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静王太妃说到做到,她看着东阳公主合上眼睛之后,立刻进宫去面见太后,将此事跟太后一一说明。太后原本就心疼东阳公主这个孙女,此时听说她临死闭不上眼睛,哪里还有别的顾忌,当时便点头答应,并吩咐身边的女官:“传我的懿旨,命娴阳郡主认镇江老王爷龙云行为义父,就加封为‘孝纯娴阳郡主’,赐黄金三千两,各种素锦素帛六十匹,再把我的那一柄缅甸进贡的玉如意赏给她。东阳公主府上的大小事情,都有劳她了。”
北静太妃忙叩谢太后大恩。太后则垂泪道:“人总是这样,非要在死了之后,才知道离别之痛。东阳这孩子真是命苦……”
太妃又忙劝太后节哀。太后身边的嬷嬷将那一柄紫玉如意取了来,直接交给了北静太妃,说道:“这玉如意很是贵重,劳太妃亲自带了去给郡主吧。”
太妃点头,接过玉如意来转身给太后行礼,说道:“那臣妾就先替郡主谢太后恩典了。”
太后叹道:“去年缅甸一共进了四柄,皇上那里应该只有一柄,一柄在皇后那里。哀家这里原有两柄,过年的时候听说忠顺王爷病的厉害,便给了他一柄。如今我这里也只有一柄了,你拿去给娴阳郡主,告诉她,就说哀家说的,只要她照顾好了东阳家里的事情,哀家后面还有重谢。”
太妃领命出宫,带着太后懿旨和玉如意匆忙往东阳公主府而去。
此时,太子,兵部尚书李延胜,还有武英殿大学士威烈将军冯唐等人都在御书房议事,皇上正在为镇守东北的将士而犯愁。水溶身为皇室宗亲,总不能一直守在东北不回来,做一个戍边的王爷。然此时东北战乱刚刚平息,朝中又找不出人来去的东北镇守,两代镇江王都战死,心封的小王爷龙归海只有七岁,俨然孩子一个,而且因父母双亡这个孩子如今也是病魔缠身,能为他父母顺利送葬就谢天谢地了。何谈镇守东北边关?
外边的太监忽然闪出来回道:“回皇上,太后身边的女官刘嬷嬷求见,说太后有懿旨给娴阳郡主。请皇上着礼部去办。”
皇上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说道:“叫她进来吧。”说着,一摆手,跟前的几位大臣都从后门散了出去,跟前唯有太子原地没动。
刘嬷嬷进门后,先给皇上请了安,又给太子见礼。皇上问了太后圣安之后,又问刘嬷嬷:“太后差你前来,是有什么话说?”
刘嬷嬷便将原话一一回明。皇上看了一眼太子,叹道:“这个林黛玉竟能得了东阳的缘法,一而再,再而三的被东阳公主以身家相托,如今连水溶也为她着迷,真不知她到底有什么本事。”
太子闻言心中一惊,暗道皇上居然对一个女子起了疑心?于是忙起身回道:“回父皇,想来东阳姐姐之所以信赖林家女,必是因为她照看寻儿用心罢了。如今龙家连丧两命,驸马都尉这个顶梁柱也倒了,龙家可谓是灭顶之灾。除了一直住在府上的娴阳郡主之外,东阳姐姐还能信得过谁呢?何况将来寻儿还要她来照看,太后这道懿旨也不过是顺水推舟的人情罢了。”
皇上闻言也长叹一声,还没来得及命人去礼部办这件事情,却听见外边又有太监带着哭声回道:“回皇上,东阳公主府上传来消息,说公主已经没了!”
“什么?”皇上顿觉心慌,眼前一阵晕眩,似有五颜六色之眩光闪过,忙抬手扶住龙椅,定了定神,叹道:“我可怜的东阳……才三十一岁……”
太子立刻跪倒在皇上跟前,劝道:“请父皇节哀!”
刘嬷嬷以及御书房里的一众宫女太监也赶忙跪倒,齐声劝道:“请皇上节哀!”
皇上只是摆了摆手,一手撑着额头,长长的叹了口气,说道:“行了,你们都下去吧。”
太子忙叩头奏道:“父皇,请准儿臣出宫去,送东阳姐姐一程……此番,她也是为国尽忠。寻儿年幼,先丧祖父,父亲,如今又没了母亲,不知何等悲伤,求父皇恩准……”
皇上点点头,说道:“去吧,正好你一并带了太后的懿旨过去。再者,你也找个可靠地人过去帮着娴阳郡主操办一下龙家的丧礼,她一个女孩子家,怎么应付得了这么多事,失了皇家的脸面,天下人笑话倒还罢了,且让我的东阳在天之灵也不安稳啊!”
太子领旨,匆忙出御书房。先回东宫换了一身素服,然后带着燕松昀及几个心腹侍卫出东宫,直奔东阳公主府。
此时的公主府,乃是哀声阵阵,凄乐声声,整个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
原本高高的三间大门上挂着大大的白花白绸,大门上白纸黑字大大的‘奠’字,两边一副挽联,写的正是:悲声难挽流云住,哭音相随野鹤飞。正中的横批:哀号王父。
大门敞开,里面站着一溜儿身穿孝衣,腰缠孝带,头戴孝帽的年轻小厮。为首之人花白头发,正是于德安。他眼见太子和燕松昀从门外下马,立刻迎上来叩头道:“奴才等恭请太子殿下大安。不知殿下驾到,失礼之处万望殿下恕罪。”
太子看着大门前这副光景,一下子想起那晚自己带着燕松昀踏着晚风说笑着走到这里,惦念着娴阳郡主的情景,想着她此时不知又悲伤成了什么模样,她那样憔悴不堪之人又如何受得起这般折磨,一时间心里酸涩不堪。忙摆手道:“都起来吧。”
燕松昀在一旁吩咐道:“带路,太子殿下要先去祭奠两代王爷,然后再去看一眼公主。”
“是,请太子殿下随奴才来。”于德安带着太子诸人一路穿过层层雪白帐幔,一直到一正一侧停放着两口楠木棺材的灵棚里,一路走进去,有前来吊唁的朝中文武及龙家的下人见着太子,皆纷纷跪拜行礼,更有人呜咽哭泣,哀声不绝于耳。
太子从前面的灵棚祭拜完毕后,便匆匆进了内宅。此时东阳公主咽气不久,身上的寿衣刚刚穿好。小龙寻正跪在灵床前拉着她的手连声哭叫着:“娘亲,你不要走……你走,孩儿也要跟你走……”黛玉亦靠在寻儿的身边,虽然悲戚,但犹自竭力自持的搂着他劝:“寻儿,莫要这样说……你这样说,徒叫你娘走的心中不安……”
门口忽然传来沙哑的一声喊:“太子殿下驾到!”
屋内的人便立刻止住哀嚎,转身来跪拜接驾。唯有小龙寻像是没听见那声喊,依然靠在黛玉的怀里呜呜的哭着,喊着,一声声的叫着:娘亲……
黛玉舍不得他难过,亦没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