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带着庄园去古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六章 发展(二更)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七八天后,叶蕙又一次来到了远山村的养殖场,才一进门就撞上了脚步匆匆的管事林诚,她连忙将他喊住,将她考虑了几天的话告诉他。

    “我前几日过来那次,林嫂子也大概跟我说了说你们打算养蜂的事。我回去后琢磨了几天,又跟家里的老人儿们商量了商量,我们倒是都觉得,不如在这养殖场里建些猪舍吧?”

    林诚的眼神刷的一亮。养猪当然比养蜂好啊!且不说这养殖场许多的地方都闲置着,叫人怎么看怎么心疼,只说那养蜂的收入,哪里比得上养猪呢!

    而他前些天之所以说是想养蜂,也是怕东家手头紧……

    养蜂只需要在山上备几个诱蜂洞,等蜂群形成了,做几个蜂箱也就几两银子花费;又不用派专人去精心照管,只管望天收,至多是每年割上几次蜜,花点短工钱——最大的好处就是投入少。

    至于养猪……

    他媳妇朱香草在娘家时就帮着家人养猪,这事儿做起来本就是得心应手;如今姑娘既然主动说要养猪,估计也是算计过,养猪的先期花销还能承受,这岂不是天大的好事?

    “林管事也觉得可行?那等你忙完手头的活计,便去请人来垒猪圈吧,先期也不用多,先养上二三十头,若是顺利,再招募人手扩大规模。”叶蕙笑着摆手,叫林诚先忙自己的去。

    林诚却不忙着走,反而发问道:“姑娘这是想放开手大干一场?”

    若是叶蕙说,只打算养上二三十头猪,他也不会多问,反正养鸡养兔子也是养。多养些猪也是养,他只以为姑娘也是怕这块地闲置太多,既是手头有闲散银子,多赚点是点。

    可叶蕙还说要扩大规模——宁州城乡下养猪的人家可不少,周围几个州府也不乏养猪大户,那都是常年跟猪肉贩子打下交道的,他们现在才开始起步,是不是晚了些?

    若是叶蕙说。将这场子里的鸡兔多养些,林诚一定连个磕巴都不打。他最近这些日子没少打听,方圆百里内虽然也有些人家养了些鸡兔,跟他们这里的品种完全没有可比性,他们根本不怕鸡兔出栏时卖不掉。

    眼下他也是跟一家酒楼的掌柜的定好了,正要去宁州城里和人见面呢。那掌柜的看上了他送去的油鸡和兔子,正想跟他进一步商量订货数量。

    养猪却不一样。猪能吃。出栏前的饲料就不知要花费多少,等到要出手时,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宁州城最大的酒楼,一日才耗费多少猪肉?三四头而已!

    “林管事放心,就算咱们养上一二百头猪,到时候也不用跟着别的养猪户一起争抢路子卖鲜肉。我打算做肉类加工。” 叶蕙笑着安抚林诚。

    “我才一进门,就瞧着你脚步匆忙,一定是有要紧事要做,你不如先忙你的去。等你闲下来,我再来也好,你去冷梅巷寻我也罢,咱们好好坐下来将这事儿筹划筹划。”

    林诚心头立刻大定。原来姑娘早有了主意!既如此,他先忙自己的去。等闲下来就去跟姑娘仔细聊聊,若是可行,垒圈、招工、买猪仔!

    目送着林诚走后,叶蕙又跟朱香草闲聊了几句,就离了养殖场。径直去了花圃。

    花圃最近进了旺季,虽然卖出的都是些大路货色。譬如牡丹、芍药、石榴与海棠,却架不住数量多。因此上不单多雇了四五个短工,就连哑婆也日日挽着袖子下了地。

    因此叶蕙想跟哑婆聊聊,若实在忙碌不开,不如再多雇几个人,她将哑婆一家人的工钱调成十五两就是了——当然这只是旺季的价钱,到了淡季,还是要降回十二两。

    哑婆听了叶蕙的来意,慌忙摆手。

    十二两工钱就已经不少了,哪有借着忙碌的季节坐地涨价的道理?若是这样,不忙碌的几个月岂不是也该降降工钱?

    “哑婆您听我说。这工钱说是给您一家的,雇的短工不还是要您从这工钱里出?”叶蕙笑道。

    “吴山嫂子如今又是干不了重活的,狗娃马上就跟林诚家的两个小子上学去了,这就等于突然少了一个半劳力,如今又这么忙碌,还是多雇几个人来省心,您就别跟我推辞了!”

    “若是您实在不愿意,就权当这花木卖得好,我每个月多赏了三两银子,这总成吧?”

    “还有暖房里的花木,必须是您亲自照料,我还怕您只顾着露天地,把暖房荒废了呢,那可是咱们花圃最大的收入啊……”

    “您年岁又逐渐大了,短工们还能忙完地里的活计就回家歇着去,您是忙完那头忙这头,就算是铁打的身子骨儿也受不了,您就当是我心疼您,好不好?”

    叶蕙如何不知道银子的重要性,她家的银子也是辛辛苦苦赚来的,没有白白送人的道理;可是赏罚分明她也必须要做,这是她前世摸索出来的经验。

    她方才才从暖房里出来,那十个暖房倒是没受人手紧张的影响,处处都是勃勃生机,可谁知道过几日什么样?

    哑婆年岁大了,难免容易忘事,万一哪天只管忙碌露天地的活计,忘了给暖房里的花木浇水,那损失就大了;叶蕙多拿出三两银子,叫哑婆多雇几个人来,哑婆就可以一心盯着暖房不是?

    她说怕哑婆荒废了暖房里的花木,如今听来只是玩笑,可也不妨碍她将这话当成提前敲打!

    哑婆听叶蕙将话说到一半时,本想急急比划给叶蕙看,她就算是豁出去一把老骨头,也绝不会只管露天地,反把最最要紧的暖房给轻视了不管。

    待她按捺住着急,将叶蕙的话全听完了,却听得姑娘如此心疼她,眼泪不由自主就想往下流——老太爷和老爷在世时,也会在最忙的时候多雇些人手来,却从来没这么明白的告诉她,叫她不要累坏了!

    原来的另外两户花匠,就连她的小孙子也瞧得出来,根本就是混闲饭吃的,十之八九的活计都被她家一家揽了,日日没黑没白的忙碌着……

    饶是如此,她和吴山两口子,也从来没跟老爷喊过一声苦,如今却被个十二岁的姑娘瞧出来了;就冲着姑娘这份心,她还说啥呢?

    狗娃见他奶奶也不说话,眼泪却眼瞅着往下乱掉,不由就慌了神;谁知他拉着奶奶的衣角劝慰了两声,也不管用,只得将求助的目光望向姑娘。

    “哑婆是累了,狗娃去给她打半盆水来,洗洗手坐下歇歇就好了。”叶蕙忙笑着安慰狗娃。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