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江春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9孤绝琴音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胄的军校,“主公请小枣姑娘今天傍晚去荆州兵马司。”他并不过河来。

    正在练舞的小枣停下,只回了句:“知道了!”

    “主公还说,请姑娘去回鸾阁中,取下南墙上挂着的那个琴囊,一并带去。”

    琴!小枣心中一荡,天下皆知应无意有把好琴。

    应无意的琴,是把名琴,名为清桐,是前朝留传下来的古物。以前南郑公主萧素素也曾有一把名琴,名曰绿绮。绿绮声婉,清桐声厚。

    曾有人说,绿绮清桐是天下绝配。

    小枣从墙上摘下落满尘灰的琴囊时,手指跳了一下。

    但她没有拆开琴囊,只用拂尘掸净了琴囊上的灰尘。如今绿绮已经葬于火海,世上只余清桐。

    荆州兵马司临江而建,小枣甫下马车,便听到了江水惊滔拍岸的声音。这比营寨内外那些旌旗和刀枪戢更能让人体会到军营的森严。

    在一队军校的簇拥下,小枣抱着琴目不斜视的穿过营寨。他们把她引入一间屋子,屋子里裀褥重重,帐暮低垂,一看就知道是应无意习惯的风格。只不过这里的陈列,少了文玩器物,多了刀剑甲胄。

    小枣看见屋子当中有张几案,便径直走过去,在它后面跪坐好,仍然抱着琴,一动不动。

    送她入屋的军校退了出去,随手带上了门。

    小枣等的时间不长,外面刚刚暮色四合,门外就又有了人声。

    不一会,门被推开,应无意走了进来。

    有随从上来为应无意解去披风,应无意一挥手,他们便都退了出去。

    “怎么一个人就这么枯坐,也不点灯?”应无意问。朦胧的光影中,他看起来和颜悦色。

    小枣就隔着几案向应无意施了个礼。

    “琴带来了?”

    小枣这才把怀中的琴小心地在几案上。自己站起身来去点灯。

    点好灯,回头,看到应无意从琴囊中取出了清桐,笑着抚摸栗壳的琴身。

    “你有没有看过这把琴?”应无意问。

    小枣摇摇头,看见琴底黝深漆面上的流水断,她眼睛亮了亮,果然好琴!

    “想不想试一试?”应无意问小枣。

    小枣的手指尖又是一跳,她赶紧握了拳,最终坚定地摇了摇头。

    应无意也不强求,在琴案上摆放好清桐。开始断断续续的弹起一曲《普庵咒》,同时顺便调着弦音。

    小枣只在他对面跪坐着,静静看他。

    很长时间过去,“如何?”应无意突然抬头问小枣。

    小枣本来正在发呆,倒被他吓了一跳,想了一下,“好听!”

    应无意本在调弦,曲不成曲,调不成调。但即便如此,他还是能把清寡的意境溶入琴音之中。这的确是琴技高手的水准。

    只不过,小枣也听出了此人内心其实既不清也不寡,琴音多少有些刻意为之。

    她不敢多说,只得概之以“好听”,这样说总归不错。

    应无意笑了,“你能说好听,那就是真的好听。我放心了。”他把琴推开,“琴有两派,都说吴声清婉,如长江东流,有国士之风。蜀声噪急,若激浪奔雷,为一时之俊。前一派有万年公主萧素素为俊,后一派也有蜀中博遥子为帅。我想取两家之长,却弄成了不伦不类。”他倒也有些自知之明。

    他的心不在琴上,小枣想。但他的琴也有他的风格,很特别。

    “来,小枣,”应无意招呼她。

    小枣挪到应无意身边。

    应无意抓过小枣的手细细抚摸,“可惜了,你怎能不会抚琴。这么修长的手指!”

    小枣把手抽回,“我会弹琵琶。”

    “对,你会弹琵琶,”应无意把调好的琴又装回琴囊,“音乐总是共通的,得了意境便得了乐境,总是一样。”

    应无意站起来,伸开手臂。

    小枣知道他是要自己为他更衣,慌忙站了起来。

    “明日冬至,跟我去赴个宴会。”在小枣为应无意解外袍的时候,应无意随口说。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