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姻亲,祖上世交。”他笑了笑,看曾家几个老爷脸色涨红,给老太爷道:“祖父,咱们家给小姨母添份白包罢。”
从云华烨说撞克开始,老太爷就眼睛一亮,再到白包出来,老太爷已是大笑道:“好,就按你说的做。”
白包一说只是云家不想助长曾家气焰的说辞,实则就是再添些钱陪给曾家。曾老太太一下来了精神,想盘根究底这白包能包多少银子,“能给多少,少了可不行!”
没有理会曾老太太这幅嘴脸,云华烨转而看向满脸羞愧和着急的曾大太太,“听说大郎如今已开蒙识得千字文了,未知大表婶可有打算送他去敬和书院的童学堂,也好给陆家表弟作伴。”见曾大太太双目炯炯,他又道:“我在淮州时,凑巧一位师兄丁忧起复要往眉州任县令,我想着梅姐夫在家悠闲已久便推举了他,也不知梅姐夫可会怪我多事。”
“不会不会,我代你梅姐夫和大表姐多谢你了。”曾大太太忙不迭发话,唯恐慢一步好事就没了。
曾大太太膝下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没一个有出息,不闯祸惹事,花钱如水她就感激的求神拜佛。最疼爱的长女,当初贪图名声嫁个一穷二白的秀才,本以为女婿发达起来哪怕做个不入流的小吏,女儿也能成官太太连带带挈兄弟。谁知这个女婿自从年少中秀才后就屡试不中,又没有门路,讨不了个差事,外孙倒是一个接一个生,一家过的紧巴巴。曾家日子逐年难过,女儿陪嫁没多少,也不能常常贴补。
为儿女,曾大太太日日悬心,若非如此,她也不愿上云家来跟个叫花子一样撒泼要钱。
可曾大太太有个好孙子,曾大郎是曾家长孙,从小聪明伶俐,不似父也不似母,极爱念书。曾大太太时常感慨,要不是曾家要钱没钱,要人没人,送不到好书院,也请不到好先生,这个孙儿只怕能光宗耀祖。
此时听得云华烨居然要帮忙把孙儿送到敬和书院童学堂,还能给大女婿谋个好出路,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曾大太太喜形于色,顾不得旁的,忙道:“我这就回去让你梅姐夫来见你。”
“表婶别急,我那师兄还等着正经的吏部公文,约莫还要一个半月才会上路。”云华烨话说的和气,但曾大太太分明从中听出警告。
还有一个多月,事情就没彻底定下,随时会有差池。
看了看旁边一脸贪婪之色的曾老太太和曾老太爷,再看旁边犹犹豫豫的妯娌小叔们,曾大太太心中发狠。
这一辈子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儿女孙辈有个好前程,眼见有条大路摆在面前,没道理偏走小径。得云家再多银子又如何,跟云家撕破脸,曾家无权无势,今后一大家子人还要不要过日子?(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备用站:www.lrxs.org