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极度严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超高密度---隐形山的谜团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刚才海面上还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般的凄凉,可现在,在这压力达到500个大气压的黑漆漆大洋底部竟然有生物生存,难道它们就不怕被隐形山吸附过去吗?我们一时间谁也想不明白其中的缘由,只好不去想它了。

    我们对这座隐形山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当我们的飞车在水下接近到这个隐形山15公里的范围的时候,飞车并没有受到侧向的牵引,而在海面上20公里,侧向牵引力就已经发挥了作用,这说明这座隐形山的引力中心在海面以下不太深的地方, 5000米的海底似乎达到了引力的平衡。

    我们不敢贸然接近这座隐形山,在情况不明朗的情况下,我可不能让大家随我去冒险,所以我们在水下并没有得到隐形山更多的数据,不是很长时间,我们就按照下潜的路线上浮了。

    我对大家说道:“这里稀奇古怪,在没有搞清楚引力分布的情况下,我不能带着大家去冒险前行了。”

    钱院士赞同地说道:“远航,你做得对,我们不能做出无谓的牺牲,看来,我们想得到一块隐形山样品的计划是无法实现了。”

    我不无遗憾地说道:“是呀,这的确很遗憾,逃逸速度3公里/平方秒,相当于时速10800公里/小时,我们的飞车即使动力十足,也无法逃逸隐形山的引力场的,所以我们还是谨慎为妙。”

    威廉斯一边帮着测量一边说道:“教授,难怪那些过往的船只和飞行器会罹难于此了,他们没有幽光子仪,根本就无法发现隐形山,所以就在挣扎之中,不辨方位,最终被隐形山给吸引过去了。”

    “是的,威廉斯,我们因为有了观测仪,所以选择了正确的逃逸方向,此外,云霄飞车强劲的动力和速度也是逃逸出来的一个关键因素。”

    威廉斯继续说道:“教授,如果我们能够在海底靠近那座山,我们一定会发现很多船只和飞机的残骸的。”

    钱院士笑道:“哈哈,只可惜我们去不了哇,除非派无人探测飞行器去那里,不过它也只能是有去无回了。”

    我赞同道:“院士,你说得很对,只有派无人探测器这个方式了。通过我们今天的考察,可以肯定地说这里是人类的禁区,是一个隐形的黑洞类物质群,关于它的物质结构,我真的是非常感兴趣,可是今天,我却无法得到它哪怕是一小块样品,真是遗憾啊。”

    威廉斯劝慰道:“教授,别伤心,我想以后会有办法搞到的。”

    “威廉斯,不用安慰我,我们回去另外再想办法吧,可以确定的是隐形山绝对不是地球自产的物质。”

    钱院士说道:“远航,你说得很有道理,隐形山一定是来自天外,而且,它的重量一定很惊人。”

    “钱院士,您说得对,它既然拥有这么大的引力场,说明它的密度肯定非常大,最起码它的密度应该接近白矮星了吧。”

    威廉斯和钱院士似乎对天文没有什么研究,都满脸疑问地看着我,想听我进一步的解说。

    “呵呵,简单地说吧,白矮星就是恒星演化到晚年的星体,原子已经被压碎,原子核间的距离被大幅度地压缩,所以它的密度达到了1000万吨/立方米。”

    威利斯惊叹道:“教授,1000万吨,真是不可思议。”

    我笑道:“这不算什么,中子星就更了不起了,它的密度能够到达1亿吨/立方米呢,至于说黑洞就更不用提了,我们至今都无法估计黑洞物质的密度,常说黑洞的质量是无限大的,那个无限大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威廉斯惭愧地说道:“教授,我和您比起来,知识面实在是太过狭窄了,只知道研究自己的学问,其它的东西一概不知,很惭愧啊。”

    我语气平和地说道:“威廉斯,以后有时间,你是应该多看看天文方面的知识,这对你的研究工作很有用的。”

    威廉斯说道:“教授,您说得对,我以后一定要增加知识的层面,那现在,还是请您继续帮我们分析一下隐形山吧。”

    “威廉斯,分析谈不上,我们没有确凿的证据,只能是猜想而已。”

    “呵呵,教授,那您就继续猜想一下吧。”

    “刚才我计算了一下,如果隐形山具有白矮星的密度,这座隐形山的重量就会达到200亿亿吨,这有点不太可能,所以,我刚才说的接近白矮星的密度,那是不大可能的,如果它真的是一颗白矮星,那么它当初降落到地球的时候,地球受到如此重击,一定就会偏离既有绕日运行轨道,可能早就飞到太阳系以外的外太空中去了。

    钱院士问道:“远航,那你是如何考虑的呢?”

    “我认为,它是一种低于白矮星密度的一种至今人类没有发现的星体,它的密度不会达到1000万吨,这有待于我们以后的测量。”

    威廉斯疑惑地说道:“教授,它不仅是重量惊人,更为奇特的是它还是隐形的,真是一个奇怪的物质啊。”

    “威廉斯,这确实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物质,关于隐形的问题,我猜想也许是由于它内部幽子数正好符合物质隐形的数量吧,也就是11278个幽子。”

    钱院士说道:“远航,我现在对你的幽子理论多少也明白了一些,隐形加上高密度,这种物质可真是不一般啊,不过,这样的物质对于我们抵抗严寒一点裨益都没有,我们是不是应该再进一步研究一下中途岛的隐形物呢?”

    我说道:“钱院士,我们这次出来考察隐形冷物质团,是想找到一块可以利用的冷物质团块,这样的话,可以为世界上更多的国家提供抵抗寒灾的现成的超级保温材料,而中途岛发现的隐形物质却没有抵抗酷寒的性能,这点我们已经是经过了确认的。”

    威廉斯问道:“可是,教授,同样是隐形物质,南海的、中途岛的、百慕大的,它们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我此时也陷入到了沉思之中,当我们将中途岛的隐形物放入低温环境中进行检测的时候,温度超过零下200度的时候,试块内部的温度大幅度降低到零下170度,然而它的幽子数量也是11278个,看来11278是物质隐形必须的幽子含量,但却不是耐受低温所必备的条件。

    想到这里,我对威廉斯说道:“威廉斯,现在看来,宇宙中还有很多物质,我们对此还一无所知,也许还存在着比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