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俩一同长大,自是玩得来,又同处于恨嫁年纪,心得体会相似,关系比以前还好。
刘小姑带着侄女侄儿,从闺房出来,经过堂屋,罗氏看见忙停住话头问她玩得好好的,出来干什么。
刘小姑脸上有点古怪,又有点害羞地瞟了春花娘一眼,才对娘温柔地笑,两只眼弯得像月牙儿,“花儿月儿要吃糍粑,我去厨房烤点来大家吃。娘,三嫂不是也爱吃烤糍粑么,大家一起吃啊。”
春花一愣,花儿月儿?小姑什么时候这么亲热叫过自己了?是了,这是当面讨好的意思了。
春花娘心知肚明,笑道:“虽然我喜欢吃糍粑,不过你三哥说吃多了肚子涨,吃不下饭,所以就没打。春节去我大姐家吃了一回,到如今都还没吃过。你不说还好,一说我的嘴就馋起来了。倒是请你多烤些我吃呢。”
如果表达善意而对方不领情,那么谁也不会多开心。
刘小姑自然地笑道:“我早知道嫂子爱这个。不过我倒不怎么爱吃,要不然家里的糍粑老早被我吃光了,哪里轮得到嫂子。我去多烤些,大家一起吃。”
罗氏见愁闷了几个月的女儿心情好了,心里高兴,一叠声喊快去弄,别光和你三嫂说嘴了。
大小芬不大喜欢春花姐妹,想留在堂屋和祖母一起。罗氏挥手赶走,要她们和小姑一起玩。大芬看了春花娘一眼,和一脸不情愿的小芬走进厨房。
刘小姑一边从缸里取出晒干的糍粑放在筲箕中,一边回答春月,“不晒就霉坏了。圆饼子的形状才好看好晒。抹了层白面粉看起来才白,才相互不沾粘。用擀面杖锤扁的。”
春花笑道:“月儿,别老缠着问了,看小姑怎么做,学会了你回家自己弄,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取出糍粑,再找炭盆。冬天过去了,不再用火炭,搁炭的炭盆随手一扔就不知放哪里了。
大芬道:“小姑,怕不是在水缸旮旯儿。我上回好像看见的。”
果然在水缸旁。找到炭盆后,又从碗柜下面掏出几根烧猪毛的铁钎子,瞥了眼灶孔前下方,刘小姑道皱眉道:“哎呀,没有木头,烧不成炭啊。”
别人犹可,春月却急得抓耳挠腮,四处找木头,看见门外有只破桶,道:“小姑,小姑,把那桶烧了罢。”
大小芬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出了鄙夷。
刘小姑点了一下春月的脑门,叹道:“傻子,那是粪桶,不能当柴禾。去,叫你公公来,他知道哪里有好木头。”
春月最是嘴馋心急,蹦蹦跳跳跑去堂屋,还没见到她的人,刘老头就听见她的声,“公公,公公,小姑问你前几天从山上打的木头桩子在哪里。找不到木头,烤不了糍粑。”(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