盐老板,雇用外地的工人熬盐。那些工人们出门在外,一到夜里便觉得难耐,于是,催生了许多娱乐节目出来,当年的淳朴民风也就一去不复返了。

    旅店内,一伙热闹的演出正在进行。

    这家旅店叫黑炭,大概因为熬盐需要木炭的缘故吧。这是个很贴切的名字,一走进旅店大厅,立时就如同钻进了老鼠洞一样,四处乌漆漆地让人看不清楚。墙壁上挂的吊灯并不明亮,时常有人踩到别人的脚,引来一声咒骂。

    虽然这是本地最便宜的旅店,但一样热闹得不得了。为了和对手竞争,老板请了一个马戏团来表演,而压轴大戏是一个号称万人迷的风骚女人的半裸热舞。不过,那要等到午夜前后才开始,现在离那段*时间还早。

    现在,舞台上是一个吟游诗人在歌唱。他坐在椅上,手持着小竖琴,唱着一段古老的歌谣。那是一段优美的叙事诗,曲调悠长温婉,带着一股淡淡的忧伤,开始像问候,中间像祝福,结尾像道别。

    诗人唱得很好,可惜,并没有多少人听。那些人一边吵嚷着划拳拼酒,一边大讲特讲荤笑话,这喧闹声一直压过诗人的歌声。

    叙事诗唱完了,诗人站起来,礼貌地鞠躬,酒店里寥寥传来掌声,更多的是起哄的口哨。诗人并不介意,转身去了后台。

    什么都不欢迎。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