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水润珠华点绛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1章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黛玉和小龙寻上了马车,于德安带人刚要转车往外走,却见黑影一闪一个人挡住了马车的去路。小龙寻皱着眉头掀开车窗的帘子,生气的问道:“怎么回事儿?走又不让走,难道是水大管家还有什么吩咐不成?”

    水安哪里敢有半点动静儿,只是乖乖的弯着腰,任凭这位小王爷发作。

    墨风忙上前两步,说道:“小王爷请息怒,是王爷有东西要给郡主,还有两句话。”

    黛玉却冷声说道:“不必了。你回去告诉你们家王爷,当初宁荣二府被抄家时,他冒着大不敬的罪过救了我的性命,这笔账如今也算是还清了。从此以后我与他各不相欠,有设么话,什么东西,也都不必说,不必给了。”说完,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跟龙寻说道:“寻儿,走,我们回家。”

    龙寻便对着墨风呵斥了一声:“让开!”

    墨风皱眉,不欲让开,又恐里面坐着的那位郡主更加生气。想想此事还是留着给王爷自己去解释更好,于是他便无声的闪身让到一旁。

    于德安忙上前去吩咐:“走了!”

    老家人长鞭一扬,啪的一声摔了个鞭花儿,四匹骏马拉着龙府素色车辇呼啦啦出了北静王府的大门,往龙府的方向走去。

    天气益发的冷了,北风吹过,满天乌云中飘下的竟是细细雪粒,一点点针尖儿似的,落在人的脸上只觉得凉丝丝的微痛。兵部尚书府里早就烧了地龙,小姐的闺阁之中更是极暖。

    李清芬坐在自己闺房里的暖榻上,双手袖在一只雪白的狐皮手套子里,靠在引枕上看着面前博山挂釉斗彩小香炉上袅袅散开的白色香烟,半晌方悠悠的叹了口气。

    旁边的丫头忙上前来半跪在榻上捏着她的肩膀,讨好的问道:“姑娘叹什么气呢?”

    李清芬无奈的说道:“母亲一早进宫,这会儿还没回来。真不知姐姐如今是个什么情形。”

    丫头劝道:“姑娘放心,我们家娘娘是个有福气的人,皇上那么疼她,有最好的御医调理脉息,什么珍贵药材说用什么都是一声,虽然是早产,可到底是生了皇子。娘娘出头的日子在后面呢。姑娘可不许这样长吁短叹的,叫夫人听见了又生气。”

    李清芬苦笑:“难道我不叹气,小皇子的病就能好了?姐姐的身子就能好起来了?这都多少天了?听说小皇子一直没断了咳血,那么大点儿的孩子,能受得住么?”

    丫头忙捂住了她的嘴巴,悄声劝道:“姑娘,您少说些这样的话吧……”话未说完,便又小丫头慌慌张张的从外边跑进来,失声哭道:“不好了不好了……宫里传来消息,说小皇子……没了……”

    李清芬顿时目瞪口呆,原本捂着她嘴巴的丫头也不自觉的往后坐在了榻上,喃喃的说道:“我的老天爷!这是造的什么孽!小皇子还不到九日啊……”

    “姐姐……姐姐这会子该是伤透了心了……”李清芬颓然的倒在榻上,拉过帕子捂住自己的脸。

    丫头们谁也不敢多说什么,一个个悄无声息的退了出去。

    晚间,李夫人从宫里回来,脸上全然没有一分血色。死的虽然是小皇子,对李家来说却像是倒了顶梁柱一样,全家老小上上下下百余口子人全部如丧至亲一般。

    皇上悲痛欲绝,要辍朝三日,以示悲痛。

    众大臣再三劝道,一道道谏书递上去,换来的也只是皇上的一句:朕心力憔悴,无力国事,令太子监国。

    水溶在家里养了七八天的功夫,身子渐渐地恢复了。太妃看着他一天好似一天,脸上也终于有了喜色。一早起来,太妃亲自来水溶房里看着他吃了一碗粥,又吃了几块炖的稀烂的鹿肉,很是高兴,因笑道:“今儿天冷,吃些鹿肉很是补身子。若你还想吃,中午叫他们腌了肉脯子来烤着吃才好。”

    水溶却摇摇头,淡然的说道:“儿子吃着这炖的倒也罢了。烤得肉脯恐不好消化。躺了这几日,身上越发没了力气。如今好了,还要出去走走才行。”

    太妃点头笑道:“那就出去走走。只是去哪儿呢,天下着小雪,菊花已经枯了,梅花还早。这个时候正是萧条之时,园子里并没什么好景致。倒是香芜园那边蘅芷丹桂都结了实,红艳艳的有些趣味,就叫丫头们在那里摆了酒,再请了你素日说得上话来的几个朋友,小酌吟诗,倒也雅致。”

    水溶却摇头,说道:“儿子这几日劳烦母妃日日辛苦,今儿还是出去走走吧。母妃也该好生歇息歇息,这几日为了儿子操劳,又消瘦了些。都是儿子不孝饿了。”

    太妃想要阻拦,却见水溶已经拿定了主意,人也站起身来自去取了那边衣架上的银线夹绣雪青色贡缎灰鼠箭袖来,两个丫头要上前去伺候他穿,却被他挥手推开,眉宇之间的冷漠似是严冬北风一样,拒人于千里之外。太妃也只好叹了口气,慢慢的起身出门去了。

    水溶自己穿了衣服,又叫人取了水貂毛的斗篷来披上,抬手从墙上摘了自己那只临出征前太子亲赠的马鞭,抬脚出门。因他身体尚弱,水安说什么也不叫人给牵马来,水溶也不与他们争辩,只上了马车,吩咐车夫:“去镇江王府。”

    家人不敢怠慢,牵着马车出门,水安则在后面叹了口气,摇摇头,进去给太妃回话。

    太妃正暗暗地生气,听见水安回禀王爷叫了马车去镇江王府上了,便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我不过是为了大家的脸面着想,如今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怪罪起来了。我这老了老了,倒成了讨人嫌的了!倒不如叫人把后面的佛堂收拾出来,我自己去吃斋念佛也就罢了!”

    徐嬷嬷忙劝道:“太妃何必自伤?奴才看咱们王爷倒是个重情义的人。心里感激郡主舍命相救,这会儿去探望她也是人之常情。再说了,虽然要守礼,可到底将来还是要做夫妻的,他们这样恩爱,才是好兆头呢。太妃应该高兴才是。”

    太妃叹道:“他们夫妻恩爱也要看时候呀!如今镇江老王爷的孝期未满一年,娴阳郡主自然不能与热孝里出嫁。可我们还能再等么?这次溶儿死里逃生,我这颗心便一直紧紧地揪着,若真是有个万一……这水家的香火可就断了呀!你说我将来还有何颜面去地下见水家的列祖列宗?不行!我不能再等了,必须尽早的给溶儿办婚事,正妃娶不成,先把侧妃娶进门来也一样。将来侧妃生了孩子一样算是水家的后代。”

    徐嬷嬷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