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被抚平。文戏唱完,该唱武戏了,屯田制本身就是一项半军事化的政策。北海所得黄巾五六万,择其精壮约万人,徐州一战俘曹军士卒千人,小沛召抚流民约三万,择其精壮约五千。加上刘备本部三千,公孙瓒处借兵四千,刘备军总人数不下两万。陆羽结合屯田制建议刘备每十户为一屯,每户出兵丁一人,作为民兵预备役。主力部队以十人成一伍,设伍长。每十伍为一队,设军侯,每五队为一营,设都尉。每两营设一校,设校尉一人。每五校成一军,设副将一人。每次出征,主将领一或数军不等。以此方法对军队加以改编。刘备依计而行。
主席曾经说过:兵民为胜利之本。屯户们新分得田地,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自然不允许有人破坏。只要保住了这一部分基干民兵,兵源便有了保证。其实老百姓的要求很简单,几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做到这些,你没事叫人家跟你信什么太平教,不被抽才怪。很快改编方案就出炉了,刘备从平原带过来的三千老兵加两千徐州新招之兵编成一军,由张飞统领。北海收编的一万黄巾军编两军,关羽和太史慈各领一军。赵云带来的四千人马加上一千曹军降卒编一军。共记四军两万人。各屯平时集体耕种,农事由屯长统一安排。农闲时集中操练。在陈群的主持下,还新修了几处小型的水利工程。
在陆羽的建议下,刘备更是亲自参加劳动,探访民间疾苦,所过之处,百姓无不焚香遮道。陆羽还仿照当年延安的大生产运动,组织黄巾旧部开垦出了几千亩的良田,为了有所区分,百姓管这片田叫军田。各营之间在陆羽的组织下开展了一系列的劳动比赛,比如为了清理一处荒滩上零乱的树木,陆羽提议举办一场砍树比赛,结果在众人找斧子刨子和锯子的当口,张飞等得不耐烦了,冲上去肩膀一沉,双手摇了几下,一声大吼,砍树比赛成了张飞一个人的拔树表演。再比如关羽一口气打了一百五十桶水,人送外号“气死牛”。再比如刘备一个晚上打了五十八双草鞋,陆羽统统拿过来,做为劳动比赛的奖品,大受士兵们的欢迎,陆羽开玩笑说当年刘备的草鞋如果有这么好卖,恐怕早就成富翁了。刘备大笑。
这一系列的举动虽闻所未闻,但出身社会底层的刘备三兄弟却做得如此自然,那些黄巾旧部本就是农户,挥动锄头比舞弄刀枪更加利索,一时间军心大振。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乐意,有不少士兵觉得自己一身的本领,参军也是为了图个前程,根本不愿参加劳作,比如赵云的河北人马和刘备的平原旧部。对此陆羽也不勉强,他制定了一整套崭新的训练科目。高强度的体能消耗,很快让这些人开始后悔了。每天都要被折磨的仿佛脱了一层皮,直到最后一分精力被榨干才能休息。但是陆羽很清楚什么叫胡萝卜加大棒,在处决了十几个带头闹事的营混子兵油子之后他宣布每天的伙食由一日两餐改为一日三餐,每顿都是窝头、炊饼加上熬得香喷喷的小米粥,无论干稀管饱不管好,菜么,一般都是白菜炖粉条,要么就是炒青菜加上油焖茄子。隔三岔五全军宰上百十头猪羊,每个营头都能分上一大桶直冒油的红烧肉,那简直就算得上过年了。要知道那些猪可是张翼德重操旧业亲自带着屠夫们宰的。这还不算,你要是运气好在打饭的时候发现刘玄德站在你前面可千万不要吃惊,说不定他老人家还会亲自给你打份饭让你感动地眼泪花花。不过这些待遇都必须是在完成训练之后才能享受到,要是您没做到,对不起,还是乖乖地去喝凉水好了,省得丢人现眼。本来当兵吃粮就没打算有好日子过,现在虽说苦点累点,可伙食绝对是一流的,表现好还能得到领导的亲切关怀,那还有什么说的,那些偷奸刷滑骗粮吃的杂种死了都不冤。
就这样每天忙碌,陆羽跟在刘备的身边着实领教了什么叫做王霸之气。虽然给士兵打饭,与他们吃住在一起的戏码很狗血,可人家刘备表演起来那叫一个自然啊。读书人管这叫做解衣推食,人家汉高祖刘邦一个大老粗愣是靠这个把韩信唬得死心踏地。当兵的还就是吃这一套,训练是苦,可赵云、太史慈身先士卒,不仅训练时亲力亲为,每晚宿营之后还要亲自去查岗。关羽虽说话少了点,可跟着他你就觉得踏实,士兵们没吃完饭,关羽是决不吃的,士兵们没水喝关羽也是决计不喝的。生逢乱世,活着已属不易,碰上这样的领导还有什么说的,当兵的身无长物,豁出命去也就是了。
秋收过后,陈群点算粮草,足够支用一年有余。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乱世中粮食比人命精贵,有了它就能招兵买马,纵横天下。再强的军队没有粮食也是一群束手之兵,任人屠戮(当然共军除外,那些人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孕育出的一代精英,是不能用常理推论的)。小沛的屯田工作圆满结束,但陆羽并没有放松,他要借这股势头进一步整顿军队、严肃纪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不能完全照搬的,既要符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又要保障部队的战斗力。于是陆羽在众将的帮助下制定了几条新的军规。首先一切行动听指挥,战场上擅自行动,争夺战功是不赦的死罪。一支不讲团队配合的军队必定要走向灭亡,一支没有兄弟部队配合的孤军也逃脱不掉覆灭的下场,当年的七十四师就是如此。古人在这方面也很重视,袍泽之间见死不救,冒领战功,一旦发现都是立即处斩的。第二就是缴获归公,这样乍看之下削弱了士兵的斗志,但军队是一个集体,过分强调个人勇武是不行的。如果功劳只记在个人头上,势必会导致人人抢头功,没人愿意去配合做战,这样反倒坏事。陆羽此举也是为了配养军队的团队观念与配合意识。在说服众将后,这条也通过了。士兵们倒也没意见,独吞功劳的人是没发在军中立足的,就连猎户们还讲究见面分一半,袍泽之间有功大家立才是王道。第三条就是优待俘虏,记功的时候并不只算斩首多少,缴获与俘虏的多寡更加被看重。-军中自古以来就有杀俘不祥的说法,自白起之后的历代名将也多以杀俘为耻。关键是优待俘虏不被大家理解,中国几千年来的历代军事家都没有能够解决俘虏的改造问题,因为封建军队是将领的私有物品,士兵们只是被单纯地被要求绝对的服从,不允许有什么自主的意见,更别说什么人身权利了,自然也更加不会有优待俘虏一说。陆羽现在也只是尽量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基本做到一视同仁罢了。这新版的三大纪律在得到刘备的同意后正式传达全军。另外陆羽还教授了基本队列训练的口令与方法,耍了一套军体拳,至于其它的还得靠关、张、赵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