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鸡又能放养了。再养十只地方都够。等明年他们家再把房屋给整整,加两间,到时候就不用为洗澡烦恼了。而且来个人也有地儿住了。
不过,貌似也没人会来他们家住吧!
弯弯喜滋滋的在心里想着。
离过年越近,那热闹的喜庆气氛更浓。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每天都能在村里看到孩子们欢快笑声。对孩子来说。过年是期盼已久的,不仅有好吃的还有新衣裳穿。
村里很多人都忙着卖肥猪,弯弯和百首只需上午去集市,下午便窝在家里,很是轻松惬意。
很快到了腊月二十四,从这天开始大家就要忙起来了。
早上两人照样去卖饼,完了置了年货,买了些水果,晚上要祭灶。
这古时的祭灶也就是祭灶王爷,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很多人家里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的神位。
这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
因此人们在祭拜的时候都会跟灶王爷说些好话,比如“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或者“……请对玉皇进好言”。
晚上,百首在灶房摆上桌子,他们家没有灶王爷的像,就对着灶的方向敬香,供上从集市买回来的糖果,放上竹篾扎成的纸马(这在集市有卖)和喂牲口的草料。意思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让他别说坏话。
敬完以后,家里有神像的便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
这就是送灶王爷升天!
还有些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全家人一边烧一边祷告。
这种习俗在现代农村也是常见的。只是流传到现代,规矩已不像以往那般严格,已经被简化。
祭灶完了就该开始扫尘。有的地方称为“掸尘”。在现代来说,也就是春节前大扫除。
百首找了一根长棍子,在其一端绑上一团竹叶条,头上用巾蒙着,避免灰尘全部落到头发上。从屋内到院子,从屋顶到墙壁开始扫尘。
扫完尘后,又把家里器具等等全部清洗一遍,还有被褥窗帘等,洒扫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它的寓意就是把晦气,霉运全部扫出门。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弯弯记得小时候在老家的时候做过大扫除,跟着大人们把家里的板凳,椅子,桌子,电视等等一个易搬动的东西都搬到院子里,然后大人们从屋内开始扫灰,重要的是还有屋顶的一些蛛蜘网。
那时候就觉得特有意思。(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