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点绛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49、苏夫人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阮蕙当然也清楚杨慷在秦家的处境。这一次会试的落榜,是造成他目前尴尬处境的罪魁祸首,杨慷还年轻,不过十六岁,再等三年,也只有十九,正是大好年华大展鸿图之时,可秦仁德却望婿成龙,对他期望过高,只盼他能一举中的,如今名落孙山,自然十分不满。因为上次贤王府行刺之事,孝宗早把秦家划入黑名单了,只是碍于秦若水和当初秦家为自己登基作出巨大贡献的情面而没有继续追究,此时秦若水圣眷正浓,尚不足为虑,可春闱才过,就有一班大臣以圣上无子为由,建议孝宗充盈后.宫,不过月余,全国各地就陆续送来秀女,一旦孝宗移情别恋,秦若水的地位便岌岌可危,秦家若要兴盛,只能尽快扶植杨慷——谁叫秦仁德只有两个女儿呢!

    杨恪更是明白杨慷的心情。虽然如今杨慷处在他的对立面,可毕竟是他的兄弟,他又怎么能熟视无睹呢?眼下自己封为佑王,虽暂无实权,不过以他的能力,迟早能得到孝宗重用,若要安插几个亲信也不无可能,但他素知杨慷的脾气,不能辅以旁门左道,便是想要帮忙,也无从下手了。

    杨慷似乎看穿两人心思,喝完醒酒汤后,便站起身来笑道,“时辰也不早了,我该去朱雀胡同了。”当着大哥大嫂,他没有说“回家”,而是说“去朱雀胡同”,好像这里才是他的家,而朱雀胡同,不过是他暂时的一个寓所而已。

    阮蕙闻言,不由得一阵心酸。看着面前尚显青涩的少年,她不由得想起了她的兄弟阮蒙。此时的他,也许跟杨慷一样,身在曹营心在汉呢!这次错过春闱,可真让她后悔莫及。时间对于他们,是何等的宝贵,可她竟然疏忽了他的春闱!没有功名在身。纵然他有满腹才华。也无从施展呀!不过“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现在把他接到了她的身边,虽不能时时刻刻厮守在一起,也总比远隔千里要好上了许多。至少。在她的眼皮子底下,阮家人绝不敢再轻易弄出什么花样来伤害阮蒙了。

    杨慷告辞,杨恪亲自送他出去。阮蕙也送出门去。在门口说道,“慷兄弟,别想太多。好好温书要紧……”

    杨慷回头,眼里蓄上一层氤氲之气,“我知道了。多谢大嫂关心。”

    杨恪便伸手拍拍他的肩膀,微微一笑,“好男儿志在四方,便是文举之路不通,也还有别的出路嘛。你也不要拘泥于此狭窄之道……”随着他们的身影渐渐远去,声音也渐渐低不可闻。

    好男儿志在四方?阮蕙心里蓦然一动。杨恪说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在游说他的兄弟。让他也像杨恪当年一样,投身行武?想了想,又觉得是自己多心了,便甩了甩头。现在什么也别多想,只管好生养胎才最要紧!

    她便迈过门槛进屋,觉得身子沉沉的,疲乏得很,就想在榻上靠一靠,刚刚躺好,采青就取了厚实的棉褥替她严严实实地盖好。

    她便闭上眼睛,迷迷糊糊进入了梦乡。

    恍惚间有人跟她说话——大小姐,您不记得老奴了吗?

    她蓦地睁开眼睛,屋里静悄悄的,空荡荡的,并无一人。

    她微微颦眉。这个女人的声音,怎么那么像柳妈妈呢?

    对,就是柳妈妈。

    柳妈妈,我又怎么会不记得您了呢?您是我的奶娘,在阮家那样恶劣的环境里保护我和蒙儿的周全,最后还因我而死,我又怎么能忘了您呢?

    阮蕙在心底呐喊。她不能忘记的人,还有外祖父外祖母。他们为了她离乡背井,千里迢迢来到了晋阳。她原本想尽一己之力来保护他们,可事与愿违,她几乎没能帮上什么忙,反而让两位老人处处为自己担心。这次接阮蒙来长宁,原本也是要把两位老人也接过来的,可他们听说杨恪即将晋封王爵,高兴之余,竟径直回扬州去了,临走时告诉阮蒙,说他们死,也死得瞑目了。

    她何其有幸,拥有这么多人的关爱!可她为他们,又付出了什么?!

    她只觉后背一片沁凉。

    难道才过了几天安乐日子,她就忘记了以前的种种不幸了吗?

    不,她没有忘记,也绝不会忘记。

    刚才还如潮涌般的困倦瞬间退了下去。

    她不能这般懒散。她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去见贤王妃,安王妃,晋王妃,景王妃……除了这些王妃们,还有丈夫身居要职的贵夫人们……当然,还有现下正处在落魄时期的苏夫人。

    苏夫人当初与自己素未谋面,便能义薄云天解自己之困。受人滴水之恩,虽无法涌泉相报,却也不能不报。

    现在,她就去拜访苏夫人。苏夫人现在心情郁闷,自己虽然不能为她做些什么,好歹也能从旁劝解一番,再说了,苏容现在快十七岁了,也该议亲了,苏夫人痛失苏贵妃这位掌上明珠,似乎已经把苏容这个小女儿给忘了。

    采青蹑手蹑脚推门进来,悄悄向阮蕙睃了一眼,瞥见她睁得老大眼睛,吓了一跳,低声问道,“夫人,您怎么没睡?”

    阮蕙拉开被褥,坐起身来,“方才有些乏,略躺一躺就好,大白天的,也睡不着。”

    采青便上前收拾褥子,一边唤小丫头送热水来侍候夫人洗脸。

    阮蕙就叫了芍药去问隔壁屋里的杨怡,是否随她出去见苏夫人。

    芍药前脚才踏出房门,就差点撞上杨怡,便将阮蕙的话说了,杨怡笑道,“我正想着去跟婆婆问个好……大嫂莫非看穿了我的心思?”

    看她心情不错,阮蕙便与她说笑了两句。

    一时收拾妥当,杨恪从外院回来,看见丫头们从房里退了出去,扭头又见阮蕙和杨怡梳妆整齐,不由得奇道,“都下午了,你们还要出去么?”

    阮蕙坐在镜前,对着镜中的杨恪笑道,“妾身的干娘到长宁好些天了,前阵子家里事忙,便没顾得上她。正好怡姐儿也想过去看看……横竖现在家里没事,我们去略坐一坐,问候一声就回来。”

    杨恪对苏启明也早有惺惺相惜之感,闻言便笑道,“也好,我今天下午也没事,就跟你们一起前去拜访干爹干娘吧!”

    阮蕙站起身来,轻轻回头,眸光从他脸上扫过,随即笑道,“干娘看到咱们一家人都去,心里指不定多高兴呢!”

    三人便坐了马车前往苏启明的暂居之地。

    这是一处普通的小院。比起阮继丰所租赁的院子,并不见得好多少。长宁寸土寸金,便是这等普通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