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人189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1章 打草惊蛇(六)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臣做的很出色。他们在不同领域做出了自己的成绩。这些虽然不会改变帝国财政上本质的困难,但是他们尝试了,努力了。陛下,这不是财政上的问题,这一点陛下不会不清楚的吧!”

    听着财政大臣若有所指的话,看看坐在大厅的重臣,尼古拉二世点点头说道:“可是,现在必须要解决财政上和军费增加的赤字。帝国为了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已经向法国政府申贷数以亿计的资金,为了白种人和黄种人战争。我的财政大臣,维特伯爵大人,你必须拿出有效地措施来。大家说呢?”

    “是的,陛下!”众臣纷纷应诺称是。

    谢尔盖.维特硬着头皮说道:“谢谢皇帝陛下的信任!谢谢诸位大臣的理解!我们来分析一下税收的改革现实状况:本格爵士在任期内提出了‘平均分配课税’的主张,认为贫苦农民的纳税负担应该被降低。对于帝国各个行省普遍存在的欠税现象。本格爵士推行通过降低农民纳税的比例的方式来使农民交的起税,这样就不会再有那么多交不起税的欠税现象发生了。诸位,都知道这意味着直接税被减少,必然会带来国家预算收入的缩水,为此本格爵士加大了间接税的征收税率,比如酒类税和烟草税等等税种的征收力度。这样一来,帝国国民就可以有选择的缴纳间接税。他所执行的降低农民赎金、取消盐税的一系列措施,让帝国贫苦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然而帝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是建立在牺牲帝国财政收入预算前提下的,税收减少直接导致国家预算收入不足。

    加之受本格爵士执行的将私有铁路收归国有等等政策的影响,本格爵士任期内帝国国家预算连年赤字。等到维什涅格拉德斯基上任之后,就面临帝国庞大的财政预算赤字,为了减少、消灭财政预算赤字,财务大臣维什涅格拉德斯基又改变了本格爵士的政策,加大了课税力度,对帝国农民的欠税进行强行收缴,甚至对欠税者施以酷刑,这个时期帝国的财政收入大幅度提高了,可是国民却又对帝国充满了抱怨。如果将本格爵士的政策视为为了帝国国民的话,那么维什涅格拉德斯基爵士的政策,就是为了国家。如果没有和中国人的争端的话,不断增加的国家财政收入必将实现盈余,可惜时不待我啊!

    这两代财政大臣在税收政策改革方面进行了一场‘民’与‘国’利益的尝试,可是都不成功,都没有达到他们预期的税收平衡,关键问题就是国家的财政收入永远没有支出大,改革实无必要啊。

    陛下,说实话,我对于与我们敌对的中国政府的税收政策充满好奇,中国政府征收的国民税率低的可怕,可是中国政府凭什么拥有如此充裕财政收入,支撑着如此庞大的军费开支,数年来与我国进行着军事对峙。这里面有什么秘密存在吗?有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帝国借鉴的地方呢?”

    沙皇尼古拉二世。颇别多诺斯柴夫和内务大臣维亚切斯拉夫.普列维等等大臣。不由得暗自思考起来。

    欧洲人都是讲道理的,爱追根索底的族群,不过这个道理不是对其他国家和弱势群体讲的,这种讲道理,其实就是对解决各种事情的办法和手段的合理性,做出推理和预判,说话办事都爱分析出个一二三来。

    内务大臣维亚切斯拉夫.普列维扳着手指数说道:“中国人在很多商业领域里,都占有绝对的垄断地位。比如战舰的对外出售,自1897年以来,可算是世界第一了。邮轮和货轮不算啊!汽车摩托车制造出口自不必说了吧!他们仗着拥有专利权,交流电输变变电设备制造更是占据绝对垄断地位,世界各国70%以上的交流电输变变电设备,都的从中国进口。总之,中国人的工业制品畅销世界,不愁没有资金来源啊!”

    “是啊!在战略资源白糖制品上,中国人也占了一半,世界上最大的蔗糖产地,夏威夷和古巴的白糖出口也被中国人霸住了;世界上茶叶、猪鬃、桐油、橡胶、丝绸和生丝等等物资,出口销售情况,依然占据世界商品销售的重要份额。帝国也无法复制这种优势啊!这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啊!”颇别多诺斯柴夫也分析道,表示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存在,俄国多数国土都处于苦寒之地。除了矿产资源,很多日常消耗物资都无法自给,学不来中国的工商业模式。

    作为一个皇帝,尼古拉二世并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和任何成年人一样,都有着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准则,这无关道德好坏,渐渐地尼古拉二世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说道:“你是说,中国人根本就没有依靠财政收入,来支持这次战争的打算。钱财有其他出处。”

    财政大臣谢尔盖.维特点点头说道:“陛下,确实如此,中国人历次发动战争,就没有怎么考虑过财政支出的问题,大都是由国内大财阀出资金资助战争的进行。这是有其历史传统的,前清政府历来不就是这么做的嘛!”

    颇别多诺斯柴夫此时说道:“这没有什么啊!这不。中国方面传来消息说,现在中国政府不是在准备发行战争债券嘛,具报中国商人百姓认购很积极。陛下,这不正说明中国政府也缺少资金吗?想来我们的对手也缺钱了。大家认为呢?”

    维亚切斯拉夫.普列维作为内务大臣,在派系内斗这么厉害的沙皇统治阶层,坐上这么重要的位置,也是有自己的才能的,知道此时是关键时刻,自然把握得住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这时也说道:“颇别多诺斯柴夫,那只是预售而已,并不表示中国政府现在就缺少资金,那是战争债券,注明了的,战争爆发了才会发行的。中国人是在和帝国别劲儿,现在都在拼经济实力,看谁的经济先崩溃,看谁先绷不住。陛下,中国军队也没有做好战争准备,现在把帝国的注意力,吸引到亚细亚一线,不就是意图分散我们兵力嘛。”

    颇别多诺斯柴夫看了看内务大臣维亚切斯拉夫.普列维,才再次说道:“维亚切斯拉夫分析说,中国人要把帝国的注意力吸引到西亚和亚细亚去,是意图分散我们兵力只说是不存在的,这是中国人在明确的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啊!他们就是要进攻这里。远东、西伯利亚和中亚的战略防御地位,在帝国的版图中虽然重要,但还不是最重要的。他就是要告诉我们,黑海沿岸港口城市,才是帝国的中心所在,这里一旦受到攻击,帝国对外商贸交易,马上就会丢掉一大半,帝国经济就会陷入困局,财政收入更加困难,到时候中国人不用在攻击我们,帝国自己就崩溃了。那个时候,谁能够解决庞大的军费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