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人189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6章 砍向沙俄第一刀(四)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样,时间是俄国的最好朋友,我们必须继续加强我国在西伯利亚地区和远东的实力了。臣认为,也确信推迟战争的最好办法是采取强硬政策,而让步总是引起新的让步。《旅顺租地协定》是受国际通则保护的。一旦我国舰队在租地受到攻击,那么世界舆论和道德的制高点,就站在我国一方,为了西方人种的切身利益,欧洲国家必将支持我国的正义之举。以中国一国之力,又怎么能和欧洲整个白色人种的武力和势力相抗衡呢?。再则一个中日战争。就让中国耗费数年时间,才把这个撮尔小国拿下,中国的军事能力,在强大的俄国军队面前,不会再像其以前一样具有局部优势了。所以陛下,俄国政府必须强硬,让中国政府有所顾忌,为了保卫俄罗斯帝国的利益,我国政府继续加大扶持满清流亡政府的力度,做出不惜倾国之力与之一战架势,不能让中国人的势力染指远东和蒙古以及中亚地区,才是挟制住中国人的最佳选择。”

    和中国人一样,对于土地的占有欲极强的俄国人,就更野蛮一些,俄国人的外交政策不缺乏智慧,简单却又野蛮有效,却又最适合老毛子们,对于一根筋儿的斯拉夫人来说,这其实也就两个字而已,‘讹诈’,说起来有点像现代流氓讹人的手段,很暴力,很直接,但是他们的这种讹诈技俩,还一次次在中国人身上得逞了,这不得不让人遗憾,我们还一次次心甘情愿的趋之若莺,无可奈何,有时候我们自己都不得不承认,俄罗斯人抓住的时机,也太准确了。这是事实吧?

    虽然和财务大臣谢尔盖.维特不对付,御前大臣亚历山大.别佐勃拉佐夫、内务大臣维亚切斯拉夫.普列维等人,还是纷纷赞同谢尔盖.维特的说法。

    年轻气盛的沙皇尼古拉二世不置可否的看着大家思考着,良久才以自己才明了的口气说道:“维亚切斯拉夫.普列维,你也和他们一样,是这么认为的吗?”

    刚刚还赞成谢尔盖.维特说法的内务大臣维亚切斯拉夫.普列维,不由一愣,什么意思,沙皇陛下有什么别的意见,但是作为沙皇政府的实力派人物,普列维恭声说道:“沙皇陛下,远东局势堪忧,一些底线确实不容放弃,要不然可恶的黄种人就会得寸进尺了。陛下,西伯利亚大铁路贝尔加湖段通车在即,运输能力大大提高了,我们必须加快从西方向东线的军队和移民调动,单单依靠哥萨克骑兵,以及布里亚特人配合少量的正规军队和中国国防军作战是不可能,恐吓其政府或者赢得最终战争的胜利,我们就必须展现出我们斯拉夫人独有的军事力量。西伯利亚大铁路,就是我们手中的死神镰刀,我们得保卫我们手中的战争利器,西伯利亚大铁路不容有失啊!陛下!”

    普列维确实说到了沙皇尼古拉二世,最值得骄傲的世纪工程项目上了,也正是有了这条即将竣工通车的大铁路。提供运能。才让沙皇尼古拉二世有了和中国政府扳扳腕子的底气,喜爱讹诈人的历代沙皇统治者,丝毫没有放松过他们手中的专制权力,无不是崇尚国家暴力手段的。沙皇尼古拉二世更是继承了其父皇,也就是前任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种种残暴秉性,年纪轻轻就喜怒无常。直到尼古拉二世后来死去,也没有人能真正读懂过他的行为思想。

    听完内务大臣维亚切斯拉夫.普列维的说法,这是一个标准的战争狂人,沙皇尼古拉二世暗自评价着,还是不置可否。又看向众人说道:“我的内务大臣维亚切斯拉夫.普列维,说出了他自己的想法,那么我的御前大臣亚历山大.别佐勃拉佐夫,你怎么看待俄国如今的国际环境?”

    御前大臣亚历山大.别佐勃拉佐夫也纳闷。国际环境,您问外交大臣拉姆斯.道夫啊!什么意思啊?亚历山大.别佐勃拉佐夫硬着头皮站出来说道:“沙皇陛下,臣以为,远东事务,确实如同远东大臣阿列克塞耶夫等人所言,旅顺不可据。但是又不可以随便放弃,犹如财政大臣谢尔盖.维特所言,又不能没有原则的让步,让步总是意味着引起新的让步,这极不妥当啊!旅顺不冻港是我们中国政府的争端之一。如果要放弃,我希望外交大臣们,在其他方面获得中国政府的承认,才是陛下应该注重的地方。”

    都是讹诈人的老手,利益交换才会达到自己的真实目的,如果要放弃旅顺的话,就必须在其他地区上获得相应的补偿,沙皇尼古拉二世微感满意,又把目光投向外交大臣拉姆斯道夫等人。

    看到沙皇陛下有询问自己的意图,外交大臣拉姆斯道夫上前施礼说道:“沙皇陛下。如今的欧洲,就连德皇威廉陛下和奥匈弗朗茨.约瑟夫皇帝陛下,都答应下来,一旦我国受到中国国防军的攻击,他们都愿意提供人力物力的帮助。甚至派兵援助。总的来说,欧洲方面没有国家和势力。不担心黄种人的对外扩张势头。陛下!此时正该把那些闹事的工人农奴们,流放到西伯利亚和远东服劳役,加快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进度,切实保障我国在东方的领土利益。”

    自从沙俄海军强盛起来之后,尼古拉二世登基的时代,也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变革时期。从19世纪末起,以重工业为中心的俄罗斯工业体系得到完善,资本主义经济与腐朽落后的俄国国家农奴制度之间产生了不可克服的矛盾。而俄国国内贫富差距扩大,大量农民破产,社会矛盾激化。面对这些情况,他从维护统治的角度出发,继续对内镇压,对外扩张。到了如今,面对着新中国这个刚刚崛起东方国度,沙皇尼古拉二世,有一种本能的心悸感觉,那就是危险,极度危险。年青时代的尼古拉,因为身体虚弱、优柔寡断,没有博得亚历山大三世的欢心。然而,尼古拉毕竟受过严格的教育。他会说一口流利的德语、英语和法语,也受过一定的军事训练。1890—1891年,亚历山大三世派尼古拉出国旅行。尼古拉经过希腊、埃及、印度、日本和中国,再从西伯利亚返回。也算是见识了世界各国的风情俗事,并不是不通事理,什么都不知道的愚昧专权者,反之更加关注这个把小日本痛扁了一顿的东方古国,他已经不是满清政府时代了。

    这里面又有沙皇尼古拉二世,一点惊魂之旅,当年在“亚洲扩张战略”的先锋、俄国大贵族乌赫托姆斯基公爵的煽动下,俄国沙皇王室也都蠢蠢欲动,尤其是当时的沙俄皇储-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罗曼诺夫自己也深深地被“东进”理论所吸引。为了能够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也为了实现“东进”的梦想,尼古拉决定亲自去远东旅行,详细考察远东的具体情况,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